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卷一、选择题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t=3s 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s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B.在运动过程中,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C.a车做匀速运动,b车做加速运动D.在0-3s的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比b车的大2.2018 年 10 月 23 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
图甲是港珠澳大桥中的一段,一辆小汽车在长度为L=21m的平直桥面上提速,图乙是该车在该段的车速的平方(v2)与位移(x)的关系。
则关于小汽车通过该段平直桥面的加速度和时间分别为A.4m/s2 6sB.2m/s2 3sC.2m/s2 5sD.2m/s221s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段与AB平行,CB段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到t2时刻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B.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C.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D.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和路程B.时间和时刻C.力和加速度D.平均速度和速率5.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A.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在内保持静止6.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7.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A.B.C.D.8.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刹车直到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A.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不能求出加速度B.求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不能求出初速度C.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D.只能求出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9.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B.细线对M点的拉力大小为3mg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2 mgD.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10.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的鸡毛、铜钱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能表示铜钱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11.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路程 B.位移 C.瞬时速度 D.加速度12.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C.运动的物体有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13.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位移是()A.4.5m B.3.5m C.2m D.1m14.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15.质点沿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2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质点在4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C.2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16.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17.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
一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
小球从开始压缩弹簧至最低点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变化情况是()A.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B.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C.合外力一直变大,速度一直变小D.合外力一直变小,速度一直变小1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v-t图象如上页图所示.那么在0~4s和4~6s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1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第1s内的位移是6m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20.某质点在0~3 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2 s内的平均速度B.t=3 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质点在第2 s内的加速度与第3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与第3 s内的位移相同二、多选题21.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52F mgμ=时,A的加速度为13gμB.当F<2μmg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C.当F>3 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g μ2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置于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一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一重力为G的钩码相连(两滑轮间的轻绳水平),现将滑块置于斜面上,滑块在斜面上匀速上滑,且发现在滑块运动过程中,斜面一直保持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G sinθB.滑块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G-mg sinθ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g)+G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朩为(M+m)g23.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B.火箭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失重状态C.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超重状态24.关于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起点和终点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过程所需的时间与下降过程所需的时间相同B.物体上升的初速度与下降回到出发点的末速度相同C.两次经过空中同一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5.如图,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以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处于静止.P的质量为12kg,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N/m.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 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内F是变化的,在0.2s以后F是恒力,则( )A.F的最小值是90N B.0~0.2s内物体的位移为0.2 mC.F最大值是210N D.物体向上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5.0m/s2 2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对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这连续三个1s的初速度之比为3:2:1B.这连续三个1s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2:1C.这连续三个1s发生的位移之比为5:3:1D.这连续三个1s的速度改变量之比为1:1:127.有一串佛珠,穿在一根长1.8m的细线上,细线的首尾各固定一个佛珠,中间还有5个佛珠.从最下面的佛珠算起,相邻两个佛珠的距离为5cm、15cm、25cm、35cm、45cm、55cm,如图所示.某人向上提起最上端的佛珠,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佛珠紧靠水平桌面.从松手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第2、3、4、5、6、7个佛珠A.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相等B.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C.其中的第4个佛珠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为3 m/sD.依次落到桌面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56:::::28.如图,光滑斜面AE 被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依次通过B、C、D 点,最后到达底端E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 v C−v B= v D−v C= v E−v DB.物体通过各点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 B:v C:v D:v E= 1:2:3:2C.物体由 A 点到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t B:t C:t D:t E= 1:2:3::2D.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v = v B三、实验题2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2)如图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则木块在通过第一个计数点的速度的大小v=_______m/s,加速度的大小a= 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0.(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__?(填“甲”或“乙”)31.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下列仪器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2)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B.拉小车的细线尽可能与长木板平行C.纸带与小车相连端的点迹较疏D.轻推小车,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已被平衡(4)如图所示是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为每隔4个点取的计数点,据此纸带可知小车在D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3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选取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从A点开始在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长到短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1)将每一段纸带的右上端连接起来,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可知该物体做_______直线运动,若直线与–x方向的夹角越大,说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_____(填“越大”或“越小”).(2)从第一个计数点A开始计时,为求出0.25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____________段纸带(填“a”“b”“c”“d”或“e”).(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8.00 cm,e段纸带的长度为2.0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2.四、解答题33.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量为M的车厢里,用一个定滑轮通过绳子悬挂两个物体,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已知m1<m2,m2静止在车厢的地板上,m1向左偏离竖直方向θ角.这时,(1)求汽车的加速度;(2)求作用在m2上的摩擦力;(3)求m2对车厢的地板的压力.34.原长为8cm的轻质弹簧,当施加10N的拉力时,长度为12cm,那么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少?在弹性限度内,若把该弹簧竖直悬挂,挂一重物此时弹簧长度为14cm,则物体质量是多少千克.g=10m/s2.35.汽车以016m/sv=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s速度速度变为10m/s,已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求:(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2)刹车6秒后汽车的速度大小.36.一辆违章汽车以v1=54km/h的速度在平直道路行驶,当这辆违章的汽车刚刚超过一辆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a=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