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姓名:肖美玲学号:20131010208班级:2013级汉本3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国家曾建设性地提出建设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在国家的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工作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开展,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我们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
当国人在沐浴着
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
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
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
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对农民重视就是对国家重视,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自党的十七大
召开以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
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我的实践地点在我老家,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双龙镇书台村。
由于退耕还
林政策和促使当地人们收入增加,农村大片的土地都种上了柑橘树。
国家每年
还会给予农民种地补助。
由于劳动力多了,近几年来出外打工致富的人也多了,
这一现象使得每家每户的经济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每当春节过后,成群结队
的打工者络绎不绝,如今百分之八十的青年都奔走在城乡之间,不少年轻人已
经融入了城市人的行列。
除此之外,生孩子的观念也变了,少生优生、晚婚晚
育、生男生女一个样等思想逐渐印入了人们的心中。
生活的质量也提高了,现
在好多楼房纷纷建起,房子更加宽敞,更加舒适了,高档的家用电器已不在新
鲜。
我们村从天线到有线光纤再到数字电视,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不少人家
也安装了宽带,这样也大大丰富了农村人民的文化生活。
我小时候读的小学现
在也变了样了,教学楼很漂亮,我们那时上课的小屋早已不见了,一到寒暑假,
现在的孩子也不像我们那时,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
子可以多学一点,因此,也是格外的支持。
传统的观念已经改变,再也不会认
为上学是没有的,这是一个思想的转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台解决了以前农民的“看病难”问题,作为新
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集资金为每人每年30
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
近几年,村卫生室的建立,药物品种增多,实行药物“零差价”政策,更是解决了农村“缺药少药”以及“药物贵”的问题。
也因为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不少老人不再因为省钱而不去看病了,老人的身体状况也预见明朗。
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农民生活得更好;农业税的免除,“农业补贴”政策更是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取得大丰收。
另外,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措施中有一项为:为年龄低于16周岁的独生子女家庭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拥有此光荣的家庭每年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补贴,当他们的父母年满60岁时,更是享有国家的保障,这一政策虽然在当前的惠民不明显,但从村民积极响应政策的实行的情况来看,村民养老有了保障。
也开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该村积极响应,大力宣传保险的相关内容以及利民政策,鼓励村民参加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按年龄的的大小来交相应的保险费,就可以在此后的每个月获得一定的小额补贴,一直到其死亡,若死亡后缴纳的费用还未返还完,则全数退还与余下的费用。
另外,70、80、100岁的老人,可获得每月20、50、100元不等的额外高龄补助。
该政策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拥护,到年底时,全村老人基本都参加保险。
农村教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该区在全市率先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费和杂费。
在国家规范收费情况下,乱收费情况减少甚至没有,极大地减轻了农民义务教育负担。
自“两免一补”后,农民教育负担进一步减轻。
据悉,从08年上学期开始,农村义务教育不存在“两免生”,全体农村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和教材费,对寄宿费进行补助,仅收本子和教参费。
加强了乡村公路网建设。
农村公路发展了,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就改善了,能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
加强自新农村建设以来,民主制度得到了落实。
如,基层干部的选举实行全民选票制度,每个公民都有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当家人的权力,“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更加得到体现。
近几年,我们这些大学生去当村官,更多的是国家考虑农村知识分子少,这样做不仅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农村,带领农村走向新的发展,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响应国家的号召,而且还能锻炼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农村发展的不易,从而激发自身关注社会民生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知力。
民主制度的发展为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完备的政治保障。
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文化生活比较落后,百姓娱乐场所还较少,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较少,普法教育还有待普及,公共卫生设施还有待改善,农
村年轻人出外打工的多了,使流守儿童和老人极具增加,这些还有待我们去想法解决。
青少年大多外出务工,村中剩下的多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建设新农村缺少主力军;绝大多数农民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农民思想较保守,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新农村的要求差距甚远;村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农作物种植和副业养殖过程中,仍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集约效应等等。
总之,新农村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问题也存在不少。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所必须实践的一步。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我们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
进行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积累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从而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