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是由新浪百万级人气博主安妮鲜花,从普通家长的视角,以自己的孩子安妮八年来在中加两国的英语启蒙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范例,揭示在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学中非常流行的自然拼读法,阐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体系和层次。

她书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原先似乎孤立的英语单词、音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理解等,其实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而这个纽带就是Phonics(自然拼读法)。

从音素及韵律开始,语感培养,辨音能力训练,情景对应能力养成,快速阅读技巧,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Phonics始终贯穿其中。

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把国外的英语
启蒙体系和国内孩子的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孩子学习英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画出了完整的路线图。

作者在书中阐述:“语言是有规律的,儿童成长也是有规律的。

尊重语言学以及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用母语的方式,用中文学习的模式来思考和解决英语启蒙中的问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原汁原味素材的输入,从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两个基本点入手,建造第二母语的游泳池。

而这个游泳池的关键,是科学体系的建立。

()有了这样的体系,孩子最终获得的将是活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在书中,我印象很深的是作者提出的一个观点:尽可能早地给孩子磨英文耳朵,也就是让孩子尽早接触原版英文资源,例如:英文原版动画片、歌谣、诗歌、故事等等,让孩子经常听,为他们创造尽可能纯正的语言环境。

磨英文耳朵的关键不在于听懂每一个单词,而在于熟悉英语的韵律节奏,培养语感。

中国孩子从小就开始听各种中文儿歌童谣,()英语国家的孩子也是如此训练语感
的。

脑中储存足够多的语音信号,他们才能区分各种信号的不同,所谓的辨音我们的英语启蒙完全应该走同样的路。

想想我们的孩子在会说话之前,他们的听力积累从哪里来?是不是需要我们把他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转化成他能理解的话语?还是我们只管说,一遍一遍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是句子,而不是一个音、一个字?应该说,孩子在会说话之前,他们是储存了大量的声音信号在大脑中的。

人的大脑如何处理这些语音信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孩子听得多了,达到了一定程度,再结合具体的场景,就能够自己说出来。

开始可能是模仿,但又不仅仅是模仿。

他们是按句子输出的,而不是按单字输出的。

对于孩子来讲,他们在接触中文之初,也不知道每一个词的意思,我们成人并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英文也是一样。

孩子们需要的是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而这种理解,都是放在情境中去实现的,和情境对应得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上来了。

而那些死抠单词的听力输入方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拿出单个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