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用上一次的结余加(或减)当天的收入(或之处)
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
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讨论:上月结余、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
你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吗?
练习九 第9题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试一试。
学生列式,用计算器计算。
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算结果
再利用计算器来进行检验。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5分钟)
1.课本第53页练一练1题。
用计算器计算后与预习作业3核对一下。
2.练一练 第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
3.练习九 第8题
3.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较为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各种运算,并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上。
教学难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作业(预设5分钟)
交流预习作业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
交流预习作业2
谈话揭题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0分钟)
1.出示例4。
小组合作提纲:
(1)自己看懂题意。
如果你是超市的营业员,你知道怎样求出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
(2)列出算式。
先估计一下,李芸大约一共用了多少钱?(3)再用计算器计算。
(1)找到不变的数:小数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
(2)找到变的数字及变的规律:整数部分是变的,它比最后一个小数的位数少1;它同时还是后面小数部分的8的个数。
(3)按照发现的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必做题:练习九第6、7题。
2.选作题:
①两个小数的和是8,相差0.4,这两个小数分别是多少?
②课本第55页的思考题点拨。
指名说说思考方法。明确:被减数少算了,结果也少算了;减数多减了,结果也偏小。
四、板书设计
1.带计算器,说说对计算器有了哪些了解?
2.0.895用计算器怎么按?怎么按简便?试一试。
3.P53页:练一练 第1题。
课后反思:
复备栏
复备栏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序号:上课时间:2012年月日
主备人:李吉爱
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第6~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在计算器上按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会使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2.让学生在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应用的广泛性,感受计算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