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电基础例题精选

模电基础例题精选

二极管1•. 本征半导体热激发时的两种载流子分别是、。

2. •N型半导体多数载流子是 ,少数载流子是。

3.P型半导体多数载流子是 ,少数载流子是。

4.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 V,导通后的正向压降为,5.在常温下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V,导通后的正向压降为 ,6.当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耗尽层;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耗尽层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D.变宽E.变窄F. 不变7.PN结的空间电荷区有哪些称谓?为何这样称谓?二极管有哪些特性?其中最重要的特性是。

1、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后的半导体称为 B、P型半导体2、N型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为 B、空穴3、P型半导体是C、中性4、PN结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 A、多数载流子扩散形成的8、稳压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 B、反向击穿特性9、PN结反向电压的数值增大(小于击穿电压)C、其反向电流不变1.15 试判断图1.40中的二极管是否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两端电压u AOU0 =8vD的导通电压为0.7v u0=1V6.5电路如图P6.5(a)所示,其输入电压v i1和vi2的波形如图(b)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V D=0.7V。

试画出输出电压v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v i1/V解:u O 的波形如解图P1.2所示。

6.8二极管电路如图6.8所示,试判断各图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B 两端电压V AB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解:图a :将D断开,以O 点为电位参考点,D 的阳极电位为-6 V,阴极电位为-12 V,故 D 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V AO =–6 V。

图b:对D 1有阳极电位为 0V,阴极电位为-12 V,故D1导通,此后使D 2的阴极电位为 0V,而其阳极为-15 V,故D 2反偏截止,VAO =0 V 。

图c:对D 1有阳极电位为12 V,阴极电位为0 V,对D 2有阳极电位为12 V,阴极电位为 -6V.故D2更易导通,此后使VA =-6V;D 1反偏而截止,故V AO =-6V。

图P6.5vRD 1+V CC (5V ) D 2vt tv i2/V (a) (b)v o0.30.3图P6.8_V AB D _R 5k Ω D 2 6V1212VD 1+ + AA V AB 15V _D 2 12VD 1 + AV AB6VR 5k ΩR 5k Ω(a) (b) (c)晶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练习题一、填空题1、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可分为三个区域,即______区、______区和______区。

当三极管工作在______区时,关系式IC=βIB才成立;当三极管工作在______区时,IC=0;当三极管工作在______区时,UCE≈0。

2、NPN型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中电位最高的是______,______极电位最低。

3、晶体三极管有两个PN结,即________和________,在放大电路中________必须正偏,________反偏。

4、晶体三极管反向饱和电流ICBO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穿透电流ICEO 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β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

5、硅三极管发射结的死区电压约为________V,锗三极管发射结的死区电压约为________V,晶体三极管处在正常放大状态时,硅三极管发射结的导通电压约为________V,锗三极管发射结的导通电压约为________V。

6、输入电压为20mV,输出电压为2V,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________。

7、多级放大电路的级数愈多则上限频率fH越_________。

8当半导体三极管的正向偏置, 反向偏置偏置时,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即极电流能控制极电流。

9、(2-1,低)根据三极管的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公共端的不同,可将三极管放大电路分为,,三种。

10、(2-1,低)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有曲线和曲线两种。

11、(2-1,中)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C 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12、(2-1,低)为了使放大电路输出波形不失真,除需设置外,还需输入信号。

13、(2-1,中)为了保证不失真放大,放大电路必须设置静态工作点。

对NPN 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静态工作点太低,将会产生失真,应调RB ,使其 ,则IB,这样可克服失真。

14、(2-1,低)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是与的比值。

15、(2-1,低)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是电流的微小变化控制电流的较大变化。

16、(2-1,低)共射组态既有放大作用,又有放大作用。

17、(2-1,中)共基组态中,三极管的基极为公共端,极为输入端,极为输出端。

18、(2-1,难)某三极管3个电极电位分别为VE=1V,VB=1.7V,VC=1.2V。

可判定该三极管是工作于区的型的三极管。

19、(2-1,难)已知一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电位分别为①3.5V,②2.8 V,③5V,试判断:a.①脚是,②脚是,③脚是(e, b,c);b.管型是(NPN,PNP);c.材料是(硅,锗)。

20、(2-1,中)晶体三极管实现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电流分配关系是。

21、(2-1,低)温度升高对三极管各种参数的影响,最终将导致IC,静态工作点。

22、(2-1,低)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发射结的导通压降VBE则随温度的增加而。

23、(2-1,低)画放大器交流通路时, 和应作短路处理。

24、(2-2,低)在多级放大器里。

前级是后级的,后级是前级的。

25、(2-2,低)多级放大器中每两个单级放大器之间的连接称为耦合。

常用的耦合方式有: , , 。

26、(2-2,中)在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中,只能放大交流信号,不能放大直流信号的是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直流信号,又能放大交流信号的是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各级静态工作点是互不影响的。

放大电路如图8所示,已知三极管的β=40,V BEQ=0.7V。

(1)估算静态工作点ICQ、I BQ、VCEQ。

(2)用流程图说明温度升高时,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过程。

2、(2-1,中)已知如下图所示电路中,三极管均为硅管(UBEQ=0.7V),且β=50,试估算静态值I B、IC、UCE。

三、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VCC=12V,RS =10k,R B1=120k,RB2=39k,RC=3.9k,RE=2.1k,R L=3.9k,电流放大系数=50,电路中电容容量足够大,要求:1.求静态值IBQ ,ICQ和UCEQ(设UBEQ0.6V);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求电压放大倍数Au,源电压放大倍数Aus,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4.去掉旁路电容C E,求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i。

u sR B1C2+ R B2R S+V+R EC ER LVC1R C差分放大电路. . . . .(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克服零点漂移。

(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A,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C 。

ﻩA.差 B.和 C.平均值(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 e,将使电路的B 。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集成运放通用型集成运放一般由几部分电路组成,每一部分常采用哪种基本电路?通常对每一部分性能的要求分别是什么?解:通用型集成运放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等四个部分组成。

通常,输入级为差分放大电路,中间级为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级为互补电路,偏置电路为电流源电路。

对输入级的要求:输入电阻大,温漂小,放大倍数尽可能大。

对中间级的要求:放大倍数大,一切措施几乎都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

对输出级的要求:带负载能力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

对偏置电路的要求:提供的静态电流稳定。

7.3 运算电路如图T7.3所示,试分别求出各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

(a) (b)图T 7.3【解7.3】(a) V 8.16.01236O -=⨯-=u ;(b)V 52.0)1241(O =⨯+=u 7.4写出图T 7.4所示各电路的名称,分别计算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a ) (b) (c)图T 7.4【解7.4】(a)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20120IO uf -=-==u u A ,0if ≈R ;(b )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211201IO uf =+==u u A ,∞≈if R ;(c)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也可认为是减法电路,I I I O uf 202120)1201()1201(u u u u u A =+=+==+,∞≈if R 。

7.5 运放应用电路如图T7.5所示,试分别求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

-(a) (b)图T 7.5【解7.5】(a ) V 5.01.05O1-=⨯-=R R u ,V 5.255O1O1O2=-=⨯-=u u RR u , V 3)5.0(5.2O1O2O =--=-=u u u ;(b) V 2O1-=u ,V 422O1O111O =-=⨯-=u u R R u 7.6 图T7.6所示的电路中,当V 1I =u 时,V 10O -=u ,试求电阻F R 的值。

图T 7.6【解7.6】I F O k Ω3u R u ⨯-=,k Ω301103k Ω3I O F =-⨯-=⨯-=u u R 7.4 试求图P7.4所示各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式。

(a)(b)(c) (d)图P 7.4【解7.4】(a) 解法1∵加减法运算电路P N R R =,即3F 21R //R //R R =,∴I3I2I1I3I2I13I32I21I1F O 522)205050100()(u u u u uu R u R u R u R u +--=+--=+--=; 解法2:图P7.4(a)加减法运算电路,也可利用叠加原理来解。

当电路只有同相输入端输入时,输出电压为I3I3I321F O15)50//501001()//1(u u u R R R u =+=+=当电路只有反相输入端输入时,输出电压为I2I1I2I12I21I1F 2O 22)5050(100)(u u u u R u R u R u --=+-=+-=利用叠加原理得I3I2I1O 522u u u u +--=(b) ∵P N R R =,即32F 1//R R //R R =,I1I3I2I1I3I21I13I32I2F O 1010)1010010100()(u u u uu u R u R u R u R u -+=-+=-+= (c) ∵减法电路P N R R =, )8()(25200)(I1I2I1I2I1I21F O u u u u u u R R u -=-=-=(d ) ∵加减法运算电路P N R R =,即43F 21//R R //R //R R =,I2I1I4I3I2I1I4I32I21I14I43I3F O 202040)10102005200()(u u u u uu u u R u R u R u R u R u --+=--+=--+=反馈电路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电压串联负反馈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C .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 、B、C 或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