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一、2010年8月3日空分分馏塔事故档案
1.事故经过 2010年8月3日11时23分,分馏塔内热虹吸蒸发器发生爆炸,爆炸前工
段工况一切正常,未做任何调整。 当时现场人员连续听到两声爆炸声,操作人员立即按紧急停车处理。中
控发现液氧液位下降600 mm,热虹吸温度显示异常,现场人员查看现 场发现分馏塔外飘散大量珠光砂。分馏塔外壁有5处泄漏点分别位于分 馏塔东侧15~18 m处。 2.原因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2.事故原因 ①主要原因是空分车间自洁式过滤器空气吸入口与焦炉、化产距离较近, 导致空气吸入口附近焦炉气富集,导致空气中碳氢化合物超标并富集在
热虹吸换热器产生爆炸。 ②空气出空冷塔温度较高,通过调整污氮、氮气量,无法保证冷冻水温
度,导致分子筛吸附负荷较大。 ③操作人员操作经验欠缺,工艺调整幅度较大,液氧流速波动频繁以及
正常。 2.事故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①主要原因是操作过程中V20液氧入口阀开度过大,没有关闭污氮加温 阀使液氧倒流进入污氮加温管,顺管进入冷箱中,液氧瞬间气化,压力 急速上升,珠光砂从塔中喷出,污氮加温管弯头遇液氧后冻裂。
②在液氧吸附器投入使用后,没有完善的操作规程,管理存在漏洞。 ③主任及工段长的失职,首次进行切换液氧吸附器没有在场监督指导。 ④当班班长及操作工在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对阀门位号进行确认,导致误
2.事故后果 这次事故造成空分系统停产6h,甲醇系统停产11 h。液氧损失0. 33吨,
甲醇损失45. 8吨。直接经济损失10. 1万元。 3.事故分析原因 山东华显维修工在现场维修时,没有通过现场操作工同意,擅自进行维
修下作。空分操作工巡查不到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3.事故总结及预防措施 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及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根据
操作规定联锁油泵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允许倒换主油泵。在擦拭动设备 时,将棉纱抱团裹紧,提高警惕。遇到此类情况或其他重大问题时,不 要着急,冷静思考,并及时通知工段长及相关领导。 4.事故处理 压缩工段张某及王某在这次事故中,操作不当,表现出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未造成损失,不予经济处罚,给予警告处分。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通知班长张某查看后决定倒泵,将1#油泵运行打到停止位置然后在打到 2#运行位置启动2#油泵,但停泵瞬间润滑油压力过低联锁停车。后通知 工段长组织重新开车,11 :50压缩机恢复正常。因甲醇系统停车状态
中,未造成产量损失。 2.事故分析 目前我公司联锁油泵在倒换主油泵时必须先将运行油泵打到停车位置,
八、2011年1月20日空分工段事故报告
1.事故经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2011年1月20日,空分工段1#润滑油冷却器打压试漏日丝堵发生微露, 且润滑油压力有下降趋势,后空分工段长联系维修工前来维修。现场油 冷却器处于运行状态,工段长当下指挥维修工用扳手紧几扣,但是发现 效果不好。后工段长决定把丝堵松几扣缠绕生料带后进行压紧处理,当 维修工松到不到2扣时,丝堵由于油压发生崩出,随即润滑油发生喷涌, 工段长在就地控制柜上按下油泵停止按钮,发现油泵停不下来,随即前 往配电柜进行拉闸处理。喷油进行约25~30 min 。
四、2010年12月11日仪表根部着火事故分析
1.事故经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2010年12月11日11:30操作工正与仪表人员维修测压点PI60609时,发 现测压点PI60610处电热带发出打火的响声,随后仪表根部着火,操作 工立即通知班长并组织灭火同时通知工段长。在值班主任指挥下班长岳 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后又接通蒸汽、氮气同时灭火,20 min后火被 扑灭。灭火后对焊口通氮气降温。转化炉焦炉气入口管保温层小部分烧 毁,未造成停车,无产量损失。共使用灭火器9罐。
全范围之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⑥组织空分全体人员开事故分析会,并制定了碳氢化合物的报警值、停 车值,碳氢化合物如有上升趋势必须上报相关领导及调度中心。
三、2010年12月11日空分停车事故处理
1.事故经过 2010年12月10日,空分发现冷凝液泵出口管道旁通阀和密封铜管漏水。
空分工段长陈某便通知山东华显队长康某叫人过来维修。由于没有空闲 维修工,康某便和陈某商议忙完立刻过去维修。陈某查看后漏点不大, 情况不算严重,便同意了。12月11日15 ;00,空分巡检工巡检时发现有 两个维修工正在维修密封铜管。向当班班长询问是否可以停泵,更换旁 通阀。班长强调说不能停泵,只能停车检修了。
2.事故原因分析 ①电伴热带质量出现问题,中部打火,是造成着火的直接原因。 ②仪表根部焊缝漏气,未及时发现,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③投产过程中频繁开停车,频繁加温冷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项目四 甲Fra bibliotek运行部事故案例
3.事故处理 对仪表根部泄漏处进行氮气吹扫。停车时对泄漏处进行焊接。 4.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甲醇生产过程中,有大量高温易燃气体,极易燃烧,对生产区内所有易
进行调整。 ④1%液氧排放管道堵塞,主冷底部液氧排放不及时导致碳氢化合物大
量富集。 3.事故处理以及措施 ①事故发生当时按紧急停车处理,当天现场工作人员处理散落珠光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事后厂方工作人员进行对分馏塔的紧急维修,更换新的热虹吸蒸发器, 主冷塔校正,塔内工字钢修整,外壁钢板修补。制定总碳高标,今后运 行的过程中如有总碳超标的情况及时通知上报。
②咨询厂家人员对空气吸入口进行改造,用大面积帆布对吸入口进行遮 盖。
③调整污氮、氮气去水冷塔气量,尽可能地降低冷冻水温度,保证空气 出空冷塔温度。
④延长分子筛加热、冷吹时间,以保证分子筛可以充分再生。 ⑤组织空分全体人员开事故分析会,对本次事故进行总结,要求每位员
下学习应急预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⑥组织空分全体人员到蒙丰特钢空分车间学习实际操作,要求每位员工 对当天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二、2010年9月25日空分分馏塔事故档案
1.事故经过 2010年9月25日1时27分,分馏塔内发生爆炸,爆炸前空分工段工况一
切正常,未做任何调整。当时现场人员在操作间内看到屋外出现火光, 操作人员立即按紧急停车处理,中控发现液氧液位下降至200 mm,热 虹吸温度显示断点。现场人员查看现场发现分馏塔外飘散大量珠光砂, 分馏塔外壁东侧15~18 m处钢板向外掀起,走梯严重变形,支撑钢板的 槽钢弯曲。
主要操作流程为待用吸附器需预冷,同在用吸附器需切出,泄压,排液, 吹除,升温,冷吹。当天工作的是2#吸附器,准备切换1#吸附器。担任 切换操作的是班长亢某。第一步是给1#吸附器进行预冷,在操作过程中 把V21液氧出口阀误当为V20液氧出口阀打开,1#吸附器温度没有变化, 才意识到阀门开错,随机马上对流程进行更改,打开V20液氧入口阀, 关闭V21液氧出u阀,随后从污氮加温管弯头处有大量液氧漏出,冷箱 基础温度急速下降到﹣121℃,冷箱中部有珠光砂泄漏,及时发现后, 用麻袋堵住漏点,关闭污氮加温阀。冷箱基础温度开始上升,工况恢复
碳氢化合物的累积产生静电后爆炸。 ④液氧排放不及时导致大量碳氢化合物进入热虹吸换热器。 3.事故处理以及措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①事故发生当时按紧急停车处理,第二天现场工作人员处理散落珠光沙, 事后厂方工作人员进行对分馏塔的紧急维修,更换新的热虹吸蒸发器, 对分馏塔内粗氢塔修补更换,主冷塔校正,塔内工字钢更换,外壁钢板 更换修补。
产生静电或打火的设备彻底检查。加强巡查力度,消除跑、冒、滴、漏 等现象。
五、2010年12月16日空分液氧倒流事故分析
1.事故经过 2010年12月16日丁自班,上午9点。开始切换液氧吸附器,空分使用的
液氧吸附器OS1和OS2为一用一备,单台使用周期为5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维修管理不到位,维修人员安全意识差。操作工责任心不强,在管辖区 内维修没有专人监护。
4.预防措施 维修工在维修前一定要办理作业票。不得随意进入厂区维修。提高操作
工安全意识,加强巡检力度。加强对维修人员的管理,进入生产区必须 通知该生产区内操作工。各工段对所管辖区域内,所有外来人员进行盘 查。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内。
六、2010年12月12日预热炉出口着火事故分析
1.事故经过 2010年12月12日,18:55转化现场操作工在巡检过程中突然听到预热
炉附近有响声,马上跑去查看发现预热炉出口冒出大量工艺气体,随后 又一声响,出口着火,火势很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其中一个操作员立即通知中控室切氧,同时通知工段长及相关领导。19: 00经理、主任及工段长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决定先切断焦炉气,然后 通入蒸汽保护。1915预热炉出口火已被扑灭。大火共持续20 min,造成 预热炉出口垫片损坏,预热炉炉体西北侧变形,炉体内浇注料部分脱落, 部分仪表损坏,监控录像主线路被烧坏。造成甲醇系统停产4天9小时, 甲醇产量损失437. 5吨,直接经济损失96. 2万元。
②订购总碳氢在线分析仪,对碳氢化合物做到实时监控。 ③通过对周边空气取样分析决定将空气吸入口改造至空分西300 m处,
通过地下风道将空气引入自洁式过滤器。 ④联系约克冷冻机厂家,并订购一台冷冻机,以保证出空冷塔温度可以
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并减小分子筛负荷。 ⑤热虹吸换热器前增加两台液氧吸附器,进一步将碳氢化合物控制在安
2.事故分析 ①频繁开停车,冷热状态频繁交替,使法、介松动。 ②热紧时,没有紧固到位。 ③法兰紧固时,受力不均。 3.事故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