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主题班会PPT课件
(四)通过网络泄露他人隐私,造成恶劣影响者,视情节给予警告或 严重警告处分;
(五)明着他人从事网络违法违规活动,为其提供便利者,视情节给 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六)有其他网络违规行为,情节较轻,未造成恶劣后果者,视情节 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12
(七)在网络制造、传播谣言,破坏社会和学校的安定,经教育仍不 悔改
4
学生网贷安全吗?
一些网贷平台的费率标示不清,在手续费、逾 期费、违约金等表述上存在一定的隐蔽性,这就有 可能将贷款学生紧紧套牢,一旦还款发生逾期,学 生们很可能难以承受资金损失从而造成超前消费的 信用危机。
由于网上贷款分期消费门槛很低,为学生们提 供了一个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的平台,但不少学生 由于冲动消费,导致负债累累,给正常学习带来困 扰。一旦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将会影响学生们在 银行的个人征信。而一旦有了个人信用污点,未来 踏上社会后,不管是办理信用卡还是申请贷款,都 要比别人支付更大的成本甚至可能因此被拒。
6
帮学生成功贷款后 冒用学生的身份继续贷款
2016年1月22日,南京学生吴某 报警称,去年4月份通过一个姓王的 男子办理了学生贷款,事后发现该 男子未经本人同意继续以其名义在 诺诺镑克等网站多次办理贷款累计 达35000元。被发现后,该男子声称 无需吴同学偿还,自己会按期还贷, 但随后销声匿迹。目前贷款网站要 求吴同学还款,吴同学怀疑自己被 骗。
“裸贷”背后揭秘潍坊[宋6.1振2微宁信案红] 包嫌赌犯博利案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3
◎ 校园贷款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 在校学生们的旅游、购物、学习、等 等,五花八门的消费成本上升。所以 在校学生网络贷款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的。现如今是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学 生们在网络上贷款也在不是“禁区”。 有些校园贷款平台先后成立的针对学 生网络贷款平台已经打破传统思维方 式,并对拥有校园背景的学生群体做 出了“诚信可靠”的评估。
校园贷款 网络购物
网络交友
电信诈骗
2
学生校园网络安全
01、校园贷款 02、网络购物 03、网络电信诈骗 04、网聊交友
青岛韩某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
济宁史某某团伙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宋振宁被骗案
德州市7.13网络诈骗案
泰安李某某团伙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淄博8.24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7
◎ 网络购物
犯罪分子往往通过低价销 售作为诱饵,在网络论坛、虚 假网站、知名购物网站上吸引 被害人点击事先制作的虚假链 接或QQ信息窗口。
此类诈骗涉及网购服饰、 机票、电话卡、网上手机充值、 充值虚拟游戏卡等形式,涵盖 了校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8
一分钱订单设下的陷阱
张先生在网上买书时,卖家要求他进入一个“新世纪购物网 站”,下载一个1分钱的订单。 网民张先生我按照订单的要求就 把银行卡号和密码都输进去,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没看到书, 然后到银行查账,发现卡上的一万多块钱都没了。
5
以好处费为诱饵让学生帮忙贷款 拿到贷款后却不知去向
2016年2月24日,某高校学生高 某报警反映称,夏某等人在南京江 宁大学城让其以自己的名义在“分 期乐”、“名校贷”、“优分期”、 “99分期”、“人人分期”、“拍 来贷”等学生网络贷款平台帮助其 累计贷款3万余元,事后给了他2000 元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夏某 等人来还,但对方一直未还款,目 前上述贷款平台多次以电话或者短 信的方式催其还款,夏某等人联系 不上,不知去向。
10
◎ 刑法修正案(九)施行
第291条增加一款规定: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
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 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处3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
11
◎ 青岛理工大学学生手册 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
便利生于指尖, 安全牢记心间。
—— 网络安全主题班会
1
◎ 什么是校园网络安全?
网络为学生们的网上课程学习、课外娱乐活 动、网上交流、网上购物、网络资源使用等提 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我们也同时看到,网络使 用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同学在网络交友、网络 购物、网络游戏等中误入歧途,有的网上交友 不慎感情受伤甚至人身受到伤害、有的沉迷游 戏荒废学业不得不退学、有的网络购物被骗遭 受经济损失的等等,可以说,网络在给学生们 呈现一幅美好画面的同时,背后也波涛汹涌遍 布暗礁。
在网络发生违纪行为者,视其情节,给予下列处分:
(一)在网络散布、传播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给他人的学习、生活 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者,视情节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二)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信息垃圾,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学习、生活和 工作者,视情节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三)不服从网络管理,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侮辱谩骂者,视情节给 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13
青岛韩某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
2016年6月,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工作发现, 一网民利用黑客技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信息, 并将非法获取的各类信息在网络上出售。青岛公安机关立 即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经查,最终确定并 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韩某某(男,18岁,山东即墨人)。现查 明,韩某某初中期间自学黑客技术,2014年开始入侵网站 ,利用“黑客”工具非法获取网站后台登陆密码后上传木 马程序,对入侵网站文件进行操作,并下载网站数据库数 据。截至案发,韩某某利用“黑客”技术非法入侵了航空 公司订票服务系统、贵金属交易平台、医疗中心、职教中 心等数百家网站,窃取各类公民个人信息数据10亿余条, 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数据获利20余万元。目前韩某某已被依 法逮捕,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与张先生的经历相似,上海警方陆续接到许多网民的举 报。国内一些银行也向上海警方报案,同时告知网民“新世 纪购物网”和它们没有任何网上合作关系,提醒网民警惕。
9
警惕“网络钓鱼”诈骗七种手法
手法一,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 手法二,建立假冒网站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实施盗窃。 手法三,利用虚假的电子商务进行诈骗。 手法四,利用“木马”和“黑客”技术窃取用户信息。 手法五,网址诈骗。 手法六,破解用户“弱口令”窃取资金。 手法七,手机短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