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分析

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分析

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分析摘要商业银行资本金充足率不足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变得越来越严重。

不停的注资和资本市场再融资给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直接导致控股股东的频繁变更严重影响银行的经营和战略。

本文首先研究了资本充足率相关标准,然后对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素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相关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影响因素的正确性。

一、有关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审慎的银行管理在防范风险时用自由资本的资金抵消银行的风险发生。

因此,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和抗风险能力大小的一个因素,是银行信誉的基本保障措施。

资本充足率各国银行监管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监管指标。

各国关于资本充足率方面主要遵循《巴塞尔协议》规定的主要原则[1]。

1988年《巴塞尔协议》被制定,银行要健康经营、减少风险提出了一个标准即商业银行应当具备不得低于8%的资本充足率。

在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的同时,也借鉴了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框架基础之上,《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在2006年被我国银行的资本监管单位通过了[1]。

2007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落实下来,资本监管的约束力度得到提高。

(表1)表 1 中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分类资料来源:来自银监会相关资料整理该办法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相关计算,即计算公式:资本充足率+(资本=5.12(风险加权资产)—倍的市场风险扣除项)其中,资本包括附属资本和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即有长期次级债务、优先股重估储备、可转换债券等。

核心资本即有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等。

核心资本充足率5.12=[2]。

(核心资本倍的市场风险资本)(扣除项)—二、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2.1 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相对来说,经营规模大的商业银行其经营实力也相对较为雄厚,而且抵御风险和抗风险的能力也就相应地较强,同时相对于小银行来说,其占有弹性负债市场的能力更强,也更容易赢得公众的信任,所以其运用较少的资本就可以保证稳定地从事相关业务经营活动;且成本和收益的可控性较强,相应的破产风险也较小。

但是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基本上是业务规模较小的银行,在社会公众眼里其信任程度较低,假若遇到经济形势动荡或自身资产质量低等情况,估计难以通过金融市场来融集资金,相应的业务经营难以为继,挤兑风潮就会易发,自身或许就要倒闭清算,所以其要维持资产比大银行较高比例的资本,来实现其资本保护[3]。

鉴于此,本文预期资本充足率与资产规模显示为负相关。

2.2 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率上世纪70年代末,戴维·贝勒提出了银行资产增长的基本模型,其公式表示是:SG1=△TA/TA=△EC/EC其中,SG1为资产增长率;TA 为总资产;△TA 为总资产增长量;EC 为总资本;△EC 为总资本增长量。

公式刻画了银行资产增长的约束条件,即总资本的增长率大于或等于总资产的增长率。

换句话说,银行(风险)资产与资本增长额可以不同,但增长率要一致。

但是近年来,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家银行竞相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尽一切努力发展资产业务来加大市场份额,相应资本金随之增加。

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体制僵硬,增加资产规模的要受到限制,不合理地扩张的现象就无法避免的。

鉴于此,本文预期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增加显示为负相关。

2. 3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代表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当一家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总资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随业务规模不断加大而增加,企业就会进行多渠道的筹资,公司的留存收益(净利润的—部分或全部)将会是首选。

同理可知,商业银行加速发展所需的资本金,也会首选留存收益,国内目前各家银行的股利支付率都较低,所以银行内部融资一定程度上由净利润的多少来决定[4]。

因此,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资本充足率显示为正向相。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好的,其留存利润就较多的去充实资本金,相应的资产充足率得到提高。

鉴于此,本文预期资本充足率与资产收益率显示为正相关。

2. 4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因素即不良贷款率。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表明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风险越大;不良贷款率越低,表明商业银行银行信贷资产安全风险就越低。

不良贷款率计算公式如下:损失类贷款)可以类贷款%不良贷款率[5] =各项贷款(次级类贷款100+/⨯+分析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可看出,不良资产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根据国内情况可知,2004年制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不良准备金不计入商业银行的资本,同时从资本净额中扣除未提足部分,因此商业银行的资本的冲减随较高比例的不良贷款增多,导致商业银行资本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另外,银行的风险资产权重随不良贷款会增加而增多,随之银行风险资产增大,最终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

鉴于此,本文预测资产充足率与不良贷款率之间显示为负相关。

图2.1 四大上市行近四年不良贷款率情况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图2.2 我国部分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近四年不良贷款率情况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图2.3 近四年我国四大上市行与六家股份制上市银行不良率情况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从以上三个图中可知,不管是我国的四大国有上市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整体上都呈下降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引起商业银行巨额资本消耗,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会受到影响。

商业银行总体的不良贷款率与资本充足率的相关图如图 2.4 所示。

图 2.4 商业银行10年来不良率与充足率相关图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从上图可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00年开始逐渐下降,资本充足率相反在逐年上升。

鉴于此,本文预期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与其资本充足率之间有负向关系。

2.5 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存贷比 ,既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也体现出存款总额贷款总额银行一定扩张速度。

存贷比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是双向的。

假若存贷比例提高,那么银行的盈利相应会增加,所以其一般会补足银行资金,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存贷比不宜过高。

目前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央行规定商业银行的一种行政策略。

由这种情况来说,其对资本充足率有负作用[6]。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近十年存贷比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图如图2.5所示。

图 2.5 四大上市行近十年存贷比与充足率相关图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从上图可知,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与其资本充足率之间呈现了负的相关关系,鉴于此,本文预期银行的存贷比与资本充足率显示为负相关关系。

2.6 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比率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代表着银行资产对外的担保价值。

银行的固定资产理论上说越多,银行的信用则相应地就越好,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大;同时银行的对外担保能力越强,扩大银行的资产规模越有可能,但是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固定资产比率与资本充足率的比较分析图如图2.6所示。

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从上图可知,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比率与资本充足率是反向相关的关系。

鉴于此,本文预期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固定资产比率显示为负相关。

三 模型设定及实证分析3.1 变量选择、数据选取和模型建立[7]3.1.1 变量选择1. 被解释变量CZL :银行资本充足率2. 解释变量:ZZC :资产规模,选为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ZZL :资产增长率(%) 去年总资产去年总资产)—(当年总资产总资产增长率=SYL :总资产净利润)资产收益率(=%,代表银行的盈利能力 BBL :总贷款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 CDL :存贷比(%)GDL :固定资产比率(表 3-1 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因素各变量的度量表 3-1 综合概述了各变量的含义。

3.1.2 数据选取和模型建立本文整理的数据来源于2000年至2009年的国泰安数据库及相关商业银行的2000-2009 年年报,选取 100 个样本数据(见附表),对资本充足率进行固定系数模型的简单定性分析。

鉴于此,建立以下多变量回归模型:CZL it =α +β1LnZZC it +β2ZZL it +β3SYL it +β4BLL it +β5CDL it +β6GDL it +ε(3.1)it CCL 表示 i 银行t 年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用资本净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期末余额之比表示;it ZZC 表示i 银行t 年的资产规模,以i 银行t 年总资产的资产对数表示;it ZZL 表示i 银行t 年的资产增长率,以(i 银行t 年总资产—i 银行t -1年总资产)与i 银行 t -1年总资产之比表示;it SYL 表示i 银行i 年的资产收益率,以i 银行 t 年净利润与总资产之比表示;it BLL 表示i 银行t 年的不良贷款率,以i 银行 t 年的不良贷款与总贷款之比表示;it CDL 表示i 银行t 年的存贷比,以i 银行t 年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之比表示;it GDL 表示i 银行t 年的固定资产比率,以i 银行t 年的固定资产与总资产之比表示。

3.2 实证检验由EViews3.1统计,对方程(3.1)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相关结果,该结果表明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对资本充足率不存在明显的作用。

通过一步一步剔除明显的最弱变量得到方程)(2.3,得到表2-3中方程)(2.3栏. CZL = η0 +η1ZZC+η2ZZL+η3SYL+η4GDL+ε )(2.3 表 3.2 资本充足率与影响因素各变量之间关系的回归结果同时使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检验,其结果如表 3.3:表 3.3 相关系数矩阵由表3.3 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大,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所以此时可以排除掉多重共线性。

3.3 实证结果分析(1)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因素中,不良率和存贷比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不显著。

BLL的系数为—0.061488,说明不良率与银行资本充足率是负相关的关系,这与前面的定性分析是一致的,但p值为0.4211,证明不良率对充足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CDL的系数为-0.033882,说明存贷比与银行资本充足率是负相关关系,这也与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但p值为0.5131,证明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ZZC,ZZL,SYL和GDL对CZL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其p检验值都大于临界值05.0,说明固定资产比率、扩张速度、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规模是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重要因素。

(3)ZZC和ZZL的系数为负数,表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都是负相关关系,且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程度非常高。

这说明商业银行争取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不间断采用放任式增长模式,引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不间断;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现在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都在降低自己的不良贷款率方面下了一定功夫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