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跨越报告

高速公路跨越报告

110kV三峡新能源双红风电场送出线路工程ZM2(51)-J1(52)跨越金武高速公路保障公路、公路设施质量和安全技术评价报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1.概述 11.1工程概述 11.2现场情况调查 21.3评价内容 22.评价依据 33.安全评价 43.1设计情况 43.2徐连高速公路被跨越段公路现状 63.3跨越施工方案简介 73.4跨越施工安全评估意见 84.法律法规符合性检查 10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 104.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 104.3《江苏省公路条例》的规定 114.4《连云港市公路路政管理办法》的规定 114.5检查结论 125.标准规范符合性检查 145.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145.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 145.3《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的规定 155.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的规定 165.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 165.6检查结论 176.综合结论和建议 191.概述1.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110kV三峡新能源双红风电场送出线路工程,51#塔-52#塔,线路跨越金武高速(G3017)K5+700m处,金武公路。

51#塔(塔形2 B5-zm2)呼高为21米。

52#塔(塔型2B5-J1)呼高为21米,跨越档距350米跨越角度88°。

高速公路宽约32米,两边路面边缘距围栏约8米,51#塔距高速公路围栏58米,52#塔距高速公路围栏270米。

架线完毕后,达到80℃气温时,最下层导线距路面为12米,新建路线跨越金武高速(G3017)导地线及光缆根数共计8根。

为确保施工安全,且不影响施工期间沿海高速的正常通行,需要在沿海高速两侧搭设越线架。

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1.2现场情况调查我司于2015年4月承担了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接到任务通知后,我司便立即成立项目组,对项目进行了现场调查踏勘拍照及项目施工图、施工方案的资料收集等工作。

1.3评价内容本报告为110KV三峡新能源双红风电场送出线路工程,51#-52#跨越金武高速公路,金武公路的安全评价报告。

评价的主要对象,对110KV三峡新能源双红风电场线路工程,51#-52#跨越金武高速公路,金武公路的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

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对110KV三峡新能源双红风电场送出线路工程51#-52#跨越金武高速公路,金武公路进行道路安全性分析、法律法规符合性检查、标准规范符合性检查等。

2.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28日起实施)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4年7月1日起施行)3.《甘肃省公路条例》(2014年修正,2011年7月1日起施行)4.《金昌市公路路政管理办法》(2014年8月1日起施行)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7.《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2009)8.《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 5106-1999)10.《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P)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12.《110kV三峡新能源双红风电场送出线路工程51#-52#跨越金武高速公路 施工方案》13.《110kV三峡新能源双红风电场送出线路工程51#-52#跨越徐连高速公路施工图》3.安全评价3.1设计情况1、 跨越处概况110kV三峡新能源双红风电场送出线路工程位于连金昌市,线路需在金武高速(G3017)K5+700m处(远方农场)跨越金武高速公路,金武公路规范关于110kv送电线路跨越安全的一些规定如下表所示;本次跨越跨越点位置金武高速 K53+200处跨越公路金武高速(G30)跨越塔杆号51号52号到公路隔离栅距离120170杆塔呼高(m)212180℃下导线到公路垂12具体参数见下表。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序号名 称要求距离(m)1非居民区 6.02居民区7.03跨越非易燃材料屋顶 6.04最大风偏对建筑物4.05跨越树木按自然生长高度时对树顶 4.06跨越果园、桑园按自然生长高度时对树顶3.07最大风偏时导线对树木4.08电力线与弱电线交叉时(不加保护) 6.09电力线与弱电线交叉时(加保护) 4.010电力线与电力线交叉时(不加保护) 6.011电力线与电力线交叉时(加保护)4.012线路与公路交叉时(或平行时)塔外缘至路缘的最小水平距离8.0(最高塔高)13对桅顶的安全距离 3.014对公路7.015对铁路(电气轨)16.0注:1. 塔位距离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的要求,按有关法规执行。

直距离(m)线路与公路交角88(°)其他图3-1 施工现场平立面图3.2金武高速公路被跨越段公路现状金武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全宽32m。

其各部分组成为:中间带8m的隔离带,同向有金武公路8m,与金武高速公路隔离10m。

图3-2 金武高速公路跨越俯视图图3-3 跨越断面图3.3跨越施工方案简介3.1.1 方案设计概述及施工流程对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后,制定施工方案:在高速的两侧搭设跨越架,在交通中断期间,用连接钢丝绳的导引绳迅速通过高速公路,并将其连接张牵机牵绳升空至安全距离保持持续张力;引导钢丝绳以及导地线和光缆安全通过高速公路,最后的导地绳尾绳(保持张力用)借助跨越架上的循环绳导引过高速。

为了保障施工方案的安全实施,施工单位同时做了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方案的具体情况在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中有详细介绍。

3.2.2 应急预案1、组织指挥体系急救队队长:王奎现场指挥:袁继胜队员:顾传林 于蛟龙 刘士辉 于动 何学付2、预警和预防机制(1)跨越架搭设施工防范类型:物体打击、其他伤害、电网事故、交通事故、触电。

防范措施:① 应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相关行业安全规定;② 现场设安全员监护;③ 拆除跨越架应自上而下逐根进行,架材应有人传递,不得抛扔;(2)跨越高速公路防范类型:人身伤害、设备伤害。

防范措施:① 全面掌握跨越情况,制订施工技术措施;② 跨越前与高速部门联系,服从管理部门指挥;③ 跨越架与高速安全距离,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规定;④ 设专人监护。

3、应急响应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跨越架倾倒、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时,同组作业人员大声呼救,求得相关人员帮助,并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

并将受伤严重的送往就近的医院,及时清理公路上障碍物,确保公路运行畅通;如不能及时清理,应及时通知路政交警部门及现场监护人员,做到先防护、后处理。

4、保障措施(1)健全包括所在地政府、派出所、医院等单位以及工程部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联络信息表,保证能及时获取相关资讯;(2)现场安全监护人为第一应急人,上岗前经过紧急救护培训及演练(3)最近医院为金昌人民医院。

3.4跨越施工安全评估意见本次110kV三峡新能源双红风电场送出线路工程51#-52#跨越金武高速公路,金武公路施工方案具体评价结论如下:1、施工方案评价(1)本方案跨越架搭设高度为18m ,大于高速公路通行净高要求,跨越架尺寸符合《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规定要求。

(2)牵引导线施工时,为保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需在跨越点前后2km处分别设置安全警示牌,引导过往车辆减速慢行,安全通过跨越点,交通疏解措施能够满足交通安全需求。

(3)施工时如遇到特殊环境,特殊时间段。

如雨雪大风天气,禁止施工,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如确需在夜间施工的,要有相应照明措施。

(4)跨越架搭设前检查地下设施,搭设时,跨越架设有醒目的示警标志,架线时有专人监测弧垂,保证施工中高速公路通行净空,施工安全措施到位,满足《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规定。

2、应急处理预案评价(1)应急预案具有明确的组织指挥体系及相应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及保障措施,应急预案内容满足编制要求,。

(2)应急预案除了对电力设施施工危险点编制应急预案,同时针对输电线路跨越高速公路的特点,对跨越施工可能对高速公路产生的影响也提出了预防及善后处理措施,满足了交通安全应急处理需求。

3、综合评价结论本项目施工方案编制合理,符合现有规范要求;应急措施严密,能满足紧急事故需要,方案整体和现场实际情况吻合,可以按此施工方案进行作业施工。

4.法律法规符合性检查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第四十五条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的,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有关公安机关的同意;所修建、架设或者埋设的设施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4.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以及公路发展的需要,组织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部门划定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为: (一)国道不少于20米; (二)省道不少于15米; (三)县道不少于10米; (四)乡道不少于5米。

属于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不少于30米。

公路弯道内侧、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筑控制区范围根据安全视距等要求确定。

第二十七条 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一)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 (二)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三)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四)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 (五)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 (六)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 (七)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第二十八条 申请进行涉路施工活动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二)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 (三)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涉及经营性公路的,应当征求公路经营企业的意见;不予许可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