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1 强制性条文1 第4.1.5条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 2以上工程,每100 m2至少应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2 第4.1.6条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3 第5.1.3条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3的规定。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表5.1.3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4 第5.1.4条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
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表5.1.4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5 第5.1.5条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6 第7.1.3条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土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7 第7.1.7条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
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7.1.7的规定执行。
2.2 送检项目1 第4.1.2条砂、石子、水泥、钢筋、石灰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第4.11.4条进行强度检验时,对承重水泥土搅拌桩应取90d的试件;对支护水泥土搅拌桩应取28d的试件。
2.3 验收用表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3.1强制性条文1 第4.0.1条: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 第4.0.8条: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3 第5.2.1条: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 第5.2.3条: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5 第6.1.2条: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6 第6.1.7条:承重墙体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
7 第6.1.9条: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8 第6.2.1条:小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 第6.2.3条: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临时间断处应砌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10 第7.1.9条:挡土墙的泄水孔当设计无规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2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孔;2 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层。
11 第7.2.1条:石材及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 第8.2.1条:钢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3 第8.2.2条:构造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14 第10.0.4条: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石灰膏、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块,应经融化后使用;2 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3 砌体用砖或其他块材不得遭水浸冻。
3.2送检项目1、第3.0.1条: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第4.0.1条: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第4.0.12条: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者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最后检查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
4、第4.0.13条: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强度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1 砌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2 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3 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5、第5.2.1条: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现场后,按烧结砖15万块、多孔砖5万块、灰砂砖及粉煤灰砖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抽检数量为1组。
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查砖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6、第6.2.1条:小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每1万块小砌块至少应抽检一组。
用于多层以上建筑基础和底层的小砌块抽检数量不应少于2组。
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查小砌块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7、第7.2.1条:石材及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同一产地的石材至少应抽检一组。
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料石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石材、砂浆检查试块试验报告。
8、第8.2.2条:构造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各类构件每一检验批砌体至少应做一组试块。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或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9、第10.0.5条:冬期施工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留不少于1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测试检验28d强度。
3.3验收用表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5.1 强制性条文1 第4.2.1条钢材、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进口钢材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2 第4.3.1条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3 第4.4.1条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功钉、拉铆钉、铆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铆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 第5.2.2条焊工必须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焊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
5 第5.2.4条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节点相关线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或射线探伤记录。
6 第6.3.1条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检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7 第8.3.1条吊车梁和吊车桁架不应下挠。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构件直立,在两段支承后,用水准仪和钢尺检查。
8 第10.3.4条单层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3.4的规定。
检查数量:对主要立面全部检查。
对每个所检查的立面,除两列角柱外,尚应至少选取一列中间柱。
检验方法: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
表10.3.4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mm)9 第11.3.5条多层及高层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3.5的规定。
检查数量:对主要立面全部检查。
对每个所检查的立面,除两列角柱外,尚应至少选取一列中间柱。
检验方法:对于整体垂直度,可采用激光经纬仪、全站仪测量,也可根据各节柱的垂直度允许偏差累计(代数和)计算。
对于整体平面弯曲,可按产生的允许偏差累计(代数和)计算。
10 第12.3.4条钢网架结构总拼完成后及屋面工程完成后应分别测量其挠度值,且所测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1.15倍。
检查数量:跨度在24m及以下钢网架结构测量下弦中央一点;跨度在24m以上钢网架结构测量下弦中央一点及各向下弦跨度的四等分点。
检验方法:用钢尺和水准议实测。
11 第14.2.2条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