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2. ABD
3. A
4. ABCD
5. C
6.C
7. ABC
8. CD
9. D10. A
二
1. 根据租赁资产上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是否从出租人转移给承租人,
可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大类。
判断一项租赁是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应根据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合同的形式,即根据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来判断。
具体说来,如果一项租赁满足以下任一标准,则应将其确定为融资租赁: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此种情
况通常是指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或者在租赁开始日根据相关条件作出合理判断,租赁期届满时出租人能够将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并且所确定的购买价格预
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该种情况是第一种情况中的一种,即承租人须支付购买价款才可以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
(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
大部分。
其中“大部分”,通常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租赁资产在开始租赁前已使
用年限超过该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寿命的大部分时,即使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的大部分,也不应该确定为融资租赁,而应确定为经营租赁。
也就是说,属于融资租赁的资产必须是全新或较新的资产,否则,都应该确定为是经营租赁。
(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
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其中“几乎相
当于”,通常掌握在90%以上(含90%)。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调整,只有承租人才能
使用。
2. 企业集团少数股东权益是指子公司股东权益中非属母公司所拥有的
那部分股权,是相对于多数股权——母公司股权份额而盲的。
少数股东权益显然产生于于公司非母公司全资投资的场合,而少数股东权益的报告也只与合并财务报表有关。
少数股东损益是子公司当年实现净损益中少数股东应享有的份额,在金额上相当于子公司当年净损益与少数股东持股比例之乘积。
1).少数股东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少数股东权益应如何确认?少数股东权益金额如何确定?这都取决
于合并财务报表的不同理论,请参见本书第二章表2—1。
2).少数股东权益与少数股东损益的关系
少数股东损益是子公司当年净利润(或亏损)中不屑于母公司的
部分,是按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和子公司当年净利润计算而来的,是在编制合并利润表中确认的;少数股东权益是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
同净收益将增加公司股东权益一样,少数股东损益无疑将增加
(或减少)企业集团少数股东权益。
3).影响少数股东权益变动的因素
报告期内子公司股东权益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少数股东权益的
变动。
3. 衍生金融工具是为了规避风险或为了取得收益而从基本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以基本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代表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跨期合约。
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会计确认是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
一般认为,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关的权利和义务不完全符合传统财务会计上资产和负债要素的定义,因而不符合确认的条件;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相关性已使对其进行确认成为人们的共识。
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对传统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产生冲击。
(2)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会计计量是指对需要确认的会计要素的金额确定。
传统财务会计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
一方面,企业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时最关心的是衍生金融工具的现时价值、未来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这就产生了按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核算目的与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管理目的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大多数情况下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合约,在交易未实际发生之前尚无历史成本可循。
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对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形成冲击。
(3)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由于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产生了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无疑对会计信息的报告形成冲击,不能满足充分揭示原则和及时性原则的要求,当然也就不能真正实现相关性。
正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给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重大影响和冲击,近二十年以来,国际会计界一直致力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
三
解答
第一种情况:甲、丁合并为同一控制企业的企业合并,则有
(1)甲公司按权益法调整后的投资收益=300+280+560+147/2*80%=1198.8万元
(2)合并营业收入=4000+3000+2000+1000-100=9900万元
(3)合并营业成本=2500+2200+1100+600-60=6340万元
(4)合并净利润=9900-6340-(500+400+300+200)+(300+200+10)-(390+120+240+63)=1857万元
(5)少数股东权益=147*20%=29.4万元
第二种情况:甲、丁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有:
(1)甲公司按权益法调整后的投资收益=300+280+560+147/2*80%=1198.8万元
(2)合并营业收入=4000+3000+2000+1000/2-100=9400万元
(3)合并营业成本=2500+2200+1100+600/2-60=6040万元
(4)合并净利润=9400-6040-(500+400+300+200/2)+(300+200+10/2)-(390+120+240+63/2)=1783.5万元
(5)少数股东权益=147/2*20%=1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