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词汇学

文化词汇学


注意
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注意适度原则。 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注意适度原则。 通过词汇进行的文化教学应限制在一定量内, 通过词汇进行的文化教学应限制在一定量内, 适可而止,不能过分影响到语言教学的任务和 适可而止, 效果。 效果。所讲授的文化点必须要结合语言教学有 所选择,重点还是在于语义的阐明。 所选择,重点还是在于语义的阐明。
转\侧 重
蛇(赊) → 长虫 舌(蚀\折) → 猪舌-猪脷 丝(输) → 丝瓜-胜瓜
非谐音
• 死 破→挣 干杯 → 饮杯 干爹 → 契爷
二、语言也影响了文化 伞、钟 瓜、梨 早生贵子\早立子 生不生
解放前汉族人结婚时,婆婆给新娘煮饺子故意不煮熟这是用生熟的“生” 和生育的 “生”这对
二、教学过程
• 非等值词:不同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 非等值词:不同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
1. 饺子、馒头、粽子、油条、元宵、鼎、华表、太极拳 饺子、馒头、粽子、油条、元宵、 华表、 (物质文化)→领略实物 物质文化) 领略实物 2. 离休、臭老九、红卫兵 离休、臭老九、 久仰、讨教、大作、敝人、拙作、愚见、寒舍、 久仰、讨教、大作、敝人、拙作、愚见、寒舍、薄酒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结合文化背景和国情内容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俗语
• 具有文化内涵义的词语
1. 有象征、联想义 有象征、 鸳鸯、红豆、荷花、 鸳鸯、红豆、荷花、月亮 作风问题、有喜、大龄青年、 作风问题、有喜、大龄青年、失足少年 2. 有伴随义 研究研究,再说吧, 研究研究,再说吧,看吧 (它们都带有委婉拒绝的伴随义,中国人在作否定回 它们都带有委婉拒绝的伴随义, 答时,常常使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语言, 答时,常常使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语言,这反映了传统 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圆式思维、辩证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圆式思维、 和 谐的思想方法,语言灵活重意会) 谐的思想方法,语言灵活重意会)
汉语词汇与文化
主讲: 主讲:
内容提要
• • • • • 一 什么是文化 二 文化和语言 三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 四 文化词汇学 五 文化词汇学研究动态
什么是文化
• 广义文化:文化是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 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物,以及基于这 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行为。 • 分类: 物质文化: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各种制度和理论体系 心理文化: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价值 观念(更深层次的文化)
3.从词语的借入和借出看中西文化交流 3.从词语的借入和借出看中西文化交流
词语的借入
借自满语:阿哥、贝勒、额娘、 借自满语:阿哥、贝勒、额娘、格格 来自西方:狮子、沙龙、马拉松 来自西方:狮子、沙龙、
2.词的命名——民族文化、心理、 2.词的命名——民族文化、心理、习俗 词的命名——民族文化 的溯源
“嫁”“娶”“妇”所体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的 ”“娶”“妇 婚姻家庭观念。 婚姻家庭观念。 不肖子孙
古语“不肖”即是“不像” 古语“不肖”即是“不像”,“不肖” 不肖” 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固定词语, 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固定词语, 最早出于《孟子》 最早出于《孟子》。孟子认为唐尧的 儿子丹朱不贤,不像他的父亲; 儿子丹朱不贤,不像他的父亲;虞舜 的儿子不贤,也不像他的父亲。 的儿子不贤,也不像他的父亲。从此 以后不贤就称为不肖,这与中国封建 以后不贤就称为不肖, 社会的家长制和“父为子纲”等观念 社会的家长制和“父为子纲” 有关系, 有关系,即认为子孙是不应该超过父 祖的,只要与父祖相像就好。 祖的,只要与父祖相像就好。
文化词汇学
• 定义:是既从文化现象来解释、印证词汇 定义:
现象,又从词汇的角度来解释、印证文化 现象的分支学科。 • 文化词汇学的研究: 文化词汇学的研究:
1. 词义演变与文化因素的互动
⑴词语的产生和消失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 词语的产生和消失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 例如:马——骘(公马)騇(母马)駱(白毛黑 鬃) 騂(红黄色的马) ⑵文化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词语的产生、演变和消失。 文化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词语的产生、演变和消失。 例如:“炒”——经济变动对词义演变的 制约 “社稷”——信仰在词义引申变化中的作用 “结束”——风俗习惯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表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不同语言中有截然不同 的内涵义 老:富于经验、和蔼可亲、智慧 富于经验、和蔼可亲、 菊花、 菊花、龙、狗 表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某语言中有内涵义, 表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在某语言中有内涵义,在 另一语言无内涵义 气管炎( 气管炎(tracheitis) ) 岁寒三友:松竹梅( 岁寒三友:松竹梅(pine, bamboo, plum) )
文化和语言
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主要 载体, 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及其发展 的见证。(吕必松) 二者的关系是双向的,表现在: 一、文化影响着语言 贝:货 资 赋 赎 财 贿 赂 赚 赠 示:祭 祀 祝 祈 祷 祠 福 禄 祖
• 谐音
语言中许多忌讳都跟谐音有关。 翻 沉
→ →

不完全等值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意义、 不完全等值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意义、用 色彩不完全相同的词。 法、色彩不完全相同的词。
1. 意义范围不同 称谓词: 称谓词:uncle ,aunt ,cousin 2. 用法不同 谢谢( 谢谢(thank you) 3. 感情色彩不同 ),吹捧 私(privacy),吹捧(flatter) ),吹捧(
同音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
一、文化和词汇教学的关系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其构成成分都要受到社 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念、思维方式和审 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语言内部的各个系统 中,与语音、语法相比,词汇对社会文化的反映更为 敏感,接受文化的影响更为充分和突出。因此,学习 某种语言的词汇,就意味着接受某一种文化,接受某 一套概念和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