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申报书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申报书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申报书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申报书
一、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英语课程。

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交流用语、简单的交流句型、语音发音等知识,为学生进入中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可是据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升入初中后,有部分学生在初一第一个学期就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第二个学期就开始放弃英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导致中学英语教师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则责怪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地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当然究其主、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如何解决好中小学外语教学衔接问题就成为当前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因此,我校提出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本课题从我区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中小学英语在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与对策,既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材的一体性和连贯性,又有助于初一英语入门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过早过快,还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使中小学的英语课的教与学得到和谐、发展与进步。

课题组将依托衔接,搭建平台,合作双赢,使教与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确保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发展性,能
有效地促进《标准》的顺利实施。

本课题重点进行在新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探究。

其理论实践意义如下:
1、有利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2、有利于教师深挖教材,实现开放式教学。

3、有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

4、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真正的小主人。

5、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课题的提出和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认为,此项实验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抓住了中小学英语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以生为本”,创设和谐的教学课堂,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总目标
综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探索我校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与初中教学衔接的途径与方法,创立基于基于资源的、基于协作的、基于案例的以及基于发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获取、重整、分析、依托衔接,搭建平台,合作双赢,使教与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确保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发展性,能有效地促进《标准》的顺利实施。

(2)近期目标
经过课题论证,分析学生现有英语学学习能力、学习情感等状况,提高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英语教学水平,探索模式建立的原则、条件、内涵及形式。

(3)中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协作交流的习惯,提高本校英语课教师的科研素质,形成有价值的经验积累,在教学中搭建与初中密切接轨的知识结构教学模式,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过渡,大面积提高思想政小学英语课的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英语课的教学过程,构建起有文清实验学校特色的英语教学资源库。

(4)远期目标
不断深入进行本课题研究,在小中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中考试与评价体系形成有创造性、有推广价值的学术论著,在全区乃至全市、全省范围内起示范作用。

(1)课题界定
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模式的探究,主要是研究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育活动如何与初中英语教学接轨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以求更加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分析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特点、探索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规律,实现学生小学与中学的良好过渡.
主要研究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向初中英语教学过渡时衔接的教学内容
1、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增加进音标教学,让学生找到单词的发音规律,更好的学习单词与句型,同时也为初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年级:五年级(五(1)班、五(4)班、五(5)班、五(6)班)
实验人数:160人2、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的归纳
即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所学的句型进行语法现象的归纳与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与延伸,让学生对学习中所出现的语法知识现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为学生初中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年级:六年级(六(2)班、六(3)班、六(4)班、六(5)班)
实验人数:160人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外阅读与写作
即在平时的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写作能力。

实验年级:五、六年级(五(2)班、五(5)班、六(2)班、六(4)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