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异常症状表格资料

心理异常症状表格资料

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
2、(次之)幻视: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原始性幻视,也可与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
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烧患者。
3、幻嗅:嗅到异味感
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
4、幻味:在食物和水中,常尝到特殊的怪味道
精神分裂症、
5、幻触:感到皮肤和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
精神分裂、抑郁状态、神经症、脑外伤综合征




错觉
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带有固定倾向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病理性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常带有恐怖性质。
幻觉
特点
无对象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并且对此坚信不疑。
根据感觉器官不同分类
1、(最常见)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幻听,言语性幻听又可分为:命令性、评论性、争论性幻听。
抑郁状态或心境抑郁发作
3、思维贫乏
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匮乏,对一般性的询问无明确性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的非常简单。回答时语速并不减慢(和思维迟缓的鉴别要点)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讲话,患者对此症状漠然处之,并不以为是精神障碍的表现。
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交谈中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的感觉“答非所问”,交谈困难。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
7、思维中断
患者无意识障碍,有无明显的外界干扰,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常表现为明显不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这种停顿不受患者意愿控制“心里明白,脑子里一片空白”有明显不自主感
精神分裂症、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思考过程中,突然出现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患者对此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的支配(插入)。在思考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掠夺走了(被夺)
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状态,偏执状态
2、记忆减退
临床多见,表现为远近记忆力的减退,脑气质损害患者最早出现的是近记忆力的减退,严重后远记忆力也减退。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遗忘
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称遗忘。
顺行性遗忘指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
逆行性遗忘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其长度是指由受伤一刻开始,直至受伤前最后一件能清晰回忆的事情为止。对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
1、情绪高涨
患者经常面带笑容,自诉心里高兴,自我感觉良好,因而精力充沛,内心充满幸福感,睡眠减少,爱管闲事,同时自我评价过高有的认为自己能力强,花钱大方,有的自负自信,有的情绪易波动,动作有感染力,经常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如思维奔逸,情绪高涨,动作增多同时存在,构成躁狂状态,见于心境障碍躁狂
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分类
1、关系妄想: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
精神分裂症
2、被害妄想:坚信有人对他进行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中放毒,受其支配可拒食、控告、逃跑或伤人、自伤。
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
3、特殊意义妄想: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特殊含义,
4、物理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思维、意志、情绪等受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称为影响妄想,如认为外力是激光、红外线等则为物理影响妄想。
自知障碍
自知力:患者对其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及其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
神经症患者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称为有自知力。
精神障碍患者随病情的发展,丧失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障碍,甚至拒绝治疗,称为无自知力。经治疗自知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是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
酒精慢性中毒性障碍以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智能障碍
智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力、判断力、一般知识的保持和计算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
1、精神发育迟滞
先天或围生期或生长发育成熟以前,有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以致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
精神分裂症早期
5、破裂性思维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在言谈和书信中,语法正确,但主题、语句之间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严重的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连言语都支离破碎,毫无主题,称“语词杂绊”。
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有重要参考价值
6、思维不连贯
语词杂绊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和破裂性思维的区别要点在于意识障碍。
精神分裂症
5、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自罪妄想:又叫罪恶妄想,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应受惩罚,以致拒食或要求劳动改造以赎罪。
情绪型精神障碍抑郁发作,分裂
7、疑病妄想:毫无根据认为自己患病到处求医,医学验证也不能纠正其错误观念。严重的认为自己内脏烂了、只剩躯壳。
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






1、思维奔逸
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患者表现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自诉“脑子转得快”严重时夹杂音联和意联内容也随境转移。
躁狂状态或心境障碍躁狂发作
2、思维迟缓
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患者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沉,反应迟缓。自诉“脑子不灵了,迟钝”患者虽努力仍完不成一篇文章或发言稿,效率低下,患者苦恼。
遗传、感染、中毒、头外伤、内分泌异常、缺氧
2、痴呆
一种综合征(征候群)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主要表现为分析综合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
脑器质性
假性痴呆:大脑结构组织无器质性损害,由心理应激(精神创伤)引起,预后较好
心理异常症状
患者表现
见于症状





((一)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映。
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感觉减退
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
抑郁症、木僵状态、意识障碍患者
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
1、功能性幻觉: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如听收音机听到有人骂他,关闭则无。
精神分裂症、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2、思维鸣响:又叫思维回想,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
精神分裂症、
3、心因性幻觉: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其内容与精神刺激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
其他内容分类: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
按妄想的起源及与其他症状关系分类
1、原发性妄想: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以突发性妄想(产生突然,找不到任何心理学的解释)最为常见。还有妄想知觉(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以妄想性意义)和妄想心境(对所熟悉的环境突然感到气氛不对,使得患者有某种不祥的预感,但说不明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得不到治疗会发展成被害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癫痫
6、内脏性幻觉: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
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发作
按体验来源分
1、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清晰、生动,与客观事物一样,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假性幻觉:不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模糊,不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不用耳朵、脑子能听声音。
心理因素引起的遗忘叫心因性遗忘症,指对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不愉快的事有关。
癔症
4、错构
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情,在时间、地点、情节上出现错误的记忆,并坚信不疑。
脑器质性疾病
5、虚构
在回忆中,把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以这样一段虚构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那一段的经历。由于有虚构症状的患者有严重的记忆障碍,因而记不住曾经说过的虚构内容,所以虚构的内容常变化,并易受暗示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0、病理性赘述
与人交谈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的回答问题,而是价值不必要的细节,患者并不觉得自己啰嗦,反而认为必不可少,不听劝说,坚持说完,最终讲出谈话的主题和中心。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能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语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混淆具体的形象的概念和抽象概念之间的界限。正常人对约定俗成的象征义是可以的。
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分裂
8、嫉妒妄想:坚信配偶不忠跟踪监视,想方设法寻找证据。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分裂
9、钟情妄想:是一种被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被严词拒绝也认为是在考验自己。
精神分裂症
10、内心被揭露感:又叫被洞悉感,认为其内心想法或隐私,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别人就知道了,不清楚别人怎么知道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坚信以上想法,但说不出依据;二是患者在其他症状的基础上,作出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