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孝故事:子路负米养亲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子路负米养亲的故事

精心整理
二十四孝故事:子路负米养亲的故事
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而自己往往只随便吃些粗粮。

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

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家。

看着父母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心里乐滋兹的。

也。


仲由“负米奉亲”的故事提醒我们:侍奉双亲应当趁他们健在的时候,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都应当尽心尽力。

如果想等条件好了再奉养他们,那时他们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想再回到从前过苦日子也得奉养双亲的日子,也不可能了。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后来人们就用“负米”表示外出求取俸禄钱财等以孝养父母。

例句——宋·司马光《送伯淳监汝州酒》诗:“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

”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家刻》:“乾隆五十三四年间,始出门负米,初为毕秋帆尚书刻《经训堂帖》十二卷,又自临汉碑数种。


以“衔索”为不得孝养父母之典。

例句——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泣风雨帝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