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面分析
期中考试结束了,作为班主任,我对本班在数学考试中的进步与不足及以后的努力方向作了深入的思考,现分析如下:
一﹑本次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准,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不仅是在考察学生学得是否牢固灵活,更是在考察平时教师上课是否就题讲题,是否在用新课程理念深入挖掘教材,是否能以学生为主体。
出题方式不仅是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也是告诉老师数学教学的侧重点与方向,更是向中学数学接轨,充分着眼于学生的将来。
综合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计算能力较好。
学生的观察力与分析判断能力有所增强。
但是还有大部分学生的审题比较马虎,丢分多是因为审题不清的问题,如填空第5小题尤为明显:“把5米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部分学生没有搞清楚到底哪一问是数量,哪一问是分率,从而做错影响了准确率。
第7小题:“最小质数和最小合数的和的倒数是()”学生对质数、合数的概念不清楚,错误率较高。
列式计算由于平时教材中没有这样的练习,学生缺少训练,
大多学生因丢括号而丢分,解决问题第4题:在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出现问题比较多,其原因是:题意不明白,弄不清长方形和半圆之间的关系。
这说明老师对教材挖掘不够,学生练习的还是比较少。
总体来说,试卷暴露出的问题值得人深思,问题如下:1、课堂练习以及家庭作业的整齐划一。
2、对某些应成为技能的计算能力法则要求不够严格。
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脱节。
学生离开课堂以后,处于无人管教状态,本身又缺乏自觉性,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也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
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拿出以下措施,使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
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
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方法。
尖子生还不是很全面,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
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使他们稳定在七八十分左右。
2、注重数学知识的过程演绎。
在备课时,我们要形成整体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系统知识体系,落实各个知识点,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开展思维训练,一定要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习得过程。
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脉络体系,建构系统知识。
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演绎过程的思维价值,进行系统教学。
3、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尤其是学困生,教学不能浮在知识表层,一定要深挖,体现思想。
4、教学要有深度。
教学更讲究学习方法和策略。
遇到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解题能力,最终建立解题模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即使反思自己的教学,多听家长的意见,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的结合起来。
赵五小
纪彦凤
二○一○年十一月八日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面分析
本张试卷分别从基础知识(字、词、句),阅读、习作和课外积累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就本张试卷而言,题量稍大,文字密集,不太规格。
较之以往的考试而言,题型偏难。
从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特对本次考试作如下分析。
一、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
看拼音写词语一题丢分较少,只有个别学生出问题,但是对于选择正确读音中“刚劲”的“劲”和“运载”的“载”虽然讲课时也进行了强调,但是缺少巩固练习,没有落实的书面,所以大多数学生根据生活习惯读错,而造成了失分。
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凡是在课本上出现的,与生活习惯不同的读音,教师一定要多强调。
再就是对于“安逸”“造诣”等几个字由于课本中没出现过,学生失分严重。
特别是对于句式的练习掌握很差,把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这些基础练习丢分较多。
二、学生的做题习惯不好。
由于本次卷面密集,还有的缺少必要的横线,部分学生马马虎虎因丢题失分。
三、课文基础知识不牢固。
第五大题,回顾课文填空,由于没有书面的练习背诵,单靠讲课的提示,学生印象太浅。
所有学生在这道题上的失分最为严重,几乎是全军覆没。
从而也就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学生课上的分析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复习,落实平时的整理复习背诵检测。
同时也给老师以警醒,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指导学生读书,并做到摘抄与背诵相结合。
四、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加强。
第九大题课外阅读《拐弯处的回头》,学生失分较为严重。
短文内容比较深奥,学生读起来有些费解,但只要认真多读几遍,后面的问题都能够解决。
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缺乏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综合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强化课本知识,要求人人过关。
2、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注重方法的引领,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3、重视平时的日记和作文的训练及讲评,教给学生习作的技巧与方法。
如:如何选材,如何谋篇布局等等。
使学生轻松地提高习作能力。
4、重视培优补差工作,采取“一帮一”的学习形式,改充班内学生参差不齐的状态。
5、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加大学生的积累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将每天读书半小时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
6、加强集体备课和听评课的力度,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将几个人的智慧集中起来,才能将失误减到最低,才能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课堂。
相信通过我们的查缺补漏,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赵五小
纪彦凤
二○一○年十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