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 : 请 号予 授 不 将 分 处 上 以 及 过 记 到 受 弊 作 因 和 学 名 除 签 开 生 被 学将 者 试 考 人 他 代 或 考 代 人 他 道 学知 还 , 性 重 严 的 弊 作 、 纪 违 。
试 果 级考 后 班道 切 知 一 , 的 律 起 纪 引 场 此 考 由 守 担 遵 承 格 愿 严 , 将 书 我 证 : 及 业诺 位 专承 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试卷试卷编号: 卷课程名称: 城市交通规划 考试类型:开卷(只限教材)考试日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累分人 题分 15 20 10 20 20 15 签名 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题(共 8 小题,每空 0.5 分,共 15 分)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 城市运输系统 、 城市道路系统 和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组成的。
2、城市交通规划的过程分为 总体设计 、 交通调查 、 交通需求预测 、 方案制订 、 方案评价 和 系统分析 等方面。
3、城市客运枢纽服务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 衔接转换 、 公共换乘 、 主城外围区域 与主城 之间交通转换。
4、目前常用的城市道路系统网络布局结构有: 方格形道路网 、 环形放射式道路 、 自由式道路系统 和 混合式道路网 。
5、城市道路按骨架分类,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
6、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特点具有: 综合性 、 预见性、 政策性 、 宏观性 、 弹性 。
7、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 时间只差。
8、城市公共交通可分为 一般公共汽车 、 轨道交通 和 出租汽车 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B )。
A 、2 年B 、5 年C 、10 年D 、20 年2、下列那种现象产生的需求不属于交通的范畴( B )。
A 、业务B 、泥石流C 、工作D 、旅行3、下面哪一个不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 D )。
A 、出行者特性B 、出行特性C 、交通设施特性D 、交通调查特性4、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
A 、交通线路拥堵B 、交通工具发展滞后C 、交通设施比较陈旧D 、城市交通空间不够5、城市道路多为高级路面,根据路面自然排水的要求,希望纵坡控制在( A )以上。
A 、0.2%~0.3%B 、0.4%C 、0.5%D 、2.5%6、城市铁路客运站的位置在大城市必须深入城市,宜布置在( C )位置。
A 、距城市边缘 2~3 公里处B 、城市边缘C 、城市中心边缘D 、城市中心内7、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 B )。
A 、用户最优分配方法B 、全有全无分配方法24 C 、系统最优分配方法D 、增量加载分配方法8、城市设计的含义可以概括为( A )。
A 、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C 、对区域规划的实施设计B 、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设计D 、对详细规划的具体设计9、下面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指标中数量指标的是( B )。
A 、客运量B 、运用车辆数C 、客运密度D 、运营里程10、对于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D )。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B 、网络可靠性较低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三、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城市交通规划答:所谓城市交通规划,是指为城市居民的交通行为提供合适的交通设施,改善以至优化城市交通条件,并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是指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 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2、城市道路网密度答:是指城市建成区域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
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3、视距三角形答:由交叉口内最不利的冲突点,即最靠右侧直行机动车与右侧横向道路上最靠中心线驶入的机动车在交叉口相遇的冲突点起,向后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角形成为视距三角形。
4、居民 OD 调查答:一般是指对现状各交通分区之间的居民出行次数所进行的调查。
5、交通需求预测答: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系统的过去和现状预测未来,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资料和逻辑判断,寻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演变趋势的过程。
四、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城市道路分为哪几个层级,其主要功能是什么?答:1、快速道路:供穿越城市的通过性交通以及供都会区内通过性交通使用的道路; 、主要道路:供交通 繁忙地区与外围重要市乡镇间联络的道路,并兼供穿越城市交通使用,或者联络城市各分区间的干线道路; 3、次要道路:提供与临近小区或者村庄聚落间的联络道路,具有联络主要道路与服务道路的功能;、服务 道路:提供各小区或者邻里单元到次要道路之间的信道,包括集散道路和巷道。
2、简述城市道路网的基本类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
答:1)方格网式(棋盘式) 最常见的路网类型,适用于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
优点:街坊形状整齐,利于建筑布置;交通分散、灵活;缺点:对角线交通不便。
2)环形放射式多适用用于大城市。
优点:城市内外交通联系便捷。
缺点:易于引起市中心区交通过于拥挤;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容易促使城市呈同心圆式发展。
( ( ( 3)自由式适用于地形起伏大的城市。
优点:结合地形,可以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缺点:路线非直线系数大,基础设施投资高。
4)混合式综合了其他各类形式的优点,现为大多数城市所用。
灵活多变,经济实用。
3、试简要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运行过程的因素。
答:列车的运行是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环境与作用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
在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下列因素:(1)线路条件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它涉及到坡道、曲线、桥梁、隧道、道口等土木方面的问题,也有轨道电路、分相绝缘器等电气方面的问题。
2)列车条件 列车是系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但列车的内容本身又是多变的因素之一。
它涉及到机车类型(影响到牵引及制动能力)、车辆类型及数量(影响列车质量、长度及制动性能)等。
(3)信号条件当存在多列车时, 信号影响着列车的运行,列车运行特性又是确定信号机位置的重要方面。
4)供电系数 包括牵引供电方式、供变电所的位置及主要参数,重点针对电力牵引环境。
5)计算原则 列车运行有许多计算前提条件,如注 重运输成本的经济性节能操作,注重效率的节时操纵,以及其他因素等。
4、简述出行终点(端点)方式选择模型和出行换乘方式选择模型的区别是什么?答:出行终点方式选择模型在研究总量后即探讨分担率的方法(在出行发生与吸引路段进行方式划分),其特点:(1)较多考虑个体的特征,并在出行生成之后立即应用方式选择模型。
(2)只能考虑以收入、居住密度和汽车拥有量等为特征的方式选择。
(3)适合短期规划且极少出现交通拥挤的网络。
出行换乘方式选择模型在重力和其它分布模型之后再应用方式选择模型的方法(在出行分布后进行方式划分)优点:便于考虑出行特征和可用运输方式的特征;缺点:难以考虑出行者的特征,因为它们已被集计到出行矩阵中。
五、计算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某大城市远期规划常住人口 200 万人,推测人均出行次数可达 2.7 次,乘车率为 60%,步行率为 40%,在乘车次数中,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占 5%,个体交通站 50%。
该市远期规划流动人口为 50 万人,其出行次数和乘车高于常住人口,据调查人均日出行次数为 3.5 次,乘车率为 80%,其中乘公共交通的占 80%。
如 果车辆配置为 100000 万人次/年的客运周转量,问是否能够满足远期规划人口的需求? 解:常住人口全年客运出行人次为:200 万人×2.7 次×60%×50%×365 天=59130 万人次 流动人口全年客运出行人次为:50 万人×3.5 次×80%×80%×365 天=40880 万人次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全年乘公共交通出行次数合计为: 59130 万人次+40880 万人次=100010 万人次故 100000 万人次/年不能满足远期规划人口的需求。
2、已知某居住小区规划用地面积为 50 公顷,规划建设高层、小高层、多层住宅和配套设施等,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为 49 万 m 2,公共建筑 4.2 万 m 2。
计划各类建筑及其控制指标如下表所示。
求平均层数、住宅用地控制面积、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面积毛密度和容积率。
建筑类型总建筑面积(m2)住宅建筑净密度控制指标(%)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控制指标(万m2/ha)6层住宅9层小高层住宅20层高层住宅公共建筑12000027000010000042000252016301.601.903.30解:1、基底面积6层:120000/6=20000m29层:270000/9=30000m220层:100000/20=5000m2基底总面积=20000+30000+5000=55000㎡2、平均层数:490000/55000=8.9层3、住宅用地面积6层:20000/0.25=80000m29层:30000/0.20=150000m220层:5000/0.16=31250m2住宅用地总面积=80000+150000+31250=261250㎡4、住宅用地指标:261250/490000=0.5335、住宅面积净密度6层:12/8=1.5(万㎡/ha)9层:27/15=1.8(万㎡/ha)20层:10/3.125=3.2(万㎡/ha)6、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49/50=0.98(万㎡/ha)7、容积率=(49+4.2)/50=1.064六、论述题(共1题,计15分)请简述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以及与城市道路交通相比的优势。
答: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种类主要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AGT自动导向系统、独轨铁路、磁浮铁路、机场联络铁路、轻快电车等。
与城市道路交通相比,其优势主要有:(1)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了高密度的运转方式,列车发车间隔时间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车辆数多,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单向高峰小时运输能力:轻轨铁路为1万到4万人,地铁为4万到6万人,市郊铁路可达6万到8万人。
(2)有较高的准时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由于在专用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扰,既不会产生拥堵现象,也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按图行车,具有可靠的准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