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处理
症状表现
抑郁相:
情绪低落、情感淡漠 活动减少、精力下降 比平时思维速度明显减慢 话少 对生活失去兴趣 性欲下降 悲观、绝望、无助 负罪感、无价值 自杀观念 食欲下降、睡眠改变
症状表现
混合状态:兼有抑郁和躁狂(或轻躁狂)症状
最典型的例子包括:在躁狂症的高峰期暂时转为哭泣,或在 抑郁阶段发生思维赛跑现象. 双相障碍患者中至少有1/3的人,其全部病情发作,或发作中 一部分时间,呈现这种混合状态。又称焦虑性躁狂 (dysphoric mania),亦即以抑郁症状为主导的躁狂症. 女性和有抑郁气质的人常易罹患焦虑躁狂.滥用酒精或镇静 催眠药物可引起或加剧这种混合状态
7. 入睡困难、梦多易醒、早醒,或睡眠过 多 8. 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10. 性欲明显减退
预防抑郁
培养良好的人格 早发现,早治疗
交一批好朋友
预防抑郁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保持乐观的心态
有一份好奇心
(二)认识双相障碍
对许多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都发现了双相 特性,抑郁症患者中有1/5的人还有明显的轻 躁狂或躁狂表现。
(三)认识躁狂
躁狂症 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为基本临床 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疾 病。通常有反复发作倾向,缓解期精神状态基 本正常,愈后一般较好。病因仍未明,但大量 资料提示,躁狂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无足够 的证据说明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心理社 会因素起触发媒介的作用。本病多见于成人, 但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一)抑郁症 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心情低落,生活的天空中终日没有阳光 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 自我评价低、绝望 身心都感受到痛苦 最危险的结局:自杀
抑郁障碍
人人都要面对的话题
影响的人群很大
• 全球患病率5-10%
• 中国至少有2600万抑郁症
• 抑郁患者的自杀率达到10-15%
• 我国每年自杀人口25万,是成年人意外死亡 的头号原因,其中40%死于抑郁症 • 女性:男性=2:1
抑郁有哪些表现?
以心境低落为主,同时要有以下症状中的四项
1.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 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可 达妄想程度 5.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抑郁的症状
6.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神经衰弱诊断标准应具备五个特点。 1、 神经衰弱患者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 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 减退,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 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 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2 、表现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两项。 (1)易兴奋又易疲劳。 (2)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担心和紧 张不安。 (3)因情绪紧张引起紧张性头痛或肌肉疼痛。 (4)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 3 、上述情况对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造成不良影响。 4、 病程在3个月以上。 5 、排除了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
做一个健康的自我
积极的自我接纳 坚强的意志品质 豁达的处事情怀 感恩的心理动力 适度的情绪控制
检阅自我健康标准
说话快:条理清楚 吃饭快:胃口好 走路快:有力量
睡觉快:质量好
行动快:不拖拉
恢复快:不容易打倒
清理快:无淤积
带着我们的快乐和希望,走进 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朋友!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 诉说衷肠。” —人际交往的困惑 昨天,我们带着成为人才的理想,走进了大学的天堂; 今天,我们带着未来的迷茫,在理想和现实游荡 —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我不是没有爱的愿望,只是觉得没有爱的力量;我不 是不想爱的浪漫,只是不敢承受挫折的忧伤。 —爱情的呐喊 毕业了即为失业,我拿着苦读而来的文凭,等着伯乐 的光临。 —择业的苦恼
抑郁的基本症状
“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三无”:无用、无助、无望
“三自”:自责、自罪、自杀
抑郁普遍存在,圣诞老人也不例外
怎么知道我得了抑郁症?
并不是情绪(心境)低落就是得了抑郁症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群症状
严重程度: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心境低落
持续时间:至少二周
患者的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具体表现为坐卧不宁,缺 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注意力无法集中,容 易疲劳,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恐惧 预感,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 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 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 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 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等。有 些患者为上述躯体不适感而焦虑不安。由于过分紧张或担 心,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了理智时应有 的思维和决策,而且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会重复出现。
理想的药物治疗
无镇静催眠作用 不影响日常生活 安全、治疗指数高 使用方便、无副作用
不成瘾和依赖
(四)疑 病 症
其特征表现为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对健康估计之坏和关心之过分与身体的实 际情况很不相称,处于对疾病或失调的持 续的强烈的恐惧之中。但通过各种检查均 不足以肯定其有任何气质性疾病的证据, 也未发生这些主观症状的躯体原因。
临床表现: 1.心境高涨; 2.思维奔逸、意念飘忽; 3.夸大观念、自我评价过高; 4.活动增多、言语增多; 5.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心率加快; 6.可有双相躁郁症状交替出现。
二、神经症
神经症的基本特征:
(1)没有脑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也没有足以造 成脑功能障碍的躯体疾病。
肌肉紧张与放松训练
(三)强 迫 症
强迫症
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 为临床特点的一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 反强迫同时存在,患者体验到焦虑和痛苦。 强迫症分类 (1)强迫思想 包括强迫观念、强迫狐疑、强迫表现、强迫性对 立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2)心理冲突,精神痛苦。
(3)自知力良好。 (4)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基本 没有缺损。 (5)症状的持续性。
(一)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症状:
1、精神易兴奋和精神易疲劳两者相结合的 各种症状。 2、情绪症状(易激惹、烦恼、易紧张激动) 3、心理生理症状(睡眠障碍、紧张性头痛)
事实上,有一半的双相障碍的患者初诊被 误诊为抑郁症;多数病人在抑郁表现起病 后5年内由单相变成双相障碍,有些患者发 病10余年才能得到确诊。
双相障碍心情图表
症状表现
躁狂相: 情感高涨、易激惹、暴躁。 活动增加、精力旺盛 比平常思维速度明显加快 话多 很有雄心壮志 性欲旺盛 睡眠减少、睡眠需要也减少
诊断标准: 1、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过分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2、伴有焦虑、抑郁症状; 3、工作、学习和家务能力下降; 4、病程在6个月以上; 5、排除精神分裂症、内源性抑郁症及所 怀疑的躯体疾病。
(五)恐
怖
症
概念:暴露于某一情境或客体所致的严重 焦虑,常有回避行为
害怕动物,黑暗、或陌生人 害怕场合和情境如雷声、暴雨、高空、飞 行或幽闭恐怖
不怕、不理、不对抗
形成和建立合理思维
认知纠正的五个自我提问程序:
我所持有的思维是正确的吗?
1.
2.
放弃思维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后果是什么? 即使出现最糟糕的后果,如何应对? 看待这个情境最合理的方式是什么?
3.
4.
5.
药物治疗
目的:
改善症状 促进社会功能恢复正常,提高生活质量 防止复发
(二) 焦 虑 症
人人都有焦虑体验:突然失火、做了错事,考 试前的一天晚上,第一次公开演讲前
焦虑:人类面对危机时的自然情绪反应,它使 人们提高警觉、采取行动、避开危险、处理困 难,它警觉性, 心智增强(急中生智),积极应对,摆脱困难 等。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 患有焦虑症的人,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 对象、游移不定、范围广泛的紧张不安;经常提心 吊胆,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患者过分关心周围事 物,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使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 下降。
我们怎么知道身边的朋友 在经历心灵的困苦?
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抑郁症
情感障碍
双向障碍 躁狂症
神经衰弱
神经症性障碍
焦虑症 强迫症 疑病症 恐怖症
一、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 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 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 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躁狂发作、双向 人格障碍、抑郁发作。
对于双相障碍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就可以停止治疗 事实:双相障碍常常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 疗,并不能因为感觉好些就停止治疗
误区:双相障碍都是因为有触发因素 事实:双相障碍常常有诱因,但有时是病 程的自然发展,不需要任何诱因
如何帮助您身边的双相障碍患者
您能这样做: 1、学习双相障碍的知识 2、学习认识躁狂及抑郁相的征兆 3、鼓励他坚持治疗 4、和他一起做事,提醒他看医生的时间以及 帮助 他记录下他服药的时间、剂量等 5、帮助他认识到酒精或毒品会导致病情更加 严重 6、有时他会排斥你,记住这可能是病情的一 部分,特别是转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