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武术教学与训练

浅析武术教学与训练

浅析武术教学与训练
武术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繁多、动作结构复杂、方向路线多变。

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中等
幅度进行统一施教,势必会造成统一性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

本文对多种教学模
式进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校武术选项提出按层次分组教学、差异性教学等教学模式,
并进行了教学实验。

实践证明,它很好的解决了武术这一特殊项目的教学统一性和学生个体
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学习武术。

一、武术选项课“按层次分组教学”实验的具体实施
1.合理划分教学层次,定期升降
根据素质测试和调查结果将实验班按优、中、差分成A BC三个层次的实验组,在学习新内
容时分别进行教学,最后以统计学进行统计对比。

分组前要是全面调查、了解自己的学生,
这是分层次教学的关键。

首先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分组期间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教师一
定要认真、耐心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特别要对
全体学生强调:你现在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学完一个套路后,要进
行测评调整,能达到自己所在层次目标的前两名学生即可升到高层次组,成绩在后两名的学
生将到低层次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让学生充分了解分层次教学的意图,消除顾虑,树
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造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
氛及融洽的师生关系。

2.分层教学、区别对待
采用分层次教学,在保证现行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授课形式,教学方法
和教材设置,因材施教、因组定标、区别对待,重视实用性和针对性。

对教学目标设计要分
层组: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可以保证教学工作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

如果全体学生同一
个教学目标,对C 组来说要求肯定过高,对A 组来说要求又过低,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都
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制定各层次的目标时,依据教学的可能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以及学生将来的实际应用性,既注意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突出教学
目标的层次性。

每个层次组的教学目标,又可分为课堂目标、阶段目标、最终目标三个不同
形式不同层次的目标。

每种目标的制定都要根据维果茨基主张的最近发展区,其意为活动的
水平只有定位在学生正在形成,刚刚在成熟,在发展的区域内才具有教学价值。

3.教学方法的设置要分层次
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样的教学法就会变得高效。

”所以要保证教学方法更好地实施,首先要有效地沟通教学情感,尤其是在按层次分组过程中,C 组的学生统一感到自卑,所以对待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呵护。

在课堂上教师要密切地关注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多采用赏识、鼓励性评价,激发其自
尊心和上进心,使C 组学生消除压力,充满信心地向自己的目标努力。

从而调动其课堂学习
及课下自主锻炼的积极性,以达到各层各不同的教学目标。

4.能力培养要分层次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按层次分组教学过程中应该能涵盖能力的
培养。

而各层次组因自身素质的不同,其能力培养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A 组要培养学生的动
脑能力,发展学生的创编能力和领悟力。

B 组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参与的能力。

C
组学生,主要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及对动作的正确理解能力。

二、武术选项课示范法的运用
示范教学在武术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武术教学的特点决定的。

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是“三多”问题: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多且变化多,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

因此在教学中,要靠教师运用正确的示范和精练的讲解以及合理的教法相结合,才能顺
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还能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完整示范法
完整示范运用于教学的初始和教学的后期。

教师在传授武术新动作之后,给学生以完整的动
作示范多次或看教学影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形成完整概念。

因此教师的
完整示范必须正确,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弄清动作方向、路线
之后,就应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力求招势工整、准确、方法清晰。

俗话说:“练拳容易改拳难。

”练习者在练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时,一开始就要严格动作
规范,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定型,要知道基本动作时套路运动的基础。

只有一丝不苟地做到
动作规范化,才能更好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武术套路中去,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因此,
当学生掌握上述基本功后,教师示范应由慢到快,变成正常的速度动作示范。

在完整的组合
动作示范时,要特别注意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

在教学中,动作简单易学的用完
整示范,这样不会破坏动作技术的完整性和衔接性。

2.分解示范法
分解示范法主要运用于新授动作中较难或较复杂的动作上。

分解示范法便于学生弄清动作的
方向、路线和上下肢的配合,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

如教“歇步盖打”动作时,学生的上下
动作完成不好,可分为“撤步盖掌”和“歇步冲拳”来专门做上肢和下肢的分解示范练习,这样
能使学生明确动作结构,并掌握动作技术,从而有效的缩短掌握动作的学习时间,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