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形成性测评考试(高分)————————————————————————————————作者:————————————————————————————————日期: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第一次形考任务_0001一、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是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2. 五四运动以后,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变化是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3. 语文教学目标体现为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4. 语文的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运用工具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5.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
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还具有基础性、实践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
7. “五经、四书”是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
8. 语文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原则有: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9. 中国的语文教学可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阶段。
10.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将这门课程统称为“语文”,即口头语言和书面的合成。
二、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现代教育价值的转型,使语文教学传原有价值观的基础上,体现出新的价值观。
语文教学内容确立了内容形式统一、语文和思维统一、四领域全面训练、课程资源优选重构的观念。
语文教学方法要在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选择。
A. 错误B. 正确2.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
语文审美教育,应关注学生情感丰富和发展,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A. 错误B. 正确3.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大学》的合称。
A. 错误B. 正确4. 辩证地分析语文教学的内部矛盾性,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发展观,树立语文课程理念,要思想到位,更要行动到位。
A. 错误B. 正确5. 中国近现代语文教学过程有许重要改革。
前半个世纪以教学目标、内容改革为主,主要改革有语文单独设科,“国文”名称出现,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语文”名出现。
后半个世纪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主,时有教学目标、内容的改革,主要改革有“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语文和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工具说”的确立和“加强双基”的提出、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
A. 错误B. 正确三、不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积累语言材料的具体要求有:A.内容的广博性B.过程的应用性C.目标的定向性D.态度的坚韧性E. 方法的多样性2.在我国封建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明显表现出哪些特点:A.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B.发蒙先识字,后读经书C.读经为主D.文选为辅3.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弊端有:A.脱离口语实际B.脱离应用实际C.忽视文学教育D.忽视知识教育4.认识语文课程性质,促进语文教学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A.认识语文课程的交际工具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B.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强调结论。
C.认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D.认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的能力的关系,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学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A.学生学习用书,教师教学用书B.语文教师C.学科代表D.文学社团E.图书馆F.文化环境以及语文教学模式G.语文学习策略H.语文教学评价6.我国古代语文教学在写作教学方面的经验主要有:A.注重基本功训练B.多读多写多改C.作文从模仿着手D.先放后收7.我国古代语文教学在阅读教学方面的经验有:A.熟读B.精思C.博览D. 评点法8.我国古代语文教学在识字教学方面有哪些经验:A.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B.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C.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D.识字教学联系日常生活E. 注重激发儿童的兴趣9.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具体任务有:A.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B.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C.关注当代文化生活D.不需要培养科学态度E.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10.语文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依据有:A.要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B.要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C.要依据教学内容D.要依据教师素质E.要依据学生特点第二次形考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 与语文课程性质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主要有:注重直接感受体验、不忽视间接知识和经验、在语文学习的各个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情感活动。
3. 中国传统学习方法的特征是:依赖性、被动性、封闭性、个体性、保守性。
4. 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读书方法有: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速读:浏览与跳读。
5.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6. 现代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学习对我国学习理论和学习实践的影响很大。
7. 中国古代的学习概念是:通过接受、仿效、练以习得知识技能。
8. 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毕业会考,属于终结性评价。
9. 语文教学设计系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
10. 中国早就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独行”的教学过程,早就注意到志向、注意、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阅读阐释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体验作者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致需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A. 错误B. 正确2.在传统学习与现代学习的碰撞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应运而生。
倡导这种学习方法,是因为它关注和尊重学生及学生需要,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A. 错误B. 正确3. 与语文课程任务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主要有:语文学习中要运用各种思维形式、语文学习具有阶段性、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重视语文学习过程。
A. 错误B. 正确4.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对语文教学过程施加了积极的影响,优化的语文教学过程,转变了教师的职能。
A. 错误B. 正确5. 按照教学评价目的、作用及时间的不同,一般将教学评价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A. 错误B. 正确6. 阅读本质蕴含着阅读教学的单一目标:阅读教学应为学生的健康成打下一个牢固的精神底子,阅读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A. 错误B. 正确7. 阅读教学内容与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密切相关,但是,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不等于教师的教学内容。
A. 错误B. 正确8. 阅读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法是指:以文学作品的构成规律,指导学生解读文本。
以作者的审美活动过程,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系统的建构。
以读者文学接受过程的一般规律,建构学生文学欣赏的心理结构。
A. 错误B. 正确9. 自主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或学科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A. 错误B. 正确10. 语文教学设计属于创意教学设计,是从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出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认知规律的实际,结合教师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所作出的一种策划。
A. 错误B. 正确三、不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语文学习过程、环节中的具体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的学习方法指导:A.制定计划的方法B.有效信息的方法C.高效听课的方法D.优质作业的方法E.扎实复习的方法F.课外学习的方法G.系统小结的方法2.阅读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渠道,因此,阅读策略与学习策略有着天然的联系。
读者要能够成功的读物合作者交流,就需要有能够调控阅读活动过程的主要策略,包括:A.认知语言的策略B.还原语境的策略C.提纯撮要的策略D.联想生发的策略E.问题导向的策略3.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征:A.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B. 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C.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活动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D.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试。
4.读者的阅读期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体裁期待B.形象期待C.意蕴期待D.自我期待5.微观视野中的阅读是指:A.阅读是物质活动和精神生活的统一B.阅读是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统一C.阅读是言语操作技能和言语心智技能的统一D.阅读不是一种审美实践6.语文教学设计要求:A.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B.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C.发挥教师特点,充分利用资源D.预想教学过程,制定最优策略7.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征:A.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B.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C.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D. 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E. 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8.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有:A.提问对话法B.整体感悟法C.理清思路法D.言语分析法E.诵读涵咏法F.文学鉴赏法G.单元阅读法9.传统学习和现代学习的一般特征体现在语文学习方法上,表现为语文学习方法的特征,主要有:A.直接感受体验,不忽视间接知识和经验B.在语文学习的各个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情感活动C.运用各种思维形式D.学习具有阶段性E.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不相等F.重视语文学习过程10.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A.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B.调动学生的记忆能力C.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D.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第三次形考任务_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100一、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耐心专注地倾听、自信负责地表达、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是口语交际的正确态度。
2. 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主要有:培养倾听能力为主的方法,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为主的方法。
3. 教师读出字,词,让学生用汉语拼音拼写;教师说出其他词语或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答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教师用几种不同的语调、声音如同一句或同一段文字,让学生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并说明理由,属于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听辨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