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东区亦庄水厂工程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东区亦庄水厂工程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东区亦庄水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012年10月1总论1.1项目背景1991年以来,亦庄地区经历了开发区、卫星城、新城三个发展阶段,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成为北京市重点的经济增长点。

2004年年底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在北京市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亦庄被确定为北京市未来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城之一。

但是,随着亦庄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峻。

一方面由于亦庄地区人口数量增长,高新产业基地快速发展,需水量逐年增加,而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十二五”期间,站前区、路南西区和亦庄新城路南区以南地区等地区还将进行重点建设,需水量将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中心城市政管网向亦庄地区供水能力有限,许多地区限量开采地下水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环境质量下降。

水的供需矛盾如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亦庄地区,乃至整个大兴区的社会经济顺利发展和人民水平提高。

根据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来水将于2014年底入京,亦庄地区规划水源为南水北调来水。

亦庄水厂属于南水北调亦庄枢纽的一部分,亦庄枢纽及水厂是连接东干渠、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和南干渠的重要节点,是北京市供水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中心城主要水厂具备双水源,构建安全供水格局的重要条件。

同时,亦庄水厂的建设也是亦庄新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亦庄水厂工程的实施,将缓解北京东南部地区供水压力,大大提高北京市城市供水的安全性,保障供水量并改善供水水质,同时可置换出大量的地下水自备井用水,对涵养严重匮乏的地下水具有重大意义,可为首都社会经济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依据(略)1.2.2技术导则(略)1.2.3其他(1)《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东区亦庄水厂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研)》(2)《亦庄调节池枢纽(含水厂、泵站)选址、用地布局及进出厂输配水干线规划》(3)《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4)《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布局总体规划》1.3评价标准1.3.1环境质量标准(1)声环境①本工程用地红线界邻近黄亦路、三海子东路地段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限值②本工程用地界沿线其他地段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区”标准。

(2)大气环境项目区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的限值规定。

(3)地表水环境评价河段凉水河规划水体功能为“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水质规划为Ⅴ类。

项目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

(4)地下水环境项目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Ⅲ类标准。

1.3.2污染物排放标准(1)噪声①施工期执行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相应规定。

②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4类标准限值。

(2)废气①施工扬尘执行《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及《关于加强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环保监管的公告》(京环发[2006]127号)中的有关规定。

②本项目厨房设2个灶头,厨房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规定。

③本项目近期采用2台2.8MW的燃气锅炉供暖,中期安装2.8MW燃气热水锅炉3台及7MW燃气锅炉1台,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物排放标准》(DB11/139-2007)中的规定。

(3)废水本项目废水排放水质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限值”中的规定。

(4)固体废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中的有关规定。

(5)绿化执行《北京市绿化条例》相关规定。

1.4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4.1评价工作等级(1)生态环境本项目占地1.53km2,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

(2)声环境本项目用地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属于1类区,项目运行过程中噪声源主要是鼓风机、提升泵等各类设备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二级。

(3)大气环境本项目建成后,大气污染源主要为燃气锅炉房废气。

项目特征污染物为锅炉房燃料燃烧产生的NO2、SO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有关要求,经计算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4)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废水污染物类型相对简单,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本次地表水环境评价仅进行简单分析(5)地下水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南部冲积平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项目所在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属中级、含水层污染特征分级为中级、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属于不敏感、污水排放量小,水质简单,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级等级为三级。

1.4.2评价范围(1)生态环境项目用地范围及管线施工范围。

(2)声环境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用地红线外侧200m以内区域。

(3)大气环境以项目锅炉烟囱为中心,向东、南、西、北方延伸2.5km的区域。

(4)地表下环境以项目所在区域为中心,调查范围约为10km2,评价对象为目标含水层。

1.5评价因子本项目主要评价因子见表1。

1.6评价重点本次环境评价的重点是预测水厂的建设对改善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及对区域供水的贡献,论述水处理工艺方案、污泥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并分析厂址选择的合理性。

1.7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

2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东区亦庄水厂工程建设性质及建设规模:新建;亦庄水厂远景总规模150万m3/d,其中2020年设计规模为50万m3/d,分两期建设,其中引水工程、取水工程将按设计规模50万m3/d一次建成;净水及配水工程规模为25万m3/d;配水干线工程按150万m3/d设计。

项目总投资:358353.87万元建设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建办公室2.2工程选址亦庄水厂用地四至为:西至荣京西街(三海子东路),东至亦庄西十八号路,北至旧头路,南至黄奕路;亦庄水厂一、二期工程位于水厂总用地西部,为较规则的四边形场地,厂区的西侧紧邻南北向的荣京西街,东侧为亦庄西十八号路,南侧紧邻东西向的黄亦路,北侧紧邻亦庄调节池。

工程选址位置见图1。

2.3占地面积与平面布置 (1)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亦庄水厂总占地面积1534000m 2,其中一、二期占地面积162196m 2,建筑物占地面积71433 m 2,道路广场用地41566 m 2,绿化用地49197 m 2;一、图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二期总建筑面积74906m2,其中生产构筑物建筑面积68050 m2,生活及辅助生产建筑面积6856 m2。

(2)平面布置整个厂区分为生产管理区;辅助生产区;水处理生产区;水深度处理生产区。

生产管理区建筑物包括:综合管理楼、化验楼、值班宿舍、食堂、浴室等;辅助生产区建(构)筑物包括:机修车间、电修车间、生产用车车库、仓库、锅炉房、导试水厂、料棚等;水处理生产区建(构)筑物主要包括:集水池、提升泵房、进水井(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池)、澄清池、砂滤池、主臭氧接触池、炭吸附池、臭氧制备间、加氯、加药间、加酸间、冲洗水池、清水池、配水泵房等;水深度处理生产区建(构)筑物包括:污泥处理车间(含排泥池、提升泵房、浓缩池、储泥池、污泥脱水间)等。

厂区总平面布置的原则为结合场地地形并以工艺流程顺畅、生产与附属生产和生活功能分区为主,并考虑节约用地和方便管理等综合因素。

原水自厂区北侧调节池引入,经给水工艺净化后,配水干线自厂区东南侧出厂。

厂区大门设置在西南侧的生活区;西围墙北侧设置向西开设的生产运输门,靠近主要辅助生产构筑物,便于今后主要生产设备、液氧、药剂、污泥等运输。

为充分利用场地及便于运行管理将主要净化构筑分成四组。

第一组为格栅间、集水池、提升泵房;第二组为进水井、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井;第三组为机械加速澄清池、砂滤池、主臭氧、炭吸附池、膜池;第四组为清水池、吸水井、配水泵房。

其它生产构筑物加药间、加氯间、臭氧设备间和液氧储罐均以就近原则布置在相关生产构筑物旁边。

液氧储罐是压力容器,根据化学品管理的相关规定,按照安全距离要求将其布置在厂区北部。

厂区周边市政配套工程进行了详规工作,并入亦庄水厂的项目一同建设。

厂内雨、污水采用分流组织排水方式,排入周边规划市政雨、污水系统。

厂区溢流水亦通过市政雨水排入北侧凉水河内。

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4。

表4 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2.5人员编制及工作制度亦庄水厂定员75人。

考虑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等原因,部分后勤、食堂、安保、绿化等非必需人员编制采用社会聘任、承包方式解决。

2.6市政条件项目所在地电力、雨水、污水、燃气、电信等市政条件完善,可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2.7总投资及环保投资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估算为358353.8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722万元。

主要用于施工期环境保护、厨房油烟净化、设备隔声降噪、污泥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绿化等。

2.8工程实施进度亦庄项目建议书(代可研)阶段计划于2011年9月底前完成项目批复;2012年1月底前,完成初步设计及审查;2012年5月底前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拆迁、设备招标、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招标等工作;工程施工周期约需20~24个月,计划于2014年5月底前完成调试及验收。

3工程分析3.1施工期(1)噪声施工噪声来自施工过程的土方、基础、结构和装修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所占施工时间比例较长,采用的施工机械较多,噪声污染也较严重,不同阶段又各有其独立的噪声特性。

(2)废气主要为施工期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作业排放的烟气,建筑材料运输及土方挖产生的扬尘。

(3)废水施工期产生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包括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混凝土浇筑养护用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以及汽车机械设备冲洗含油废水。

预计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总排放量为21600t。

施工期各污染物排放量为:COD Cr 6.48t、BOD5 3.24 t、SS 2.16t、动植物油0.432t。

(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