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国以来,服饰的变迁。
列宁装
列宁装,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 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这是从苏联学来的 服装款式,尽管这种服饰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 但是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服饰。体现出劳动是 最美的本色及其时代风尚。 这一时期服装崇尚简洁,朴实,颜色相对 单调,以绿,蓝,黑,灰为主。寻常百姓还穿 着打补丁的衣裤。这被视为艰苦朴素,备受推 崇,于是有的人专门买来新的衣裤放在水中洗 的发白,发旧,认为这才是美。 尽管现在化妆水平,摄影技巧都大大超过 了50年代,但是现代拍摄地女子服饰像,似乎 没有50年代那么亲切,真实。浓墨重彩掩盖了 不少缺陷,却没有了自然之美。那时照片中的 女子,没有什么浓重的化妆,一袭布旗袍,率 真,大方,洋溢着健康的气息。
白。
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代 军装盛行。中国真正进入 了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 代。有人说:文革是政治 风潮在服饰领域进行了专 政。布拉吉被认为是修正, 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 旗袍被认为是封建余孽, 稍微花哨的衣服便被打成 “奇装异服”,统统被批 判。服装逐渐了款式一致、 色彩单一,不分男女,不 分职业的军装盛行!
工装背带
工装背带裤是新时尚 人人参加劳动,建设新中 国。需要耐磨耐脏的日常服装。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 自然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
60年代中期,男女服装归于一统,女装趋 向男性化,尤其是“文革”时期,军便服 大行其道,黄军装,黄军帽,红袖章,黄 挎包成了“时装”,不爱红装爱武装被女性 奉为圭臬,视为理想追求,许多狂热的青 年最向往的就是拥有一套绿军装。人性沉 寂,女装萧条;孤独的单色,统一的款式, 时尚不再体现个性,而仅仅是流行,近似 宗教式的一种躁动与狂热。 所有的花衣裳,旗袍都成了“封,资, 修”的象征,当革命革掉了旗袍等资产阶 级的尾巴,剩下的只有解放装,青年装, 中山装,对襟衫。我们从一些反映这个时 期的照片中看到,一群中学生队列整齐服 装统一,猛一看以为是部队战士的队列, 清一色的学生装。处在那个年代他们没有 权利选择服装款式,也没有什么款式可以 挑选。从形式上看,革掉的是性别差异, 实质上扼杀的却是人性与美丽。中国女性 服饰在60年代中后期以后实际进入了虚无 状态,留下的样,忠
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 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 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 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学习 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 记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 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学习 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 武装,保卫祖国握紧枪,勇 于革命当闯将。雷锋可以说 是60年代人的偶像,榜样的 力量是无穷的,理所当然的 影响着当年的时尚。
+
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区的健康风 尚与服装款式色调也随着大军南下西进而 传遍全国,旗袍靓丽辉煌的地位被干部装 所取而代之。旗袍衬映出的悠闲,舒适的 女性形象失去了生存的氛围,人们对衣着 时尚美的追求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 动是美,心灵最美为社会认同。
+
女装流行代表简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 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女学生大部分穿 布拉吉连衣裙,或者是背带式工装裤,当 时举国上下的妇女都是清一色的古装,最 时髦的打扮就是蓝色或者灰色的背带工装 裤和白衬衫。布拉吉是来自苏联的一种连 衣裙,其款式非常简单:泡泡短袖,泡泡 褶皱与圆领连身衣相连,后系腰带。
中国建国以来,服饰的变迁。
50年代女人从工,服装多为工装;60年代,服装是思想意识的表 现;70年代,服装渐渐由“红装裹身”的尚武风尚向中性化过渡;80 年代中后期,市场机制臻于成熟,服装流行加快;90年代,突出个性 的风尚将服饰带入了新时期;至于21世纪的现在,今年的时尚已不是 中国人自己的流行,而是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