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理学
微观因素:商场购物环境、商场人流量、售货员服务技能与态度、他人的看法等
图1-1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章节 第一章 内 第二章 在
教 学 内 容 消费行为学绪论 消费者的心理实质、感觉和知觉 消费者的记忆、想像和思维 消费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消费者的个性与消费者的注意和理解 消费者的需要与购买动机 消费者的学习与态度
3、研究方法
观察法: 1) 观察法:指研究人员通过对消费者外显行为的直 接观察与记录来分析消费者心理活动、 接观察与记录来分析消费者心理活动、揭示消费 者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者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 2) 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 实验法:问题—假设 方法—结果 假设—方法 结果—结论 3) 实验法:问题 假设 方法 结果 结论 4) 测验法 5) …
授课学时 2 4 3 2
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合计
已发生的行为对 4 将要发生的行为 的愝 4
3 3 2 3 34
4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社会环境、文 化和经济)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购后过程: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
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核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 考平时成绩。其中,期末为开卷考试,成绩占 总分的60%,平时成绩40% ,由考勤、平时 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期中考试等构成。
二、概念:是什么(what) 概念:是什么(what)
1.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运用一定的 理论和技术,分析预测个人和群体 消费行为规律性的学科。
与消费心理学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 区别
消费者心理
外部活动,可见
内部心理活动, 不可见
心理支配行为,根据心理推断行为
联系
行为受心理支配,根据行为可分析心理
5. 研究内容
1)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购买需求与动机分析) 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购买需求与动机分析) 需要 购买动机 购买行为 2)怎样购买(购买决策与购买行为) 怎样购买(购买决策与购买行为) 包括购买行为模型与购买决策过程 影响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消费者自身因素、 3)影响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消费者自身因素、 环境因素及企业市场营销因素) 环境因素及企业市场营销因素)
二、概念:是什么(what)
消费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 影响,消费决策是如何做出 影响, 的呢? 的呢?消费行为学到底学些 什么呢? 什么呢?
仔细看!
感知 个性 记忆 想象 情绪 环 境…
一个老人还是一对情侣?
二、概念:是什么(what)
1.消费行为学的定义 1.消费行为学的定义 2.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过程 2.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过程 3.消费的定义 3.消费的定义 4.消费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4.消费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5.消费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5.消费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应用时期II
• 1965 美 俄亥俄州立大学正式提出第一 个《消费行为学》大纲。 • 1968 美 德赖登出版了第一版《消费行 为学》 J.F.恩格尔、R.D.贝莱克韦尔 和D.T.科特拉
现代消费者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变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现在)
1) 综合运用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2) 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
海尔为研究消费者潜在动机而设计的购物单
购 物 单 1 1听发酵粉 2块面包,一串胡萝卜 1磅Nescafe速溶咖啡 1.5磅碎牛肉 2听桃子 5磅土豆 购 物 单 2 1听发酵粉 2块面包,一串胡萝卜 1磅新鲜咖啡 1.5磅碎牛肉 2听桃子 5磅土豆
刺激
解释刺激的意义
人格特征
购物单
想象家庭主妇 是什么样的人
谢谢大家!
OTC的购买者是谁 OTC的购买者是谁
OTC药品的概念和特点决定了OTC的购买者 OTC药品的概念和特点决定了OTC的购买者 药品的概念和特点决定了OTC 成年人,有一定的疾病判断能力, 是:成年人,有一定的疾病判断能力,有 一定的药品使用经验; 一定的药品使用经验;在经济上有一定来 源;文化程度高的人和医疗保健意识强的 工作节奏快的人。 人;工作节奏快的人。
什么是投射测验?
海尔等关于速溶咖啡购买原因的探索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40年代,当速溶咖啡这个新产品投放 市场时,厂家自信它会很快取代传统的豆制咖 啡而获得成功。因为其味道和营养成份与豆制 咖啡相同,且饮用方便,节省时间精力,为此, 厂家在宣传时极力说明这些优点。但出乎意料, 购买者廖廖无几,这是什么原因呢?
消费行为学
主讲:倪玲霖(市场营销系) E-mail:nllzjyk@ mail:
第一章 概论
一、研究意义:为什么(why) 研究意义:为什么 二、概念:是什么(what) 概念:是什么 三、研究途径:怎么做(how) 研究途径:怎么做
一、研究意义(为什么) 研究意义(为什么)
1) 市场营销职业和消费者行为 2) 消费与消费者行为 3) 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行为
观念:懒惰的 人买速溶咖啡
投射法是利用无意识的刺激反应而探询 个体内心深层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个体内心深层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案例1 案例1-1 非处方药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OTC)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 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OTC) 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 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 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随着新的医疗保险办法的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出台, 随着新的医疗保险办法的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出台, 非处方药品目录的公布,病人自主治疗意愿的增强, 非处方药品目录的公布,病人自主治疗意愿的增强,出现了 大量的零售药店, 大量的零售药店,消费者从公开渠道及充足的货源里购买非 处方药的机会大大增加,药店零售额快速增长, 处方药的机会大大增加,药店零售额快速增长,非处方药市 场充满机遇。 场充满机遇。 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进入零售市场,希望通过广告和促销, 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进入零售市场,希望通过广告和促销, 建立自己的非处方药品牌,获得经济效益。 建立自己的非处方药品牌,获得经济效益。在这一领域获得 成功的关键是公司直接向消费者进行营销的能力, 成功的关键是公司直接向消费者进行营销的能力,即制定有 效的非处方药市场营销策略并付诸实施的能力。 效的非处方药市场营销策略并付诸实施的能力。
现代消费者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应用时期(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 欧内斯特.迪士:消费动机的研究 • G.卡陶纳:消费期望和消费态度的研究 • 拉吉斯费尔德和E.卡兹:“人格的影响”的研究 • R.A.鲍尔:“知觉到风险”的研究 • 罗杰.L.诺兰:“新产品初步设计”研究和“定位” 研究 • 海尔:提出消费者潜在的或隐藏的购买动机理论 •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该市场购买什么样的OTC药品 该市场购买什么样的OTC药品
消费者购买OTC药品因为治疗的疾病类别、制造商、 消费者购买OTC药品因为治疗的疾病类别、制造商、 OTC药品因为治疗的疾病类别 品牌、价位、剂型、包装等的不同而存在区别, 品牌、价位、剂型、包装等的不同而存在区别, 还因为是否进入医疗保险报销目录而不同。 还因为是否进入医疗保险报销目录而不同。 消费者对一个产品的把握一般有三方面的知识, 消费者对一个产品的把握一般有三方面的知识, 产品属性:如包装外观、说明书、 产品属性:如包装外观、说明书、药品外观及开 服用的方便性、口感等;产品利益:如疗效、 启、服用的方便性、口感等;产品利益:如疗效、 副反应、起效速度及安全性等;产品价值满足: 副反应、起效速度及安全性等;产品价值满足: 品牌地位。 品牌地位。 进入医疗保险目录对于OTC药的推广很重要。 OTC药的推广很重要 进入医疗保险目录对于OTC药的推广很重要。
一、研究意义(为什么) 研究意义(为什么)
哈罗德·J 莱维特 哈罗德 J·莱维特 :顾客不是买什 么东西,而是买解决问题的办法。 么东西,而是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 潜在的买主来说, 潜在的买主来说,产品是一种使人获得 价值上的种种满足的复杂结合体。 价值上的种种满足的复杂结合体。人们 买的不是东西,而是他们的希望。 买的不是东西,而是他们的希望。
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研 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 究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 消费者市场需研究:谁是购买者、购 消费者市场需研究:谁是购买者、 买对象、购买目的、购买行为、 买对象、购买目的、购买行为、购买 时间和购买地点。 时间和购买地点。 消费者行为需要研究: 消费者行为需要研究:购买者行为受 哪些因素影响, 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是怎样作出决 策的,典型的购买行为 购买行为。 策的,典型的购买行为。
2.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过程
古代的消费思想: • 计然:“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 也” • 范蠡:“夏则资皮,冬则资郗” • 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现代消费者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萌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1899 韦伯(美)《有闲阶级论》:广义消费 1901 W.D.斯科特(美): 运用心理学指导广告宣传 H.盖尔(美)《广告心理学》 1908 E.A.罗斯 《社会心理学》 1912 闵斯特伯格(德) 《心理学与经济生活》 1920-1930 丹尼尔.斯塔奇 《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心 理学》 • 约翰 .华生:刺激——反应理论 研究重点:促进企业产品销售,而不是满足消费需求,在实践中 应用较少,未引起社会和企业界的重视。 • • • • • •
外在因素
营销因素
内在因素
消费者行为(决策过程)
宏观因素: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自然因素、科学技术因素 产品因素:质量、性能、商标、包装 生理:年龄、性别、健康等 认识问题 信息收集 价格因素:价格、折旧、信贷 心理:感知、认知、象征 购买决策 购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