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员培训-网络安全
网络大都采用C/S模式,这就需要从服务器和客户机两个 方面采取防病毒措施。
(二)基于网络的防病毒系统 1、网络病毒防护策略
防毒一定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防毒。 网关防毒是整体防毒的首要防线。 没有管理系统的防毒是无效的放毒系统。 服务是整体防毒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2、网络防病毒系统的组织形式
2、防火墙的相关概念
非信任网络 信任网络 DMZ 可信主机 非可信主机 公网IP地址 保留IP地址 包过滤 地址转换
3、防火墙的基本分类及实现原理
包过滤防火墙(静态包过滤防火墙) 应用层网关防火墙(代理防火墙) 状态检测防火墙(动态包过滤防火墙)
静态包过滤防火墙
网络病毒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病毒,其特点和危害性主要 表现在以下方面:
破坏性强。直接影响网络工作,轻则降低速度,影响工作效率, 重则使网络瘫痪。 传播性强。普遍具有较强的再生机制,一接触就可通过网络扩散 与传染。 具有潜伏性和可激发性。 针对性更强。 扩散面广。 传播速度快。 难以彻底清除。
这种类型的防火墙根据定义好的过滤规则审查每个数据包,以便确定 其是否与某一条包过滤规则匹配。过滤规则基于数据包的报头信息进 行制订。报头信息中包括IP源地址、IP目标地址、传输协议(TCP、 UDP、ICMP等等)、TCP/UDP目标端口、ICMP消息类型等。包过滤类型 的防火墙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最小特权原则”,即明确允许那 些管理员希望通过的数据包,禁止其他的数据包。
2、 网络安全威胁
非授权访问 信息泄露和丢失 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拒绝服务攻击(DoS) 利用网络传播病毒
3、网络安全控制技术
防火墙技术 机密技术 用户识别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 网络反病毒技术 漏洞扫描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二、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
产生问题:我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立的、管理的、使用的网络 系统和信息系统是否是安全的?怎么样来评估系 统的安全性?
3、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1)信息收集 入侵检测的基础是信息收集,内容包括系统、网络、 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入侵检测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信息来源:
系统和日志文件 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 程序执行中的不期望行为 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
(2)信号分析 入侵检测的核心是信号分析,针对收集到的信息,采 用三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 性分析。其中前两种方法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而完整性 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
用。
主机型IDS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也可通过其他手段 (如监督系统调用)从所在主机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 优点:系统的内在结构没有任何束缚,同时可以利用操作系统本身提供的 功能、并结合异常分析,更准确的报告攻击行为。 缺点:必须为不同的系统开发不同的程序,增加了系统的负荷。 网络型IDS的数据源则是网上的数据包。 优点:简便,一个网段上只需安装一个或几个系统,便可以监测整个网段 的情况。使用单独的计算机做这种应用,不会增加主机的负载。 缺点:由于现在的网络结构日益复杂,以及高速网络的普及,这种结构显 示出其局限性。
应用层网关防火墙(代理防火墙)
代理防火墙也叫应用层网关(Application Gateway)防火墙。这种 防火墙通过一种代理(Proxy)技术参与到一个TCP连接的全过程。从 内部发出的数据包经过这样的防火墙处理后,就好像是源于防火墙外 部网卡一样,从而可以达到隐藏内部网结构的作用。这种类型的防火 墙被网络安全专家和媒体公认为是最安全的防火墙。它的核心技术就 是代理服务器技术。
模式匹配: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 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 统计分析:首先给系统对象(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创建 一个统计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性(如访问次数、操作 失败次数和延时等)。 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改,利用强有力的 加密机制,称为消息摘要函数,能识别微小的变化。
2、可信计算机安全评估准则(TCSEC) TCSEC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7个级别
D类安全等级:包括D1一个级别 C类安全等级:划分为C1和C2两类 B类安全等级:分为B1、B2、B3三类 A类安全等级:只包含A1一个级别
D1、C1、C2、B1、B2、B3、A1 安全级别低 高
3、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传统的网络安全系统一般采用防火墙作为安全的第一道防 线。但是攻击者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高明,单纯的防火墙策 略已无法满足对安全高度敏感的部门的需要。与此,网络 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设备需要不断的升级、补漏,这使 得网络管理员的工作不断加重,稍有疏忽可能造成安全隐 患。在这种情况下,入侵检测系统成为了安全市场上新的 热点。它是一种主动保护自己免受攻击的网络安全技术, 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 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 构的完整性。
1、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
监测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检查系统配置的漏洞; 评估系统关键资源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已知的攻击行为; 统计分析异常行为; 操作系统日常管理,并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活动。
2、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实际使用时,也可将二者结合使
1999年2月9日,成立了“中国国家信息安全评测认证中 心” 2001年1月1日,执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 分准则》 本准则规定了5个安全等级:
第一级:对应于TCSEC的C1级 第二级:对应于TCSEC的C2级 第三级:对应于TCSEC的B1级 第四级:对应于TCSEC的B2级 第五级:对应于TCSEC的B3级
CDCD:910A:2222:5498:8475:1111:3900:2020 1030:0:0:0:C9B4:FF12:48AA:1A2B 2000:0:0:0:0:0:0:1
某些IPv6地址中可能包含一长串的0 (就像上面的第二和 第三个例子一样)。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标准中允许用 “空隙”来表示这一长串的0。换句话说,地址 2000:0:0:0:0:0:0:1 可以被表示为: 2000::1 两个冒号表示该地址可以扩展到一个完整的1 2 8位地址。 在这种方法中,只有当1 6位组全部为0时才会被两个冒 号取代,且两个冒号在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
1、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准则综述
1983年,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NCSC)公布了可信计算机 系统评估准则(TCSEC,俗称桔皮书) 90年代西欧四国(英、法、德、荷)联合提出了信息技术安全评 估标准(ITSEC,又称欧洲白皮书) 1993年,加拿大发布了“加拿大可信计算机产品评估准则” (CTCPEC) 1993年同期,美国发布了“信息技术安全评估联邦准则”(FC) 1996年,6国7方提出了“信息技术安全评价通用准则”(CC) 1995年5月,ISO/IEC通过了将CC作为国际标准ISO/IEC 15408 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的最后文本
状态检测防火墙(动态包过滤防火墙)
这种类型的防火墙采用动态设置包过滤规则的方法,避免了静态包过 滤所具有的问题。这种技术后来发展成为所谓包状态监测(Stateful Inspection)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防火墙对通过其建立的每一个连 接都进行跟踪,并且根据需要可动态地在过滤规则中增加或删减。
四、入侵检测系统(IDS)
一、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 :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且能判断 出数据是否被篡改。 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是可访问数据。 可控性:可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 手段。
1.1 地址表达方式 IPv4地址一般以4部分间点分的方法来表示,即4个数字用点分隔。 例如, 下面是一些合法的IPv4地址,都用十进制整数表示: 10.5.3.1 。 IPv6地址长度4倍于IPv4地址,表达起来的复杂程度也是IPv4地址 的4倍。IPv6地址的基本表达方式是X:X:X:X:X:X:X:X,其中X是一个 4位十六进制整数( 16位)。每一个数字包含4位,每个整数包含4个数 字,每个地址包括8个整数,共计1 2 8位( 4×4×8 = 128 )。例如, 下面是一些合法的IPv6地址:
五、漏洞扫描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网络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系统 设置的不断更改,Hacker的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系统的 安全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定期对网络 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及时发现并查找漏洞并进行修改。 漏洞扫描系统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 的程序。通过使用漏洞扫描系统,系统管理员能够发现所 维护的WEB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提供的服务、 WEB服务软件版本和这些服务及软件呈现在因特网上的 安全漏洞。漏洞扫描技术是检测远程或本地系统安全脆弱 性的一种安全技术。
① ② ③ ④ ⑤ 系统中心的统一管理。 远程安装升级。 一般客户端的防毒。 防病毒过滤网关。 硬件防病毒网关。特点:高稳定性;操作简单、管理 方便;接入方式简单易行;免维护;容错与集群。
新一代网络技术
一、IPv6 为了消除IPv4面临的危机,IETF于1992年开始开发 IPv6。IPv6继承了IPv4的优点,并根据IPv4十几年来的 运用经验进行了大幅修改和功能扩充,其处理性能更加 强大、高效。 1、地址 IPv4与IPv6地址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在于长度: IPv4地 址长度为3 2位,而IPv6地址长度为1 2 8位。IPv4地址可 以被分为2至3个不同部分(网络标识符、节点标识符,有 时还有子网标识符),IPv6地址中拥有更大的地址空间, 可以支持更多的字段。
三、 防火墙
1、防火墙的定义 简单的说,防火墙是位于两个信任程度不同的网络之 间的软件或硬件设备的组合 防火墙对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通过强制实 施统一的安全策略,防止对重要信息资源的非法存取和访 问,以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目的。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