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师工作室经验材料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杨杰讲堂——技能大师工作室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PLC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当今时代工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在煤矿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主副井、选煤厂、电厂、焦化厂、煤化工、井下智能电控、矿内压风机、井下综采综掘等。
整个矿区面临着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在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快速有效地判断处理,人为地扩大了事故,影响了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培养一批PLC控制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是集团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集团公司在朔里矿业创办了杨杰讲堂,面向全矿区进行PLC技术培训,旨在通过品牌员工引路领跑,培养造就一批能工巧匠和高素质技术工人。
2009年10月,集团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在朔里矿业创建杨杰讲堂,2010年4月建成,配置了现代工业控制设备和多媒体教学系统,拥有教学面积450平方米,有教室、实训室、办公室、教师休息室、值班室、会议室和资料室。
教室包括2个多媒体教室和1个网络教室。
3个实训室是PLC实训室、立井提升实训室和斜巷绞车变频电控实训室。
杨杰讲堂教师团队5人,均为本科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成立了杨杰讲堂办公室、校务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杨杰讲堂工作职责》、《管理员职责》、《教师职责》、《学员守则》、《培训班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
2010年8月,杨杰讲堂被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命名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试点单位,2011年6月,经省人社厅推荐惟一代表安徽省上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朔里矿业是具有40年开采历史的大矿,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先后荣获部级现代化矿井、高产高效矿井、全国文明煤矿、全国文明单位等40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
近年来,矿井资源逐渐枯竭,于2010年11月破产重组。
作为淮北矿区的老矿井,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管理人才,是淮北矿业的财富,在淮北矿业的建设发展中,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为新区培养、培训技术人才的任务。
朔里矿业党政高度重视杨杰讲堂创建工作,行动上参与,工作上支持,经费上保证。
杨杰是朔里矿业机电科的主管技术员,45岁,本科学历,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十佳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自学成才十佳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能人才十大楷模”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杨杰是新时代工人的楷模,是淮北矿业职工的榜样,他参加工作20多年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进行大小技术革新项目和提出合理化建议230项,其中1项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项刷新了全国记录、2项填补了全国煤炭行业空白,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讲堂以杨杰的名字命名,旨在发挥品牌员工的引路领跑作用,激励广大青年工人学技术、学科学。
1朔里矿业一贯重视技能人才培养,职工教育工作在集团公司一直处于先进行列,并先后获得省、市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训管理模式,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培养、锻炼了一支专业精通、作风过硬的职教队伍。
煤炭工业协会、教育部等国家机关曾经到朔里矿业进行考察调研,先进经验被《工人日报》、《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中国培训》、《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安全生产网》等报刊和网络媒体推介。
深厚的企业文化积淀,为创办杨杰讲堂提供了支持,注入了活力。
通过广泛收集矿区培训需求信息,深入了解PLC技术应用现状,依据杨杰讲堂的技术能力,确定培训活动的定位和目标,办学方向和规模。
杨杰讲堂的培训活动要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带头人的作用,以名师带高徒为载体,推动矿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的升级,畅通技能人才培养新渠道,开展技术项目攻关,为矿区培养一批PLC技术拔尖人才。
杨杰讲堂PLC实训室配备现代工业控制设备三菱PLC、西门子PLC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设备11套,笔记本电脑11台,以及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
立井提升实训室配备仿真立井罐笼提升装置、三菱FR-E500变频器、JTDK-ZN-01SP交流提升机电控操作台、KYN28高压开关柜及南瑞微机综保等。
斜巷绞车变频电控实训室配备井下防暴变频器1套,进线馈电开关1台,真空启动器开关1台,防暴操作台1台(西门子PLC控制、触摸屏显示),牌坊深度指示器,660V电机1台,2个高低速反馈轴编码器。
为满足杨杰讲堂培训师资的需要,先后送到北京、广州等地参加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在师资配备上,集团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从集团公司机电处等部门选拔优秀专业人才,担任杨杰讲堂的兼职教师,组建杨杰团队。
杨杰讲堂培训计划、培训目标由集团公司审定批准执行,向各厂矿分配每期参训名额,2011年计划举办3期培训班,培训120人次,每期培训时间28天,分4个月进行,每月在讲堂训练7天,回去把所学内容在工作应用中进行消化吸收,遇到疑难问题,下次带到讲堂解决。
选择这种培训方式,是因为多数员工PLC基础知识薄弱,时间短不能满足学员的要求,也难以达到既定的培训目标;连续学习,时间长不仅存在工学矛盾,而且不利于学员对知识的吸收消化。
这种分阶段、层次递进学习,学用结合的方法,已初步显现了效果,我们将继续探索改进。
在普及PLC知识的同时,通过大师传、帮、带,每年培养10名青年技术技能骨干。
着眼于实践和技能操作培训是杨杰讲堂的特色,在培训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一是以教学互动,传递绝活绝技,促进技术攻关,每期培训要求学员带着自己的经验和问题参加培训,通过交流研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绝活绝技,提出自己技术上的困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二是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让学员及时了解最新科技成果。
三是突出现场工艺培训,以可编程控制器及提升机模拟教学实训设备,走进PLC控制软件,破析梯形图,使虚拟的梯形图与实际操作对接起来,让学员不再感到神秘,训练了快速查找故障点的技能。
在培训中,指导教师一对一,手把手地教。
教室全天候的向学员开放,2学员随时可以到教室做演示演练。
四是开展案例教学,模拟生产现场,让学员进行实际操作体验。
五是编写企业实用的培训教材,杨杰团队编写了《三菱FX2N系列PLC编程维护培训教程》、《三菱PLC实验指导》、《大型设备典型故障排除案例》等实用培训教材,还发动学员把自己在工作中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制作成案例,编辑成教材。
编写技能培训教材,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杨杰讲堂的成功实践,实现了自编教材的新突破。
六是利用集团公司局域网资源,创办了“杨杰e族”网页, 开设了网上课堂、最新资讯、科技创新、文化理念等专栏,并开通了PLC技术交流QQ群。
网站作为开放式课堂,为职工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学习条件。
七是加强培训管理,成立班委会,让学员自主管理,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给学员发培训结业证,并评比表彰优秀学员。
让学员填写《培训效果跟踪调查表》,召开学员座谈会,个人写小结等形式,了解培训效果,不断改进教学。
2010年5月份以来,已举办6期PLC技术培训班,培训230人次,学员来自全公司30多个矿厂,先后聘请了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及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电控设备生产厂专家讲课。
编写了适应淮北矿业要求的实用教材,不仅让学员系统地学习PLC现代工业控制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更加注重上机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整个培训过程人不离机。
2010年8月份,集团公司举办第十届技术比武运动会,讲堂承办了四大件维修电工的比武。
9月份,淮北市举办“素质提升”技术比武活动,讲堂承办了矿井维修电工的比武。
11月份,又承办了集团公司“名师带高徒”大赛。
三次比武大赛,前三名均为杨杰讲堂受训的学员。
芦岭矿学员刘刚,带着“绞车油压忽高忽低”的问题来学习,运用所学知识,查明了问题的原因,彻底解决了疑难故障。
假如让厂家来排除,至少要万元以上。
岱河矿学员郭彬,在绞车操作中一直为控制数据所困扰,从杨杰讲堂得到破疑解惑,从本源澄清迷津,成了真正的技术大拿,在全市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杨杰讲堂突出现场工艺培训,品牌员工引路领跑,按照矿区PLC技术实际应用设置课程,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教学以提升学员实用技术能力为主,通过实际操作,利用大量的实战案例,教师现场带领大家进行演练,一人一台设备,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以对梯形图(PLC程序)完整的破解,从安装PLC程序软件,到进入程序,都能够熟练操作,让学员快速了解和掌握PLC程序应用技术,将高端技术理论与实践完整结合,并让大家通过简单编程课程,整合出实际应用的软件,深入、直观的体验PLC高端技术的魅力。
PLC是现代工业控制的高端技术,需要专业的培训设备和师资,送出去培训,不仅费用高,而且外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到厂家培训,厂家讲课对技术有所保留,到院校培训,教授对现场工艺不了解,杨杰讲堂实现了培训与实际排查处理故障无缝对接的效果,有效地3弥补了两个不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对安全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线维修电工虽然每天和PLC打交道,而对在用的设备,谁也不敢去动它,他们没有机会接触PLC尤其是进入它的程序,对PLC的基础知识几乎是空白,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通过模拟现场运行环境,设置常见故障,改变程序、修改参数等,让学员查看程序,发现问题,体验实际应用的过程,从而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排查故障的能力。
一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能够快速查找故障原因,如果现场输入控制设备损坏,在允许暂时不用的情况下,还能够做到修改程序不停止工作,维修后再恢复程序,减少了对生产的影响。
杨杰讲堂创办一年来,功能不断升级,目前主要技术能力有:对维修电工进行PLC、变频器、高压开关柜及微机综保等培训;对地面中央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地面生产系统电控PLC、锅炉变频及电控PLC进行技术改造;对现有的安全性能差、故障率高、供电隐患大、无法后台控制的真空断路器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远方微机控制;对现有的技术落后、安全隐患大和电磁继电器控制的老电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西门子PLC无人值守控制;定期组织集团公司技术人员针对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攻关研究,挖掘设备潜力,改进生产工艺;研究、总结绝技绝活,实现对绝活绝技复制、克隆,推广应用等。
目前杨杰讲堂正发挥着实训、竞赛、科研等功能,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与高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杨杰讲堂的科研功能,参与集团公司重大技术课题的研究,以及设备检修、维护标准的制定,创建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在普及PLC知识的基础上,以名师带高徒传承技艺,为矿区培养一批拔尖人才,不断拓宽工作领域,打造成矿区机电工技能鉴定中心;关注国内外PLC技术的发展动态,围绕生产需要开发实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