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作文教育的重要性作文教育的重要性【篇一:作文范文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文范文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周海艳关键词:范文高考提升摘要:作文就是点点滴滴的积累,作文教学我们作为老师只是教给学生方法,而写作既靠学生自己的天赋,也靠他自己文学的积累。
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大量的阅读,也是这个原因。
当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依然如旧,范文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时近期末,又近高三。
经过一年紧张劳累的写作训练,作文写作将要降下帷幕。
但是学生的作文仍处在一个瓶颈口,怎样才能突破瓶颈口,是我这几天来苦苦思索的问题。
范文,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作文范文产生的背景在07年,我就开始运用范文教学,但是由于处在摸索阶段,让学生去看,而没有去讲,所以收效甚微,草草收兵。
后提起,是在援疆老师徐红芬校长的引导下,再一次拾起作文范文,并学会分析与欣赏,并以此教授学生。
由于学生底子薄,作文开始一系列系统的讲解,学生也开始由自评、小组互评(具体方法见《语文教学与研究》)到课堂的点评,在讲解中改正,在评析中提升。
而今,当学生的作文虽然由普遍较差成为个别较差,但是要想使作文成绩整体上升到更好的阶段时,教师的讲解已经满足不了作文出色的需要。
范文的运用,就起了引导和提升的作用。
二、作文范文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的范围较广,但基本上有两种:一是学生写的比较好的作文,拿出来展示,可以激励学生写作兴趣,其他学生可以学习其优点,这在作文教学当中普遍使用,但是学生写作较好的毕竟有限,课堂时间也有限,多方面的原因使之收效甚微;另一则是历届高考中的优秀作文,把这种优秀作文当作学生学习的范文,也就是本文中说的范文,效果相比较之下,会更好一点。
我就以自己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范文为实例进行共同探讨。
作文结构分为三部分:风头、猪肚、豹尾。
讲解也按照这三部分进行。
凤头,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而好的开头和题目可以让阅卷老师在审美疲劳时能够眼睛一亮。
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让学生锻炼,可是有的学生写的作文题目和开头依然差强人意。
就可以找出高考范文示范阅读,同一作文材料有许多好的作文篇章,选出学生易懂的作文,分别有不同的开头和题目,教师讲解,学生探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如修辞、诗句等等,拓宽学生的眼界。
猪肚也一样,容量大,需要用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观点的存在性。
事例论证方式为:事例+分析+总结,都是为观点服务,直至最后总结要再一次论证观点。
这个事例的运用就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事例,也可以是多个事例,事例之间详略得当。
事例也就是素材,学生写作最头痛的是无素材可写,即便是有素材也不知道如何上下文贯通,还有的同学认为只能写事例,其实不然。
通过范文,学生可以明白有时引用也可以作为道理论证,除了证明论点的真实有效性,还能增强作文的逻辑性和美感。
作文结构的严谨性,如层递性结构、平行式结构如何写作,衔接段、最后的总结,开头和结尾的结合都可以通过范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学习并模仿,并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高考作文《转身》,选取其中几篇,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事例论证为中心论点服务。
教师讲解、分析、欣赏,学生学习专研,再一次写作文就得到很好的效果,有些同学并得到表扬。
因此,将范文穿插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作文范文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高考范文运用到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做法,有些老师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没有带来好的效果,也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其实,作文就是点点滴滴的积累,作文教学我们作为老师只是教给学生方法,而写作既靠学生自己的天赋,也靠他自己文学的积累。
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大量的阅读,也是这个原因。
当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依然如旧,范文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论证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运用哪些论证、语言上的优势都可以从范文中学到,并可以运用。
这样的范文需要精挑细选,难度不能过高。
有的学生在老师讲解作文后,依然不会写作,但是给了范文,写的就很好,这样范文,就起了引导的作用。
现在,学生的作文整体结构都能把握,满分60分的作文,基本上能拿到40分-42分(以前基本为35分—39分),但是要想拿到45分-50分,还需要提升,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突破这个瓶颈口,仅靠老师的精点讲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还要靠范文的引导性作用。
只有这样,学生写作水平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篇二:浅谈小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浅谈小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我曾记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句经典的名言道出了孩子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而且这种资本不断增值,让一个人受益一生,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是怎样来养成呢?我认为:一方面是来自孩子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后天的教育与培养,尤其是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怎样去教育,怎样去引导,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人们习惯把小学教育称谓启蒙教育,而每个学生的性格和个人习惯也往往会在启蒙教育时期受到影响与改变。
那么小学教育就是为他一生奠定良好习惯的基础。
所以,我认为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一方面是家庭教育,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双方结合才能使每个学生道德素质得到发展,在人生中成为诚实可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
那么如何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呢?就此浅谈一下自己的感知认识:教育对于每个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好习惯能使人受益一生,坏习惯却能贻害终生。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各种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比如:思想教育、礼貌待人、文明用语、尊敬师长、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等等,需要教师去耐心引导,去耐心教育。
虽然许多的学生对《守则》、《规范》能做到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还有许多学生在校内表现积极主动,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些反差现象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视。
因此,也呼吁一些家长不能太娇惯学生,家庭教育要养成一种习惯,如:对浪费粮食的学生,要他们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培养他们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学校要通过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而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学生的表率,比如:教育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每天穿着整洁,上课用摸布把讲桌擦干净,脏东西不乱丢,板书注重干净、整洁,见到垃圾能随手捡起来等,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能使学生渐渐地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受教育的最好时期,在这个期间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再施以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容易接受教育。
因此,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
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让学生在各种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
比如:在小学生刚入学时就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的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篇三:作文-实践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转眼间参加东台市“余映潮成长路径与其教学成果应用”课题组学习已有两年时间。
两年来,学习着,收获着,成长着。
现在从两年来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点滴成长来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之路。
从读课、听课到上课两年来,在课题组的引领下,研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讲语文》《听余映潮讲课》,跟着余老师学习阅读、处理教材,学习设计课型,设计教学思路,学习设计重要教学细节,学习设计书面练习,学习设计教案,学习教学论文的写作。
研读之余,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读课之旅。
读书中的课堂实录,读书中的教学设计。
并开始把视角投向浩渺的网络,看名师的博客,尤其关注他们博客上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在阅读中,将课例与学来的理论对照消化。
当然读纸质与屏幕上的课例远不如现场听课更有触动,更有收获。
参加课题组以来,每次课题组集中活动都会安排两至三节课仿余课供我们模仿学习,现场听课后再对照书本的学习,对余老师的阅读教学技艺的理解就更深一层,对如何学以致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读课、听课,学习技艺,我便开始着意模仿。
最初是拿来主义,将好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照搬来用,所以只仿其形,不得其精髓,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照搬模仿中我渐渐觉得这样上课束手束脚,总走不出别人的框框,心中甚是郁闷。
应该有所突破才是。
要想突破就必须自己静心研读,有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去阐释余老师的理论,学习余老师的阅读教学艺术,重不在于仿,而是在仿中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自己的风格。
于是,我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
从常态课到校内公开课,我努力地力求突破。
从试课、磨课到赛课尤其记得窦桂梅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是在公开课上成长起来的。
”校内公开课是上过不少,得失成败均一谈而过。
可说来惭愧,从教十六年,我竟从未借班上过课。
2010年,于我是至为难忘的一年,也是我专业成长中最重要的一年。
因为这一年,我终于跨出了专业成长中关键的一大步:我借班上了很多次课。
也正是课题组的引领和在课题组中的学习给了我足够的勇气和底气,设计防余课的经历和思考,让我能有胆识走向比赛的课堂。
首先,因学校的特殊情况,也为了练就借班上课的胆量,2010年4月份,我参加小学组的优质课竞赛,预赛出线后,在实小参加决赛。
决赛前,在本校借五年级试上了两次,效果都不算好。
因为初次借班上课,我心里没底,加之课堂驾驭能力极差,站在讲台上一遇到意外情况,我便会张皇失措,不知如何及时应对调整,课堂的节奏拖沓而沉重。
这样的状态去参加决赛,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有了这次比赛的经历,我也切实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心底提升自己的欲望被进一步激发了。
稍后,四月中旬,东台市首届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开赛了,我代表学校参加片级选拔赛,比赛在三仓镇区中学举行。
赛前,在本班试上过一次,效果不错。
决赛开始了,又是借班上课,尽管我准备充分,尽管我教学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可是依然因为课堂驾驭的问题,课堂气氛极其沉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很糟糕,故最终未能出线。
遗憾之余,我也认真反思总结:这次的借班上课,再一次暴露我自身的弱势所在。
如再不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我将会在专业成长之路上寸步难行。
再后,暑假里,东台市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的选拔活动如期进行,凭借在课题组中学来的技艺,研读教材,设计教学设计,通过上微格课的比赛,我顺利进入了决赛。
9月9日在台东中学举行决赛。
新学期一开学,安排好相关事宜之后,我知道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试课,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