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A、B、C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A、B、C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A、B、C戚墅堰区英语教研员高伟从2005年以来,我区初一学生来源56%以上是外来民工子女。

有的学生根本小学没学过英语。

《牛津英语》词汇量大,是以往同期教材的几倍,这么多的生词,在进行课堂词汇教学时,只能赶进度灌输,而学生则边学边忘,很多都还给了老师,好像什么也没有落实,如何过好词汇关?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就已经出现了多级分化,在课堂上如何做到提优补差?如何继续维持学生在小学时学习英语的兴趣?经过我们几年教学探索和实践,现在对这四个问题的解决有所领悟。

一、“关注英语零起点落实英语新课标追求课堂高效”多年以来我室一直重视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区内中小学结成对子,经常互相听课研讨,小学高年级教师了解中学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关注音标教学以及语言技能培养;中学教师注意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复习,并在板书、课堂指令语等方面做好衔接,避免了断层或重复,使学生的初中学习有良好的开端。

初中学习开始后,教师特别关注英语零起点、低起点的学生在七年级起始年级的学习。

为此区教研室统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时态的教授、习惯的培养、学生心理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

使英语零起点、低起点的学生在七年级起始年级的学习中打好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衔接教学中,对于初一学生,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习惯的培养:(1) 朗读背诵的习惯:这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

但个别学则不然,我们就采用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如建立背书小组,开展比赛活动,上课时从词到句、到段分层次逐步练习,直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

(2) 养成自默的习惯:每天在家中默写10个单词,并自己批改后,有错误的单词订正1遍,放在当天要交的作业本中。

教师只要求他们能够做到真实默写,正确率暂时不强调。

关键是养成一种好的自学习惯,更是要有一种诚信的意识,然后教师对默写正确率较高的学生就进行表扬,激励他们今后做得更好,但不批评那些默写过,但正确率不高的学生,毕竟他也默写了,而且没有作弊,已经是很不错了,如果在家中随便抄写一遍来欺骗老师,那就在课后对他们进行一翻中肯的谈心,相信他们会有所进步的。

(3)记笔记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勤动笔,把重点句子、短语划上,讲解的重难点随手记下,便于课后复习。

而且在早读课时,教师都会给他们留3-5分钟朗读笔记,然后进行抢答比赛,既是复习已学内容,又是给学困生提高的机会,同时也是给学困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因为复习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掌握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三、除了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外,我们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衔接:1、做好学生对英语学习认识的衔接:初一牛津英语教材在难度上比小学英语上了一大步。

开学初我们就拿单词的数量来举例,向学生说明进入初中后学习需要高效的重要性。

初一英语第一个单元单词表上的单词就有80个,第二个单元有68个,第三个单元有94个。

两个星期要学习书本上20页左右的内容,这还不包括作业和练习,更何况我们老师在教授新课的同时还得教学音标,对学生来说学习任务比小学加重了很多。

作为老师,我们要客观地分析小学与初中英语能力要求的不同,也告知学生本教材对他们的要求应该达到怎样的层次,让他们明白进入初中后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再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进行反复操练,需要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大于小学几倍的任务,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思想上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确实是长大了,但压力也增大了,所以需要自己比小学时更认真、更刻苦了。

2、做好学生语音知识的衔接:掌握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语音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英语学习。

在小学学生也初步接触到读音规则,但不作为重点要求,学生不能熟练掌握。

为此,进入初一后首先要让学生尽快掌握拼好英语单词最基本的方法。

我们七年级备课组每年都根据不同的学生在音标学习上开展研究,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语音的效率。

比如我们让学生自制个性的音标卡片,上课时教师就拿学生制作的音标卡片作为教具,大家都来欣赏他们的卡片,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我们还创设音标小家园,教室内的学习园地中就有一块音标园地,张贴学生的音标卡片,根据每天学习的音标内容随时更换,这个任务我们就交给音标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在他张贴的时候可以再一次认识音标、学习音标,我们不应该放弃提供任何一个学习机会给学生。

我们利用双休日就布置学生制作音标小报,选择部分较好的小报进行小报展等。

课堂上开展音标朗读比赛,跟老师边读边在空中书写,同时注意书写的节奏和动作,学生感到非常有趣。

3、做好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衔接:我们经常组织听区级小学英语研究课,课堂上学生非常积极踊跃地参与教师设计的各个活动,对英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

进入初中由于知识难度、教学容量的加大,给予学生操练的时间减少,有时教师会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但是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认真备课,勤于创新,创设真实情景,鼓励学生在课堂多说,多练,多表演,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爱上英语的。

区执教初一时的教师,我们鼓励教师坚持在课堂上拍摄学生表演片段,一个星期结束后教师会利用周五的最后一节课,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里观看自己在录像中的表演。

找到自己的“形象”,反思自己的“形象”,为了下一次更加认真;找不到自己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精彩镜头后当然有些失落感,他会在心里暗暗加油,老师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下一周教师会发现他们想参加的积极身影,这时教师再鼓励一下,相信他们会乐意出来表演的。

这项活动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又可以作为教师平时的教学资源,在今后的课堂上可以作为教师的再生资源,这远比教师从网上下载来得有效。

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提倡自由式发言,当然老师可以进行调控。

教师的问题或任务抛出来,学生就可以不必等老师的允许自己起立回答。

也许有很多人一起站起来,不要紧,只要他们能积极参与就可以了。

如果人实在多,教师就会用“one、two、three”的方式,看谁先起立就让谁先来,当然这时老师就可以调控了。

要将机会给予那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或中等生,如果问题的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先给优秀的学生机会,让他们进行更多的示范,再请其他同学来发言,这样又降低了他们的错误率,保护了学困生讲英语的自信心,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

4、做好学困生的帮扶工作:进入初一时我们就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发现两极分化比较明显。

例如:区潞城中学初一某班考二三十分的一个班级有三四个、几分或10多分的大有人在,但能考到90分以上也不少,面临这样的难题,我们老师首先应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埋怨学生。

而是要定下心来找对策。

我们区潞城中学教研组从2007年开始就开展了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情感调节》,他们将班级的学困生分了5种情况,针对这5种不同的情况,在课堂、作业、考试、课后的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帮助,在精神上给予激励。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关注学困生,因为他们必须在课堂上比其他同学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跟上班级的教学进度和节奏,课堂上他们都听不懂,课后怎么来完成作业,怎么会去读单词,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抓住一切可以表扬的机会给予他们赏识和认可,将他们拉到整个集体中来。

课后我们可以进行结对活动,让课代表或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帮助他们,课后领读几个单词,帮助整理笔记等。

在作业方面可以进行分层,每天给学困生做简单一点的作业,比如每天只要默写5个单词、背会3个短句子给课代表,过一段时间你再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进行加量,他能完成这些简单的作业,总比不做作业或做上来全是错的要强多了,更何况有些同学还会抄袭别人的作业来应付你的检查。

所以,教师们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法和学法是很重要的。

四、期初的两个月是七年级学生升入中学后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期。

根据学生这一主要特征,区教研室制订了基于学生发展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在实施具体目标过程中的几点做法:1、七年级是新牛津教材(7A),为落实新课标、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实施,我们制订切实可行的新课程研修方案,引导学科教师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科学设计学科过程性研修方案。

依托常州外国语学校的优质资源,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深入理解,提升教师开发教材及课程资源的能力。

戚墅堰区实验中学合作班的张艳华老师把7A教材的全部8个单元的各个板块的课件在戚墅堰区中学英语群中“资源共享”。

我区各校都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并采用。

这种教学研修方式,以优带进,以优导教,促进个体教学水平提高。

2、区中学英语教研员定期走进潞城中学、戚墅堰实验中学、四中的七年级常态课英语课堂。

中学英语教研员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进行“随堂课问诊”。

教研员要求七年级的常态课英语课堂一定要立足于中学英语课程建设,以新课标落实、质量均衡发展和师生协同发展为突破口。

以“关注英语零起点、低起点学生的发展,追求课堂实效”为主线进行研究。

并形成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戚墅堰实验中学的青年教师曹艳老师,潞城中学的青年教师臧超老师的常态课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巧妙地整合,拓展更多词汇,用所学词组去了解并谈论,将这些不同种类的课题放到竞猜游戏、对话、采访等活动去学,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课堂气氛活跃。

老师在纠错、评价、板书设计、提问方式等教学技巧方面,结合学情,层层展开,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提高了课堂效率。

并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目标。

3、“骨干示范引领”。

实验中学合作班的张艳华老师;四中的刘敏、庄丽老师分别展示了紧扣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全体参、体验的区级展示课。

在这三位教师的七年级英语课堂中充分体现了《理想课堂》的参与度、整合度、亲和度、自由度、练习度、和延展度。

同时展现出三位教师的娴熟的教学基本功,清晰的教学思路以及较沉稳的课堂驾驭能力,给各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针对我区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情感需要,以“关注英语零起点、低起点学生的发展,追求课堂实效”为主线进行深入的研究。

九、十两个月主要活动有:课例研究系列三---七年级英语对话教学。

七年级新教材培训系列五---语境语篇意识形态下的词汇、语法教学。

七年级新教材培训系列六--- 基于问题解决的“随堂课问诊”、“集体备课”、“资源共享”、“骨干示范引领”等系列活动。

七年级新教材培训系列七---学生英语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5、本学期初,区英语教研员对全体七年级英语教师进行了教学培训,教研员以全新的方式展示她对新课标的诠释,对课堂教学的重新理解。

同时也在对薄弱学校的扶持中以互动交流、课堂示范、经验介绍等形式发挥作用,实现自身成长与他人提高的双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