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洪湖市高一生物检测题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命题人:洪湖二中王荣审题人:吴东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C.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2.鉴定蛋白质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主要目的是( )
A. 重复两次,结果准确
B.与加入双缩脲试剂后的颜色作对照
C. 再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D.失败后还可重做
3.医院确认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结果是( )
A. 加入新制的Cu(OH)2,出现红色
B.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
C. 加入苏丹Ⅲ溶液,出现橘黄色
D.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淡黄色
4.用苏丹Ⅲ染液检验脂肪,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但要立即观察,否则脂肪颗粒将溶解.能溶解脂肪颗粒的是( )
A. 染液中的苏丹Ⅲ
B. 染液中的酒精
C. 染液中的水分
D. 染色反应中的热量
5. 与硫酸铜溶液在碱性环境中反应能显出紫色的物质是( )
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
D.核酸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双缩脲试剂A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B.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50%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C.所有的蛋白质均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苏丹Ⅳ可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7.下列糖类中属于可溶性还原糖的是:①葡萄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蔗糖⑤果糖⑥麦芽糖()
A.①⑤⑥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8.脂肪鉴定实验中,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此是( )
A.制片—染色—洗浮色—镜检
B.染色—洗浮色—制片—镜检
C.制片—镜检—染色—洗浮色
D.染色—制片—洗浮色—镜检
9.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的是( )
A.马铃薯块茎
B.浸软的蓖麻种子
C.蛋清液
D.苹果
10.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B.苏丹Ⅲ或Ⅳ鉴定脂肪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D.碘化钾试剂鉴定淀粉
11.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无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12.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使用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13. 鉴定奶粉是否是伪劣商品,不需要用的化学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苏丹Ⅳ染液
C. 双缩脲试剂
D.红墨水
14.在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
A. 还原糖的鉴定
B.蛋白质的鉴定
C.脂肪的鉴定
D.全都要
15. 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的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滴入2 mL 0.1 g/m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即成
C.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的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滴入2 mL 0.1 g/mL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01 g/mL的硫酸铜
溶液
16.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17.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这支试管放进盛开水的大烧杯中
B.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
C.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
D.试管底部紧贴烧杯底部
18.下列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
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19.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
A.2mL蛋白稀释液先加入2mL0.1g/mL的NaOH溶液,再加3~4滴0.01g/mL
的CuSO4溶液
B.2mL蛋白稀释液先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再加入0.1g/mL的
NaOH溶液
C. 2mL蛋白稀释液,同时加入0.1g/mL的N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
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
20.在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紫色
C.溶液呈蓝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60分)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所用的试剂为,所出现的颜色为,该
试剂分为甲液和乙液,使用时必须,。

其原因是。

2.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必须先加双缩脲试剂A(溶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溶液),这样实验才能成功,原因是。

3.植物组织中部分有机物成分鉴定实验:
(1)为鉴定组织中有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常在梨果肉的薄片上滴加试剂,然后加热至呈现色为止。

(2)为鉴定组织内有脂肪的存在,常用的薄片,经压片法将其压碎后,滴加2滴试剂,3~5分钟后,进行显微镜检查,可见到在细胞内有染成橘红色的脂肪滴。

(3)做鉴定细胞内脂肪实验时,实验材料滴加试剂后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将不能观察到脂肪滴,其原因是。

4.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原理是依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化学试剂所产生的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成熟梨果肉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如发生作用,形成色的沉淀,该沉淀是。

(3)鉴定花生子叶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若用物理方法鉴定脂肪的存在,请叙述鉴定方法。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

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

(5)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为何充分稀释?
(6)做鉴定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做之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5.下表显示黄豆和奶内若干营养成分的重量,以及某成年人对此类成分的每日需求量
若成年人每日只食用1000g黄豆:
(1)表中哪几种养分会超过其每日的需求量:。

(2)为什么奶粉被视为婴儿的理想食品?。

(3)简述奶内含有蛋白质的检验方法(3分)。

(4)市场上出售的少数劣质奶粉中掺有淀粉,请问用什么方法鉴别。

(3分)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质的鉴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2分)
1.D
2.B
3.A
4.B
5.C
6.B
7.A
8.B
9.B 10.A
11.D 12.C 13.D 14.C 15.C 16.A 17.D 18.B 19.A 20.B
二、简答题(每空2分)
1.斐林试剂砖红色现配现用混合使用该试剂不稳定,易生成蓝色沉淀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离子发生紫色反应, 2.0.1g/mLNaOH 0.01g/mLCuSO
4
沉淀,对实验现象有遮蔽作用
否则产生蓝色CuSO
4
3.(1)斐林试剂砖红 (2)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 (3)染液中的酒精溶解组织中的脂肪,使染色模糊不清,影响实验结果(3分)
O (3)苏丹Ⅲ染液烘烤花4.(1)颜色 (2)斐林试剂葡萄糖砖红 Cu
2
生种子后,把子叶放在白纸上用手指挤压,白纸上出现透明的油渍,说明子叶中含
有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蓝色沉淀会有脂肪 (4)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 CuSO
4
遮蔽所产生的紫色 (5)如蛋清液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的内壁,使试管不易刷洗干净 (6)对照
5.(1)蛋白质、脂肪(2)因为奶粉中有机物比例适宜,且含有丰富的钙,有
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3)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若溶液变为红紫色,则说明有
蛋白质存在;若不变色,说明没有蛋白质存在(3分)(4)用碘液检验,如变蓝,则说明有淀粉存在,如不变蓝则说明无淀粉存在(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