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成都小升初政策细则解析

2020成都小升初政策细则解析

2020成都各区小升初政策细则热点问题解析
4月30日,按成都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各个区县教育局相继发布自己区县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细则,天府新区由于政策的多样性,略晚一点,也在5月1日的凌晨发布了相关的政策。

为了让家长们更加便捷简单地了解这次政策的调整,我们将部分热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直升
民办一贯制学校,可以先直升,直升是学生提申请,学校理事会审核即可,如果直升人数超过初中的招生计划,直升的学生进行摇号。

如果直升人数没有超过招生计划,则全部直升。

这里的重点:
1、一贯制学校:同一举办者同一宗土地(土地出让的时候,一个合同内包含的地块)上的小学和初中。

比如嘉祥锦江、成华、郫都、北城,棠湖外国语,西川实验,树德博瑞,锦一,博骏,三原等等。

严格意义上讲,成外附小,实外附小不算一贯制学校。

但是从两个附小给学生家长的反馈直升来看,应该是用的5月8日前变更的模式来解决。

所以这两个附小的孩子应该不用担心。

但是成外附小西宸校区,成外附小美年校区,川师附小,川师上东,川师圣菲,嘉祥的都江堰,温江,蓝港外国语这几所学校就基本告别了所谓的集团直升政策。

不过据说,以上个别学校也在和政府协调,举办初中,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个就要看和相关部门怎么协调了。

2、直升学生需要有本校学籍,在此次在线讲座中,包括4月中旬的在线讲座中,均有家长提问到领川的这个学籍问题,如果没有本校学籍的,是不
符合直升政策的,这个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当然,也看学校如何处理这个事情。

3、直升的学生,占用的是唯一的一个民办学校志愿,所以确认了直升的孩子,是不可以填报其他的民办学校的。

直升的学生,也需要网上进行民办学校的报名,不报名则视为放弃,即使名单已经上报教育局。

4、已经直升的学生,必须7月18日-20日在系统中确认学位,如果确认民办学位后再放弃,公办学位将被统筹。

如果不在系统中做确认,则会被默认为公办学校学位。

公民同招
1、所谓公民同招,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家长、孩子们在公办和民办里面二选一。

今年公办学校一定会有一个给孩子进行录取,不管是大摇号,小摇号还是个别区的小小摇号,孩子的系统中,一定会有一个公办的录取信息。

如果运气不错,所填报的民办学校也有摇中的情况,那么孩子在公办、民办二选一。

2、时间点的问题:公办大摇号和民办摇号是同时进行,孩子可以两个都报名,只要你符合相应的报名资格,比如户口,比如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比如高层次人才,进藏干部,抗疫一线,港澳台胞等。

3、大摇号摇中了,不可以参加小摇号,所以好的学区房的填报的时候慎重,但不影响民办的摇中。

如果民办也摇中了,依据刚才讲的第一条,就是家长需要在7月18号的时候网上确认。

大摇号没有摇中,则继续进行小摇号和小小摇号。

4、大摇号,是有报名要求的,每个学校的报名要求不一样,自己仔细看,不要浪费了名额。

同时大摇号不是这几个学校里面摇到随便一所,是你在摇号的时候,自己需要在几个学校里面选一个进行报名,然后进行摇号的。

大摇号的概率从2019年的数据统计看,预测今年的摇中概率在3%左右,并不高。

民办招生范围
1、除了龙泉明确的给出了招生比例,其他各区均没有明确说。

龙泉民办学校小升初的本地生原则上不低于该校招生计划的85%,外地生原则上不超过该校招生计划的15%。

2、民办学校可以跨区招生,并且可以少量的跨市招生。

不存在大家担心的锁区问题。

3、民办学校会不会本区招的多,外区招的少,这个需要等到学校的招生计划公示出来才知道。

也许不会太明显的偏袒本区,因为各个区县的民办教育太不均衡,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但是各个学校的招生计划,应该会参考过去几年实际招生的生源来源,这样才能报计划的时候被上级部门通过。

统筹
以下几种情况会被统筹入学,请注意:
1、户籍、实际居住不符
户籍、实际居住不符俗称空挂户,目前有青羊,锦江,高新,温江要求提供房产证明。

户籍从外地迁入或因其他各种原因未登记的适龄儿童,由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余缺统筹安排入学。

教育局会依据学位剩余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入学,确保适龄儿童有学可上。

2、未按时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工作结束后,户籍从外地迁入或因其他各种原因未进行信息采集和现场审核的适龄儿童申请就读公办学校的,由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所以呢,大家务必要在5月15日前完成迁户口+毕业生信息采集的工作。

而且最后一天网络一般卡断,所以不要等到最后一天才去修改自己系统里的资料。

3、双集体户子女
法定监护人双方(父和母)均为成都市集体户籍,仅本人为外地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法定监护人一方(父或母)向其户籍所在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出具法定监护人双方户籍证明、监护关系证明、居住证明等材料,由法定监护人一方户籍所在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4、随迁子女
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随迁子女,居住地跨区(市)县变更的,由居住证(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学,还可参加市直属学校报名电脑随机录取。

未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随迁子女,按规定向居住证(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提交申请,登记点审核通过后,由居住证(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学。

5、已确认民办初中学位但又放弃的小学毕业生,须在新学期开学前向属地教育局提出申请,其公办学位由区属教育局统筹安排。

6、孩子独立户口本的,没有和监护人在一起的,可能会被统筹。

回城生&随迁子女
1.在区外、成都市内就读的本区户籍小学毕业生须在5月8日毕业信息采集前向现就读小学提供户口簿和监护人房产证明(青羊,锦江,高新,温江需要)
2.在成都市外小学就读、回户口所在区就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于5月8—15日到区教育局,提交户口簿、监护人房产证明和学籍相关材料,经审查后进行信息采集。

3.在成都市外小学就读、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且需在成都各区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在区教育局指定的登记点入学审核通过后,由区教育局直接采集信息。

随迁子女的办理,今年由于疫情原因,部分区县是在微信上完成,具体的请看所属区县的细则。

随迁子女的办理需要符合双满一年,即成都市连续依法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一年及已在本区连续居住满一年等有关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居住的证明到对应街道办事处接受现场材料初审。

户籍在青羊,锦江区,温江区高新区的回城生,在5月8-15日提交户口簿+监护人房产证明+学籍材料到区教育局,高新区是到社会事业局。

户籍在武侯区的回城生,信息采集期间关注“武侯教育”微信公众号办理,点击底部“读中小学”-“小升初回城生办理”进行信息填报,再按照填报后的提示,到武侯区教育局进行资料审核。

户籍在成华区的回城生,信息采集前关注公众号“成华教育”,点击下方“读中小学”-“2020小升初回城生”进行信息填报,再按照区教育局的电话通知要求,携带相应材料到区教育局办理。

其他区域户籍的回城生仅需提交户籍材料+学籍材料即可。

高新区摇号变化
高新区在之前,一直有所谓的小小摇号,在这次调整中,小小摇号依旧还是有,但是名额比之前的少了很多。

七中初中锦城校区全部计划、七中初中本部、石室天府本部部分计划通过划片招生,对应学校:锦城小学、锦晖小学、芳草小学(南区)、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七中初中附小。

七中初中本部和石室天府部分,依然部分名额面向高新南区进行摇号。

至于这个部分名额是多少,尚未可知。

只是由于高新区的这个调整,造就了一个不亚于青羊二五,锦江二三的高新四学区。

由于这次调整能拿出来全区摇号(俗称小小摇号)的名额有限,对于高新区其他片区的影响可谓之很大。

天府新区变化
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结合,7月8日出划片结果。

从天府教育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

天府四中可以面向整个天府新区进行区内报名摇号,和去年的针对华阳街道的户籍摇号的是有区域上的变化的。

实行多校划片学区内符合条件的小升初学生,须按规定时间登陆“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招生入学管理平台”,进入系统填报入学志愿。

每个符合条件的小升初学生可自愿选择三所服务范围为本学区的学校填报顺序志愿,按志愿顺序依次录取,若同一所学校的第一志愿报名数超过核定计划数的学校,则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若同一所学校的第一志愿报名数未超过该校核定计划数则全部录取报名学生。

第一志愿未能录取者,参加第二志愿学校的计划录取,若填报同一所学校的第二志愿报名数超过该校剩余计划数则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若填报同一所学校的第二志愿报名数未超过该校剩余计划数,则全部录取报名学生。

第一、二志愿均未能录取者,按照上述规则参加第三志愿录取。

三个志愿均未能录取者,由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在学区内统筹安排学位。

双流区小小摇号
具有双流东升街道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可在棠湖中学、双流中学实验学校(180名公办学位计划)、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180名公办学位计划)中选择一所学校报名参加电脑随机录取入学。

北师大实验相关
北师大这个学校,分为民办摇号和公办大摇号两部分,同时报名,同时摇号,所以报的时候要看清楚自己报的是公办部分还是民办部分。

公办的摇中了,不收学费,不提供住宿,民办的摇中了,按民办收费,可以住宿。

民办学校补录
只有新都区明确了民办学校在招生工作完成后还有剩余学位的民办学校,可自行组织补录。

其他区域未提及本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