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 物理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卷

高一 物理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卷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C.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位移大小为100km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D.4个或6个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s内和1s~3s内相比()A.速度变化相同B.平均速度相等C.位移相等D.加速度相同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5.如图所示,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左的水平力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B.大小是20N,方向向左C.大小是20N,方向向右D.大小是10N,方向向右6.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的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7.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A.物体的初速度B.物体的加速度C.物体的平均速度D.物体通过的路程8.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A.B.C.D.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库伦D.焦耳10.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A.4.1m/s B.8.2m/s C.10m/s D.20m/s11.下列各项体育运动中,关于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体操冠军邹凯的下杆运动时,可以把他看作质点B.奥运会百米比赛中运动员过终点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C.研究跳水冠军陈若琳的跳水动作时,可以把她看成质点D.女排比赛中,主教练在战术板布置队员怎样跑位时,可把女排队员看成质点1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放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13.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嫦娥四号运载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紧急刹车,此时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也大C.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江泉高架桥的下桥匝道指示牌数字“40”,意思是车辆平均速度限定在40km/h及以下14.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研究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15.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16.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卫星绕地球运行规律时的卫星B.研究做花样滑冰动作时的运动员C.研究地球自转规律时的地球D.研究通过一座铁路桥时间时的火车17.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方向的,但可以不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18.下列哪个物理量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是标量m/s B.N C.kg D.V/mA.219.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在开始时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根据木尺下降的高度,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若某次测量中木尺下降了约11cm,由此可知此次你的反应时间约为()A .0.2 sB .0.15sC .0.1 sD .0.05 s2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224 1.5(m)x t t =-,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 为多少:( )A .1.5 sB .8 sC .16 sD .24 s 二、多选题2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已知b 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 2,t =3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则( )A .a 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83a v =m/s B .t =3s 时a 车和b 车相遇且此时速度相同 C .t =1s 时b 车的速度为10m/s D .t =0时a 车和b 车的距离x 0=9m22.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10m/s 2,根据图象可求出( )A .物体的初速率v 0=3m/s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C .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 的最小值x 小=1.44mD .当某次θ=30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不会沿斜面下滑23.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 ,同时在它正下方H 处以速度0v 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 ,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 )A .若0v gH >,小球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 B .若0v gH <,小球b 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 球相遇 C .若02gH v =,小球b 和a 不会在空中相遇 D .若0v gH =,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 球速度为零。

2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等腰三角形均匀框架顶角30BAC ∠=︒,一均匀圆球放在框架内,球与框架BC 、AC 两边接触但无挤压,现使框架以顶点A 为转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方向从AB 边水平缓慢转至AB 边竖直,则在转动过程中( )A .球对AB 边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 .球对BC 边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C .球对AC 边的压力一直增大D .球的重心位置一直升高25.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均为m ,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对A 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F (F >2mg )的力,将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而处于平衡状态.现突然撤去力F ,设两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N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F N 的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刚撤去力F 时,F N =2mg F +B .弹簧弹力大小为F 时,F N =2F C .A 、B 的速度最大时,F N =mgD .弹簧恢复原长时,F N =0 26.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均为M 的小球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 ,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水平横杆对其中一个小球的支持力为Mg+mgB .连接质量为m 小球的其中一个轻弹簧的伸长量为C .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的轻弹簧的形变量为D .连接质量为m 小球的其中一个轻弹簧的弹力为27.如图所示,竖直方向上的AE 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 =BC =CD =DE ,一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的过程中速度增量相等B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之比:::1:2:3:2BCDE v v v v =C .物体从A 点运动到E 点的全过程平均速度B v v =D .物体经过各段的时间之比:::1:3:5:7AB BC CD DE t t t t =28.如图,光滑斜面 AE 被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 A 点由静止释放,它沿斜面向下 做匀加速运动。

依次通过 B 、C 、D 点,最后到达底端 E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vB − v A = vC − v B = vD − v C = vE − v DB .物体通过各点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 B :vC :vD :vE = 1:2:3:2C .物体由 A 点到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t B :t C :tD :tE = 1:2:3::2 D .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v B三、实验题2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2)如图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 1=3.20cm ,x 2=4.52cm ,则木块在通过第一个计数点的速度的大小v =_______m/s ,加速度的大小a = _______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0.如图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实验,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 cm的遮光条。

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15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Δt=2.50 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