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受力分析专题 .ppt

经典受力分析专题 .ppt


f
θ
F cos N
x 由y方向合外力为零,有:
N F sin mg
G
解得: F
mg
cos sin
例题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粗糙 斜面下匀速下滑,求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3、分别求出x 轴和y 轴上各力的合力:
Fx F1x F 2xF3x
F
2
Fy F1y F 2 yF3y
4、求出FX 和 Fy 的合力, 即为多个力的合力
y F1 x
大小: 方向:
F Fx 2 Fy 2
tan
Fy Fx
F
3
Fy
F
θ
Fx
注意:若F=0,则可推出得Fx=0,Fy=0,这是
07:28
课堂检测
f N
G
07:28
例3: 在竖直双线悬吊着的斜木梁M上,放着 物体m,分析斜梁受哪几个力的作用?
F3
F2 Ff F1 GM
07:28
细几还心个有全弹力面力么?
T2 T1
f
N
G
07:28
挑战难点
N4 N1
N2
07:28
f
GA
f?
N3
GB
例4: 质量相同的两块砖A、B被两木板夹住, 试分析 A、B的受力情况。
07:28
例题
接触面粗糙
静止 f静
F
N
F
F
G
匀速下滑
f动
v
F
N
匀速下滑
07:28
静止
G 比较
倾斜面
07:28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N
f动 G
07:28
粗糙
例题
比较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 2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N f静
N f动
G
G
07:28
分析光滑球的受力
N
T
G
比较
T G
07:28
07:28
07:28
三、力的相互性:某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了力的同时, 也必然受到其它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不存在只施力而 不受力的物体,也不存在只受力而不施力的物体。在分 析几个相互联系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可从力的相互性 考虑。 四、力和运动的一致性: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是由 受力情况决定的, 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总是一致的.比如: 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为零 等等。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 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 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整体法与隔 离法交叉使用.
07:28
1)不要找该物体施加给其它物体的力。 A
研究对象是A,只分析其他 物体对A的作用力。
2)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
6、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系统以外的 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都认为是系统受 到的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内力) 不需要画出来。
7、受力分析时,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质点 (除轻杆)来处理,所有力都画在同一点上。
07:28
四、题型:分类
静止
水平面 竖直面
倾斜面
被悬挂
运动
07:28
被夹持 传送带
水平面
A.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 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多力的有效 措施。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B.分析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状态, 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力和运动的一致性)
07:28
F
A
A
F
B
G
5.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
07:28
知识框架
受力分析
何为“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就是把物体所受 外力的详细情况,全面、细致 地分析清楚!并用力的示意图 方法规范地表示出来!
郑重告诫:
受力分析的技能,是解决 全部力学问题的核心技能与技 巧。是每一个学习物理的同学 都必须充分地掌握的!凡是在 力学的学习过程中的感到比较 困难的同学,大多数都缘于其 较差的受力分析水平和不良的 受力分析习惯!!!
Fy F1y F 2 yF3y 0
5、根据方程求解。
例4 木箱重5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大小为200 N与水平方向成
30°向上的力拉木箱,木箱沿地平面匀速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所 受的压力。
FN
F
F2
F
30°
Ff
F1
G
解:画出物体受力图,如图所示。 把力F 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F 和沿竖直方向的分力F 。
3.要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 一重 二弹 三摩擦 四其他
A. 重力一定有: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B. 弹力看四周:看研究对象与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 个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
C.摩擦力看接触面:注意有弹力的接触面如果是不光滑的,并 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则画出摩擦力.
4.画完受力图后再做一番检查.
例2 如图,两物块在水 平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 线运动,两物块保持相 对静止,分别画出两物受 力分析图。
07:28
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概念 选用原则
注意问题
07:28
整体法
隔离法
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
体来分析的方法
体分隔开的方法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
07:28
小试牛刀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N
思考: 光滑? 粗糙?
G
07:28
N 比较
光滑 G N
f动
粗糙 G
07:28
例题
处于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 (接触面粗糙)
F
N
f静
F
G
07:28
巩固
N v
f动 F
变式
N v
f动 F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 右匀速运动
07:28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 运动
竖直面
1
2
由于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处于平衡状 态,所以
F1 F f 0 FN F2 G 0 F f F1 F cos 30
200 0.866 N 173.2 N
FN G F2 G F sin 30
FN
F2
F
Ff
F1
G
( 500 200 0.5 ) N 400 N
例题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它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在与水平面成θ 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求拉力F的 大小。
统整体的作用力
的相互作用力
分析整体周围其他物体 对整体的作用。而不画 整体内部物体间的相互 作用。
分析它受到周围其他 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隔离法与整体法
1、整体法:
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 在许多问题中可以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 求解系统的内力。 2、隔离法:
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 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F
解题步骤
θ
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2、建立直角坐标系
3、正交分解各力
4、别写出x、y方向的方程
5、根据方程求解
例题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它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在与水平面成θ 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求拉力F的 大小。
y
∵物体匀速运动,合外力为零
N
F
由x方向合外力为零,有:
若三块砖呢?
07:28
课堂小结
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程序: 1、明确研究对象(隔离法.整体法)。 2、受力分析的顺序: (1)先分析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明对象 选方法 分析力 再验证
(2)接着分析弹力(用假设法判断)
(3)再分析摩擦力(用假设法判断)
(4)最后分析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 3、注意:①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它物体的受力混淆 ②在分析各力的过程中,要找到它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 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样可以防止漏力和添力
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A
B
研究对象为C。
C
07:28
F C
FB G
07:28
2、隔离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并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力的作用。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A。
A
B
FA
C
A
GA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B。
FB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C。 FC
07:28
B
FA ′ GB
C
FB ′ GC
07:28
例题一: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4个力的作用.
B.P受到2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F
C.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V P
Q
D.以上说法均不对.
分析:
F1
F2
P
F3
Q
F
F
A
A.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F1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1
C.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则弹簧 秤的示数为2F1.
D.若用恒力2F向左拉动长木板.则长木板受到的滑动 07摩:28擦力等于F1.
※三、注意事项:
1、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没有 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是防止“多 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