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摘要】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少但教学产出高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该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
堂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

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
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

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

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放置于这样的情境之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之中,这就要求创设的情境要着力体现出真实性、问题性、挑战性、开放性、浸润性。

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节课中,老师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个情境,其中有碧叶相连的画面,有轻松愉悦的音乐,有充满童真的语言,有栩栩如生的表演,让童真童趣在课堂上荡漾。

如第四节:描写了夏天迷人的夜晚、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出现在静谧的夜空,多美的意境。

教师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展示夏夜星空图,在孩子们一声声惊叹中深深感受到夏夜的魅力。

再如,学习“穿梭”一词,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相对较难理解的。

教师组织学生表演,两名学生扮演可爱的蝴蝶,其他学生扮演美丽的花朵。

老师娓娓道来:“孩子们,你们看,可爱的小蝴蝶在花朵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从这朵花前穿过,又从那朵花后绕过,多快乐啊!这样就是穿梭。

”学生们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中领悟了词意。

3 科学分组,合作探究,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具有科学性、序列性的教学活动。

开展合作学习,就必须组建学习小组,科学分组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

组内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谁组织、谁作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等等。

总之,小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

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这样能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小组各成员应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确保每一次探究学习的质量。

教学离不开预设,但如果一味按部就班,连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词的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样,如果一味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

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

有效的教学预设应具备两项功能。

4 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4.1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

由于学生经历、知识、生活范围上相近,因此学生更容易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讨论中接受教育。

所以,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4.2 课堂教学要坚持“三为主”:即: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

以学为主:就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体味学习带来的乐趣。

以练为主: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

这个环节教师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以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以赛为主:要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动力与适当的压力,生生之间可以引入恰当的竞争机制,以调动学生快速高效的学习情绪。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