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理答

智慧理答

智慧理答
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

它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评价他们学习的程度,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

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

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在一书中这样阐述:“课堂理答在教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理答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能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将其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和可有可无的“装饰”,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我们常常惊羡于那些名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能以巧妙的话语加以点拨、引领,从而带领学生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可以说,他们的课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真正达到了人课合一的境界,这就是教师智慧理答的真实体现。

但平时课堂上教师的理答还非常不乐观,或缺少理答意识,或缺乏理答技巧,或缺乏理答机智,从而影响课堂实效。

我们先来看同几个课堂理答的细节:
1、《背影》一课,在学生概括完“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后,请学生找互相最能打动“我”的是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所作所为是因为内心充满了对儿子的爱。

师:那么,文中的儿子理解了父亲的爱了吗?生:理解了。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生:流泪了。

师: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常常七尺男儿怎么落泪了?一开始作者就理解父亲了吗?
生:理解了。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教师此时用了一个过渡语,由于过度是两方面的内容,学生不容易分清楚谁重谁轻,所以学生就偏离问题,有了下面的答案。

教师在此处应该让学生勾画流泪的具体语段,再看在流泪之前“我”是如何看待“父亲”送行过程的一些举动的,问题指向明晰,学生回答也就容易到位。

2、《跟陌生人说话》一课,教师由河南小孩迷路之后,因谨记家长说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告诫,谁问也不开口,最后报警才得以回家的新闻导入。

导入课文后,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谁在什么地方跟哪些陌生人说话?
生1:母亲是在火车上和陌生妇女、医学院的毕业生、两个小伙子说话。

教师的提问指向哪些人,学生肯定就得整合,实际上从后边来看,教师想要的是几次谈话的具体概括,那问题应该设成:谁,在什么地方,跟谁说话。

学生就会具体一些,或者出现这种情况,马上做
一下调整。

生2:第一次是在去四川的火车上,母亲跟陌生妇女、医学院的毕业生谈话。

第二次是去张家口的火车上,母亲跟两小伙子谈话。

第三次是在我家附近,母亲跟修鞋师傅谈话。

师:仅仅是去四川吗?
生:在去四川的火车上,母亲和陌生妇女谈话,返程时和医学院的毕业生谈话。

师: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几件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概括?什么时间?谁?做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性格?
这时的提醒已经太晚了,又提出一个新问题,上一个问题含混过去,下一个问题又出来,学生开始茫然了。

从以上几个理答细节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些问题:问题不明确不清晰;面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及时地给予正确评价,过多地看重自己的预设,而不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外三种:或是关注学生不够,或是解读文本不到位,或是缺乏理答技巧。

其实,理答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行为,它的形式有很多种,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甚至是不理不睬的;可以是一种提示,帮助学生再思考或将思维导回正确的方向;可以是探问,当学生由于知识本身欠缺、问题本身模糊或有一定难度等原因而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使用探问的理答方式来变换角度,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或化虚为实,让学生换一个路径接近问题的答案;
可以是转问,当有部分学生解答有困难时,通过把问题抛给其他的
学生来得到答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是再组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组织和概括;或者是回问,特别是在学生下意识的脱口
而出还未进行细致思考的时候,可采用回问的理答方式,既可引导
学生再进行思考,又能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理答,要遵循以下几点:
(一)理答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尊重学生出发。

目前,素质教育思想已深人人心,面向全体,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对提问的评价要有针
对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主动地发展。

(二)理答要以鼓励为主。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

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鼓励。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爱、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这是人之常情,因此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和赞美学生的闪光点上,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来,使他们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主动去追求真、善、美。

(三)理答要体现多样化。

教师正确、恰当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但长期使用一种方法,就会失去其作用。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多样化,恰如其分,不断推陈出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
生感到新奇,乐于接受,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理答是一种的教学艺术。

它对学生回答作出的判断、引导、激励是潜在的、暗含的,对教学的推动是积极有效的。

课堂上老师精彩有效的激励性理答对学生学习和心理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
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更是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意志和学习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学生的思维激荡,情感流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