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89775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89775
二、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 P74 1、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关系的理论 (1)(2)(3) 2、民族问题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民族问题与无产阶级革命
三、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P75 1、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 实现民族平等 2、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
依据
3、民族意愿是民族识别的另一个依据 4、就近
认同
三、民族识别实践 P22
1、第一阶段(1950-1954年 2、第二阶段(1954-
1965年
3、第三阶段(1978-1987年)4、恢复、更改民族
成分 P24
11
第二章 小结与思考题 P25-26
➢ 什么是民族 ➢ 民族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 请说明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与实践
一、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 1、民族利益,民族关系的焦点 2、民族权利,民族关系的测量表 3、民族发展,民族关系的主题
二、民族关系的特点 P56 1、民族关系的历史继承性和延续性 2、民族关系的现实反应性和折射性 3、民族关系的平衡性和合理性 4、民族关系的均等性和公平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 P56 1、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2、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3、民族间互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4、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为进一步完善广东大学生助学政策体系,帮助少数民族聚居区 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加快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脱 贫奔康,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大力度资助广东少数民 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上大学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符合 相关条件要求、纳入资助范围的广东少数民族大学生,根据广东 现行公办高校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每位学生每学年资助 10000元,资助时间为本专科就读期间。会议强调,各有关地区 和部门要将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采 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相关资助政策,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每一 名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坚决避免出现少数民族大学生 因贫辍学现象。
2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P1 1、了解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2、了解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 3、理解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3
第一节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P2 二、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 P2
1、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2、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3、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4、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3、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
4、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五、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
1、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1)(2)(3)(4)(5)
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发展上的两个历史趋
势
26
第五章 小结与思考题 P87
➢ 民族问题的含义是什么 ➢ 请说明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系 ➢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发展规律
27
第六章 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基本国情
学习目标:P88
1、了解我国民族概况 2、理解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和文化 3、掌握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28
猜猜我是谁
29
30
第一节 我国民族概况
1992江泽民: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口近一亿,陆地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区。
35
三、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P39
1、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
15
2、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常态发展、异态发展、跳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P41
一、民族同化及其特点
1、民族同化 2、民族同化的类型 3、
民族同化的特点
二、民族分化、组合 P44
1、民族分化 2、民族组合
三、民族融合及其特点 P44
1、民族融合 2、民族融合的特点 P44
25
第三节 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一、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诸影响因素
二、民族问题的特征 P77
1、普遍性 2、长期性 3、复杂性
4、国际性 5、重要性 6、敏感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P79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P81
1、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
2、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
32
第三节 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一、民族问题关系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民族问题是人民团结的一个影响因素
民族问题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影响因素
二、各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民族问题是民族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三、民族问题关系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民族问题是国家统一的一个影响因素 民族问题是边防巩固的一个影响因素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yujinhe51@ 2013.3
1
教学计划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期中考试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总复习 期末考试
14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P31
一、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1、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2、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 P32
经济发展 政治发展 文化发展 人口发展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 P34
1、民族属性与民族发展 发展
2、民族结构与民族
3、民族素质与民族发展 发展
4、民族关系与民族
5、自然环境与民族发展 发展
6、社会环境与民族
首先,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 要。
其次,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 作的需要。
再次,对我们进行民族研究工作,也有重要 的指导性意义。
6
第一章 小结与思考题 P7-8
➢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 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 ➢ 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 请说明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请概述民族理论研究的方法 ➢ 请概况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
自然的过程;
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辩证统一的结
果;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四、民族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1、民族消亡的时间、条件 2、民族消亡
的途径、一般规律 3、民族同化与民族融
合的区别
16
第三章 小结与思考题 P47-48
➢ 怎样理解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 什么是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 ➢ 请说明民族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21
第四章 小结与思考题 P65
➢ 怎样理解民族关系的含义与基本表现形式 ➢ 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 请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
22
第五章 民族问题
学习目标:P66 1、了解民族问题的概念 2、理解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掌握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23
第一节 民族问题的概念
一、民族问题的含义 P66 1、广义的民族问题 2、狭义的民族问题
二、民族问题的产生根源 三、民族问题的发生、存在范围 四、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 五、民族问题的基本性质 六、民族问题的存在时间
24
第二节 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 P72
一、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1、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P72 (1)(2)(3) 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区别P73
(1)(2)(3)(4)(5)
31
第二节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一、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始王统一中国,初步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础。 两汉至隋唐,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时期。 宋元至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全国各民族空前的大统一大团结。 二、各民族共同开拓和保卫了祖国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保卫了祖国的疆域,共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P94 三、各民族 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 畜牧业 农业 手工业 四、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文化 科学技术成就、音乐舞蹈艺术、语言文学、建筑艺术 五、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 土地革命 长征 抗日战争
12
第三章 民族发展
学习目标:P27 1、了解民族的产生 2、理解民族的发展 3、理解民族的消亡
13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P27 1、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2、民族形成的一般时间和过程
二、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 P29 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2、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
三、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P30
三、民族理论学科的性质 P3
4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方法P4
一、民族理论的研究方针 二、民族理论的研究重点 三、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 P5
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 2、整体系统研究的方法 3、抽象归纳的方法 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5、调查研究的方法 6、定量分析的方法
5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P6
20
第三节 民族关系发展规律 P57
一、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 1、民族关系的一般影响因素 2、民族关系的宏观影响因素 3、民族关系的微观影响因素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P58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族间的交往联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和竞争机制影响民族关系的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与协作、互助的协调,促进民族关系 发展
10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 P18
一、民族识别的必要性P19
1、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
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2、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3、民族识来自是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推动各民族
发展繁荣的重要 条件
二、民族识别的依据 P20
1、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一个依据 2、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