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电例题

模电例题

求: (1)画出该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2)计算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Aus ; (3) 如将电容 C e 的正极性接到三极管发射极,此时电压放大倍数 Aus 又是多少?
6
3.1 判断图P3.1所示各两级放大电路中,T1和T2管分别组成哪种基 本接法的放大电路。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于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21
6.4
判断反馈- 正负反馈 交直流反馈 判断引入哪种 组态交流负反馈, 计算反馈系数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的电压放大倍数
22
6.5
判断反馈- 正负反馈 交直流反馈 判断引入哪种 组态交流负反馈, 计算反馈系数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的电压放大倍数
23
6.6.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试回答: 电路中有哪些级间反馈?指出起反馈作用的元件。 这些反馈对电路的工作状态或放大性能起什么作用? 电路的反馈系数为多大? 在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大致是多少?
I B VCC U BEQ Rb ( 1 )( Re 1 Re 2 )
I C I B
U CEQ VCC I C RC I E ( RE 1 RE 2 )
3
+
Ui
b rbe Rb

— e Rc Re1
I b
c + RL
Uo

UO ( RC // R L ) Au rbe ( 1 ) Re 1 Ui
Ri R1 rbe1 Ro R3 ∥ rbe2 R2 1 2 (1 1 )( R2 ∥ R3 ∥ rbe2 ) R ( 2 4 ) rbe1 (1 1 )( R2 ∥ R3 ∥ rbe2 ) rbe2
Au
Ri R1 ∥ [ rbe1 (1 1 )( R2 ∥ R3 ∥ rbe2 )] Ro R 4
Ri Rb //( rbe ( 1 )Re 1 )
RO RC
4
2-4、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晶 体 管 的 = 60 , rbb' =100 Ω 。 1、 2、 3、 求静 态 工作 点 Q 画出 微 变等 效 电路 。
求 Au , R i 和 R o ;
4、 设 U s = 10m V( 有 效 值 ) 求 U i U o , 4、
32
8-2 分别判断图P8.11所示各电路是否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
(课本8.11)
33
8-3试分别求解图P8.15所示各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课本8.14)
34
8.4电路如图六所示,A1、A2为理想运算放大 器。若Ui为一正弦波,且其幅值约为UREF 的1.4倍,试画出与Ui对应的Uo波形图。
Ui
Rif
18
解: (1)A1 电压并联负反馈
A2电压并联负反馈 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
.
(2) Auf U o 1 R4 11 .
Ui R5
.
(3) I
i

.
U i U o1 U i U o R1 R1
.
.
.
.
U i U
.
.
f
(
R4 R5 ) R5
.
R1
U i (1
R ∥ [rbe2 (1 2 )rd ] 2 R3 Au 1 2 [ ] R1 rbe1 rbe2 (1 2 )rd
Ri R1 rbe1 R o R3
R Au [ g m ( R4 ∥ R6 ∥ R7 ∥ rbe2 )] ( 2 8 ) rbe 2
ui ui + UREF A2 uo
o
A1 uREF 图六
+

2
3
t
35
8.5、图示两电路中,A为理想运放。
1.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类型的电路; 2.画出它们的电压传输特性:u o f (u I )(标出幅度坐标)。
36
9.11 在图P9.11所示电路中,已知VCC=15V,T1和T2管的饱和 管压降│UCES│=1V,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3V, 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
各电容器的容量均足够大。
.
求: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 u 、输入电阻 Ri 和输出电阻 Ro
RD C1 +
.

+Vcc
C2 + T1
Rb1
Rc
C3 + +
.
T2 Rb2 CS + Re1 RL U o Ce Re2 -
Ui
RG
RS
+
-
图二
13
5-1.某放大电路在低频段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试求: (1)下限截止频率 f L (2)若中频电压增益为40dB,上限截止频率 f H 100 KHZ UO 写出该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公式: Au U
i
14
5-2、某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复频域表达式为:
100 f 2 Au f f f ( 1 j )( 1 j )( 1 j 5 ) 5 80 10
1.求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um 2.画出其波特图; 3求下限频率 f L 上限频率 f H
f单位为HZ
15
5-3若两级放大电路各级的波特图均如图所示,试画出整个电路 的波特图。
u O2 4 R6 ∥ [ rbe5 (1 5 ) R7 ] u I2 rbe4 (1 4 ) R5
u O3 (1 5 ) R7 u I3 rbe5 (1 5 ) R7
u O Au Au1 Au 2 Au 3 u I Ri rbe1 rbe2 Ro rbe5 R6 R7 ∥ 1 5
Rif
R4 R5 . ) R5 U i ( R4 2 R5 ) R1 R5 R1
R5 R1 60 1 5k R4 2 R5 10 2
19
6-3 (1)试通过电阻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使输入电压uI转换 成稳定的输出电流iL; (2)若uI=0~5V时,iL=0~10mA,则反馈电阻RF应取多少?
16
6-1、图示两反馈放大电路,试: 说明各级和级间的反馈组态;
.
求出电压放大倍数。 Auf
Uo
.
?
Ui
17
6-2.反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A1,A2为理想运放。
(1)说明第一,第二级的反馈极性和组态,说明级间反馈的极 性和组态。
.
(2)求电压放大倍数 (3)求输入电阻=?
Auf
Uo
.
?
2-1.图示放大电路,参数如图所标。试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并 写出电压放大倍数表达式。
1
2-2. 图示三个共射放大电路, 管子的 均为 100, 且静态 I EQ 均调整到 I EQ 1mA , 试: (1)近似估算出三个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值. rbb' 200 (2)比较三电路哪个 | Au | 最大,哪个工作点最稳定?
11
3-4 差动式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晶体管 1
2 60, rbb' 200 ,
U BE 1 U BE 2 0.6V ,试求:
(1)静态时 I C1 , I C 2 , U C 2Q ; (RW 调在中间位置) (2) 计算 Aud
u O , Rid , Ro ; u I u OC ? u IC
设 U s = 10m V( 有 效 值 ) 若 C 3 开 路 , 求 Au 、 R i 、 R o , ,
此时 Ui = ? Uo =?
5
2-5: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三极管的 60, rbe 1K, Rb1 120 K, Rb 2 30 K,
Re 2 K, Re 100 , Rc RL 5K, RS 0.1K, E S 10 mv,VCC 15v 。
R4 (u I1 u I2 u I3 ) 10 (u I1 u I2 u I3 ) ( c ) uO R1
28
7-4 试求出图所示电路的运算关系。
u O2
1 R1C
u
I
dt 2 u I dt
u O2 (1
R2 )u O 2u O R3
u O u I dt
27
( a) 设 R3、 R4 、 R5 的 节 点 为 M, 则
u M R3 (
u I1 u I2 ) R1 R2
iR 4 iR3 iR5
u I1 u I2 u M R1 R2 R5
u O u M i R 4 R4 ( R3 R4
( b) 先 求 解 u O 1 , 再 求 解 u O 。
+Vcc Rc1 C1 + +
.
Rc2 C 3 + +
.
R1 R2 Re1 + Re2
Uo
Ui
Ce -
-
图 四
24
7-1如下三个电路,已知运放为理想且工作于线性区。试写出各 电路输出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
25
7-2、如图所示两电路,运放为理想。试估算出 u O1 u O 的电压值。
26
7-3 分别求解图所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1)若输入电压幅值足够大,则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多少? (2)为了提高输入电阻,稳定输出电压,且减小非线性失真,应引 入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画出图来。 (3)若Ui=0.1V时,Uo=5V,则反馈网络中电阻的取值约为多少?
2
2-3、图示放大电路,已知: 50 , rbe 1k ,U BEQ 0.7V , C 1 , C 2 , C e 足够大。 求: (1)求静态工作点 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