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做人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生活中努力做到诚实的人,不说谎话,不做假事,积极践约守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2、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分清义与不义的界线,要以义取信。
3、知识目标:做到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
正确理解诚实的含义,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
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懂得与朋友合作交往要言而有信。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所要几种解决的问题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做人、对事负责任、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
本项目内容由两个层次组成。
第一个层次“诚信无价”,帮助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内涵,使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第二个层次“诚信做人到永远”,阐述诚信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懂得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其次还要做到言而有信,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
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播放视频《曾子杀猪》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他妻子要上集市买东西,儿子哭闹着不让去,曾妻为摆脱儿子的纠缠,便哄骗他说:“你在家好好玩,你爹回家让他杀猪给你煮肉吃。
”等曾妻赶集回来一看,家里那只黑猪已变成一堆白肉。
“怎么把猪杀了?”曾参答道:“你既然已答应孩子了,就应该算数。
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像你那样去哄骗别人。
一口猪杀了是小事,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做人的根本,可是关系他一辈子的大事。
”师:看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有什么期望?生:希望这个社会人人都讲诚信师引导:人生的路上,我们仅需要家人的关爱,朋友的叮咛,也需要诚信相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与诚信结伴同行!板书课题:与诚信结伴同行(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引入课题,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想继续探索下去的愿望。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探究一:感悟诚信活动一:我们班的诚信树现实生活中,哪些行为属于诚信?把你知道的诚信行为写在卡片上,挂在我们班的诚信树上。
(预测学生回答:真诚、乐于助人、负责任、诚实守信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适时点评,并展示硕果累累的诚信树。
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诚信。
师生共同总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
活动二:说一说什么是诚信?诚实与守信有什么样的关系?(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和鼓励性的肯定。
教师出示:(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一和活动二让学生动脑思考什么是诚信,并引导学生思考,诚实与守信之间的关系: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做到真正的诚实。
)探究二:诚信无价活动一:观察漫画诚信危机思考:漫画说明了什么?你身边有不诚信的例子吗?学生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师对学生的回答做适时点评。
诚实守信基础具体表现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言而有信,讲信誉、重信用教师总结:生活中既有诚信行为也有不诚信的行为。
在与人的合作交往中,也许不诚信会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自己。
不诚信的行为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活动二:故事启示日本餐饮业有条行规,盘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盘子计件付酬。
有个打工的学生为提高效率,少洗了两遍。
在抽查中,老板用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洁度不达标,责问这个学生。
她却振振有辞:“洗五遍不也挺干净吗?”老板淡淡地说:“你不诚实,请你离开。
”这个学生不得不到另一家餐馆应聘,老板打量她半天,说:“你就是那个只洗五遍盘子的学生吧,对不起,我们不需要。
”第二家、第三家……她屡屡碰壁。
不仅如此,她的房东也要她退房。
万般无奈,她只得搬离了这个城市。
这个学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是合作交往中的通行证、诚信是金。
在交往中不诚实,不守信,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不诚信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人无信不立。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一和活动二诚信与不诚信行为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和不诚信的行为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也对学生起到震撼的作用。
)PPT展示: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是合作交往中的通行证、诚信是金。
在交往中不诚实,不守信,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不诚信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人无信不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诚实守信可以赢得社会的信任,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他人补充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通过合作获得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探究三:诚信做人到永远小明的故事(一)上午第一节是数学课,当数学老师讲完了一道数学难题时,便问道:“这道题听明白的请举手!”小明他似懂非懂,但看到周围的同学都举起了手,他也慢慢地把手举了起来。
”提问:小明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小明的故事(二)课间下:小明急着出去玩玩,但却不小心摔坏了同桌最心爱的钢笔,面对着伤心的同桌,他想道歉,却不由得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俺再赔支给你不就得了!”提问:小明的言行可取吗?为什么?小明的故事(三)(师):午休时:同学们都商量着要去医院看望某身患绝症的同学,为了让他平静地走完人生,同学们都决定向他隐瞒真实病情,小明也点了点头。
提问:小明为什么也要跟着点头,理由是什么?心灵导航:诚实不排除“善意的谎言”在某些情况下,那些“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而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小明的故事(四)(师):放学时:好朋友对小明说,想去看博物馆的恐龙化石展,小明刚听说他爸可能会弄到几张,便拍着胸脯对朋友说:“没问题!我保证给你弄一张!”提问:你觉得小明的许诺妥当吗?为什么?小明的故事(五)(师):回到家中:一进门,小明便问爸爸,搞到了几张票,可爸爸却说道:“票源太紧张,只搞到了一张!”小明反复思量后,决定将票让给自己的好朋友!1、小明为什么决定将票让给自己的好朋友?2、假设小明的爸爸一张票都没弄到,为小明想想,他应怎么做?小明的故事(六)临睡前:小明看了这样一篇报道:中学生王某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网吧上网时却与网吧老板起了冲突,一帮社会青年给他解了围,王某感激之下便发誓今后一定会报答他们!后在他们的唆使下, 王某道德逐渐败坏,由偷父母,学校的东西,发展到拦路抢劫,最终被判刑。
小明更加深刻了一个道理。
提问:小明都明白了哪些道理,你明白了吗?分组六个小组讨论想一想:小明在欺骗和诚实之间应如何选择?为什么?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正确引导并总结: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只有对自己诚实的人才能对人诚实。
对自己诚实在于不自欺,对自己实事求是,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这是对推进全社会诚信建设的贡献,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赞赏和人们的尊敬。
欺诈可逞一时之快,得一时之利,但假的终究是假的,谎言就是谎言,不讲诚信可欺人一时,而无法欺人一世。
PPT展示:诚信做人到永远•1.首先要对自己诚实。
•2.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1)许诺要慎重,要重诺,不轻诺;(2)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3)信守诺言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设计意图:通过小明一天的生活,形象有趣的描述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到讲诚信。
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潜意识中,可以影响学生平时的做法。
)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事情你会怎么办?为什么?明天要考试,同桌周影求我给他选择题的答案。
我说好周日和王欢去买书,可当天电视台要播放自己最喜爱的韩剧。
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陌生青年向我打听好朋友李波的电话和住址。
我和妈妈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员多找了10块钱。
我的理由我的办法所遇情境三思而后行,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下一个“诚信之星”!马上退还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
告诉他不知道诚实并不意味着说出全部真话,公布全部秘密。
按时赴约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
拒绝他不轻易许诺是守信的重要保证。
设计意图:选取生活中真实的事例,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等,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敢于担当责任的人!既考察了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又关注了学生行为的未来发展。
)环节四:成果交流,收获诚信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2、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设计意图:首尾照应,使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践行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同时也突出了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育目标。
)教师寄语:人生路上,我们背负的行囊很多,但诚信行囊会使我们在交往中更具魅力,诚信会助我们走向成功,那就让我们以诚为镜,二、诚信无价:1、人无信不立。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2、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3、诚信是为人之本。
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
三、诚信做人到永远1、诚实。
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信守承诺,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