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局域网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_文献综述

基于局域网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_文献综述

1前言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与搜集信息,已经成为每个人所必须做的事情,特别是计算机知识,因其自身知识更新快的特点,通过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随着高校校校园工程的展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专业信息技术老师的逐步充实,各高校的校园网平台正在逐步发生可喜的变化,如从无到有、平台管理落实到人、教职员工信息技术培训正在逐步展开并得到落实;校园网是建构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的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服务的并与因特网连接的校园内的局域网络环境,是一种教育科研网络[1]。

建好校园网,构建现代化教育环境,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取代旧的、传统的落后教学手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时代的需要,用好校园网,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自主学习系统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网上虚拟教学和学习的环境,消除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视频点播、在线教学、网上讨论、交流及测试等功能,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半工半读或在职学习的方式,他们中的许多人工作不定时,经常外出。

而自主学习系统突破了时问、地点的限制,满足了这些人的学习要求。

特别是因特网和多媒体两大技术的结合使满足网络教育的需求成为可能。

而政府也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利用因特网的非同步教学、双向交互式的视频教学和单向式预录视频教学等技术,积极推进网络教育的发展。

现有三百五十多所大学和学院提供函授和因特网教育的远程学习学位,基本覆盖了美国高校的所有专业和学科。

英国也是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国家,而且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大学正积极开拓中国的教育市场,它们提供的信息技术理学硕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使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方式获得学位。

网络教学已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他们不仅在本国积极开展网络教学,而且正准备通过互联网占领更多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份额。

国内技术界和教育界在最近几年内也开始致力于引进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在引进方面,主要是亿邮公司引进并开发中文版的WebCT即eYouCT和CERNET于2003年10月与Blackboard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赛尔毕博有限公司CERNET.Blackboard,负责中文版Blackboard的开发和推广。

同时,一些本土公司和高校正在积极开发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

比如龙腾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天空教室网络教学系统等,清华网络学习平台和北京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等。

2自主学习系统2.1自主学习系统的实现方式目前,在的研究和应用的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Web的软件实现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或教师只要有一台连网的计算机,就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远距离教学,不需要特殊的硬件。

在这样的系统中,学生可以进行学习、讨论、考试等,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传输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第二种形式是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方式,它除了需要第一种方式中的各种软件支持以外,还需要特殊的硬件,使学生和教师可以相互实时看到和听到对方,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系统所提供的特殊功能。

2.2自主学习系统的国际研究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自主学习系统已经得到蓬勃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有力补充,非常适合于个性化学习。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自主学习平台有WebCT、Blackboard、Angel、Atutor、 eCollede、Eledge 等多种,其中WebCT 和Blackboard 是功能最为完善、最广为使用的两大在线学习平台。

WebCT 是完全基于Web浏览器的网络教学课件开发和管理系统,除了具备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基本功能外,主要还有强大的教学跟踪功能和独特的选择性发布功能[2]。

相对于W ebCT 而言,Blackboard 对内容组织则采用文件夹和子文件夹形式,层次清晰明朗。

2.3自主学习系统的国内情况在国内,自主学习系统也已初见规模,著名的网络教育网点中,既有教育部批准的元老级现代网络在线学习试点学校,也有脱颖而出的民间创办试点。

诸如众所周知的“大学+ I T 模式”的清华在线、北大在线、以英语培训起家并日益壮大的新东方教育在线、以电脑教育软件如《万事无忧》、《开天辟地》起家的洪恩在线等等都是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在线教育站点,他们不但拥有先进技术支持的优势,而且其新颖的教学方式也从很多方面为教学带来了传统教育无法提供的便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接受。

1996年底,在当时国家教委的主持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承建。

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TCP/IP协议的公共计算机网。

1998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出发展现代网络在线教育;2000年,湖南大学第一个与湖南电信合作,建起了网上大学。

清华大学则在2001年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

2001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在线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3]。

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国现代在线教育的意见》。

在这份文件中,阐述了发展我国现代在线教育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

文件指出,我国发展在线教育的16字指导方针是: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

2002年9月,“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目标是在2003年12月之前完成CERNET 高速主干网的建设。

届时,CERNET网将基本满足我国现代在线教育需求。

2003年,是中国在线教育大踏步前进的一年。

教育部批准了20所高校开展现代在线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将现代在线教育试点院校的范围扩大到56所,又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在线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

根据这个意见,56所试点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己指定招生标准并决定招多少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

56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在线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以后,部分新试点院校相继开通了他们的网上大学。

试探性的小跑开始加速,中国教育将因网络的深度介入,面貌为之一新。

2.4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自主学习系统作为远程教育实现的一部分,实现了远程教育实时性和非实时性的结合,相比于传统教学手段具有众多优势。

现国内外也已出现了一些视基于视频点播技术的自主学习系统或者网络视频教学系统,并在远程教育中有了比较广泛的运用,但现在的几种系统仍然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比如功能功能设计不足;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不合理;视频课件播放质量不高;系统响应时间较长,反应迟钝甚至奔溃等。

2.5未来学习系统的发展趋势未来学习系统的主要趋势为(1)信息化和网络化。

互联网提供的全世界范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有利的通信手段,高性价比必将在未来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它会使教学模式有较大的改变,使教育真正成为无围墙的开放式大学,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教育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有利于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能适应激烈竞争的人才,将会使教育模式与体制有较大的变革。

(2)多媒体和超媒体化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人机交互性,信息多样性和集成性将成为未来教育技术的基础。

(3)智能化,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系统之中,能够加强教学的互动性,才能使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技术的原因,CAI系统中还很少具有智能效果,但是它是智能教学系统的未来趋势。

3总结随着清华大学等38所试点大学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也逐步成为一个倍受人们关注的领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远程教育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阶段,这些技术为传递最新的教学信息与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它们大大促进了远程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使得随时随地学习逐步变为可能。

目前我国各试点学校初步摸索出一套网上办学的模式,开发出一批网上课程和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校内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与自主学习系统。

为了更好地实现系统的辅助教学和自主学习功能,需要对现有的学习系统进行分析,在学习和参考大量相关论文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强大,运行更加稳定的系统,使用户者能更好地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为在广大学习者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

4参考文献[1] 滕欣欣. 国内远程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2] 刘颖. 流媒体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7.[3] 刘娜, 牛玉冰. 教育视频点播系统性能的评价[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 余绍霖. 基于流媒体的视频点播技术的实现[J]. 科技信息, 2007.[5] 刘端阳,汪杰.网络开发实用工程案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6] 林昌意. 基于Web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邢台学院学报, 2006.[7] 王晓赫, 李卫国. 三种VOD视频点播技术比较[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8] 赵洪涛. 浅议视频点播系统的关键技术[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4.[9] Steven John Metsker.C#设计模式(影印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0]曹岩.网络宽带交互式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M].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西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1] 吉根林,崔海源. 程序设计教程[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12 Mickey Williams[美]. Visual C#.NET技术内幕[M]. 冉晓旻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吕洋波. 2.0宝典[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14] 王路,王改性,彭海云.Visual C#2005动态网站开发技术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5] 王建国.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视频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06.[16] 朱晔.第一步—基于C#和2.0[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7] Fritz Onion.Essential with Examples inCSharp[M].Addison-Wesley,2003.[18] 张逸.软件设计精要与模式[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9] 钱雪忠,黄建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20] Microsoft Corporation.Building Secure Microsoft Applications[M]. Microsoft patterns & practices,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