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八、初步施工组织计划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四、保证措施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2.工期保证措施3.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6.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7.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8.标准化管理及保证措施9.支付保障措施(有关民工工资、劳务分包、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分包等的按期支付保证措施)第一章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一、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一旦中标后,我们将立即组建云南省楚雄州彩云至嘉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现场管理机构框图如下: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根据本项目所在路线分析,我公司拟将项目经理部、拌和站、料场分别设于本项目路线中间位置的右侧,实行挂牌施工制。
所设置平面图大致如下:三、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第二章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一、质量目标: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优良。
二、工期目标:计划总工期为32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11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2017年6月30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其节点工期如下:1、施工准备计划于2014年11月1日开始,于2014年12月31日完成;2、路基工程计划于2014年12月1日开始,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3、桥涵工程计划于2014年12月1日开始,于2016年8月31日完成;4、路面工程计划于2017年1月1日开始,于2017年4月30日完成;5、排水工程计划于2015年3月1日开始,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6、软基处理工程计划于2015年2月1日开始,于2015年11月30日完成;7、其他工程计划于2016年7月1日开始,于2017年6月30日完成;三、安全目标:实现“四无”,“一控制”、“一达标”即:1、“四无”:无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机破事故。
2、“一控制”:职工年重伤频率控制在0.5‰以下。
3、“一达标”:安全生产达国标。
第三章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第一节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通过对本工程项目概况的理解以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认为项目主要工程为路基、路面,桥涵工程、软基处理。
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所在为桥梁工程和软基处理。
第二节施工方案一、路基工程施工(一)路堑土方开挖土方路堑开挖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运碴通道与掘进工作面要妥善安排,做到运碴、排水、挖掘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用推土机及挖掘机推或挖、装载机装、自卸车运至填筑路堤或弃于废土场,人工配合整修路拱及边坡。
(二)路基填筑施工填筑方式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车运卸,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的方式施工。
二、水泥砼路面工程施工1、安装钢模板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固、准”的要求。
接头要紧密,不能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现象,保证钢模稳固。
保持钢模顶部标高的准确,检查无误后,在钢模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机油。
2、混凝土拌制施工前事先在搅拌站内备足符合要求的砂、碎石、水泥等材料。
混凝土拌合物的最短时间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的规定,其搅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三倍。
3、运输、卸料、摊铺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采用自卸汽车运送到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
摊铺前,要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自卸汽车抵达铺筑现场后摊铺,将倾卸在路槽内的混凝土按摊铺厚度均匀地充满在模板范围内,摊铺时严禁抛掷和搂耙,以防离析。
在模板附近摊铺时,用铁锹插捣几下,使灰浆捣出,以免发生蜂窝。
4、砼捣固与成型首先,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按顺序插振一次。
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也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插点间距要均匀,防止漏振,在振捣时要避免与钢模和钢筋碰撞。
振捣时间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不宜过振。
其次,用功率不小于2.2kw的平板振捣器全面振捣。
再次,用振捣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
最后,再用平直的提浆棍进一步滚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并调匀。
5、人工精修为达到要求的平整度,采取“量”、“抹”结合的人工精修方法。
“量”即用具有标准线且不易变形的铝合金直尺,紧贴模板顶面进行拉锯式搓刮,“抹”即人工用抹子将表面抹平。
分两次进行,以达到规范要求的路面平整度要求。
6、养生混凝土板抗滑构造制作完毕待砼凝固后应立即养生,拟采用覆盖旧麻袋、草袋等洒水湿养生方式。
7、切缝根据我们的经验,当混凝土达到强度6.0~12.0MPa时是进行切缝的最佳时机,切缝采用路面切缝机进行施工,切缝后,我们将尽快灌注填缝料。
8、填缝填缝采用沥青填缝。
施工完毕后,仔细检查填缝料与缝壁粘结情况。
使其粘结紧密。
三、特殊路基处理1、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拉直平顺、紧贴软基或下承层,其重叠、缝合和锚固应符合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填料长度不足1000m时,机械不应在路幅内掉头。
施工过程中土工格栅不应出现任何损坏、保证工程质量。
2、重锤夯实重夯单击的夯击能达到500KN.m。
夯实前检查地基土的含水量,当地基土的含水量超过20%时,改用其它处治措施。
四、桥梁工程总体施工方案1、扩大基础土质基坑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排水整平基底后,绑扎钢筋,支立侧模,浇筑砼。
、2、桥台在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大平面钢模现浇施工。
3、台帽在桥台完成后凿除桥台混凝土表面浮浆,安装模板并进行钢筋绑扎,安装加固后再进行浇筑砼施工。
4、梁板预制及安装,预制梁板采用外钢模板,底模用钢板在预制台座上铺设。
内模采用直径24cm充气胶囊,钢筋安装、底模、外钢模除锈、涂脱模剂,再进行外模安装,加固好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
达到运输安装强度后,才可用汽车把预制板运至工地,用25T吊车进行吊装。
5、桥面铺装、护栏及其他辅助工程,桥面铺装时先处理好梁板上面的浮浆杂物,把底板清洗干净,然后铺设钢筋网片及加固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
第三节主要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一、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水泥砼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第四章保证措施一、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体系为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项目经理部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工程创优管理工作。
质量保证体系见下页。
2、质量保证措施工程施工前,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列出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的关键项目管理明细表,作为质量控制的管理依据。
对于重要关键项目制定详细施工方案,用于指导施工作业,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合同和业主要求,使业主满意。
各级施工负责、工程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负相应责任,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位,使各级指挥人员在实施组织指挥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质量控制程序(见以下图表)二、工期保证措施1、建立工程工期工作日志制度,详细记载每日实际完成量和累计完成量及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
2、计划合同部收集进度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从中发现是否出现进度偏差,一旦发生进度偏差,应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工期调整的措施和方案,要求重新调整施工计划,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进度措施来保证调整后的计划得以落实。
3、定期分析影响本工程工期的关键环节,进行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的比较,分析超前或滞后因素,及时指出可能引起工期延误的隐患,科学地对工期进行调整和优化,制定总工期不突破的对策措施。
三、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1、公司统一调配.集中优势资源:从公司抽调施工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施工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现场施工工人从下属工程队调集,择优选择技术素质高的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企业潜力和职工积极性,所有人员及所需生活用品在要求的时间内送到施工现场。
2、建全制度.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建立劳务队伍竞争机制、专业操作工人的培训制度,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等各方面的因素,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搞好后勤保障:搞好职工食堂,注意防病、治病、注意劳逸结合,工地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急救人员培训,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以保证正常的出勤率,以利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期。
4、准时发放工资,保持集体吸引力:加强主人翁意识教育,增强集体战斗力。
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保证人员的心理平稳,以此稳定劳动力队伍。
四、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框图场的指挥工作。
(2)行动组:主要是在施工现场看见或听见火情、人员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故,要立即召集施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护,尽可能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派人迅速报告项目领导。
平时负有监督、检查、纠正违反程序或技术规定的行为。
(3)报警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听从第一到达事故现场领导的命令。
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
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单位门口和交叉路口迎接救援车辆。
(4)通讯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有关情况,对内要告知事故发生情况,如发生伤人或塌方等事件,要对外联络,通知人员和救援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抢救。
(5)疏散引导组:事故发生时,疏散组长应立即带领本组人员弄清本工程疏散出口和消防通道情况;引导施工人员正确逃生;在要道关口处设专人指挥,克服拥挤情况。
(6)救护组: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送往医院医治伤员和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五、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1)贯彻环境保护法规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的有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特点,及时提报有关环境保护设计,切实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
(2)强化环保管理、美化施工场地(3)防水排水治理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4)冲刷与淤积治理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及对水文状态的改变。
防止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而影响排水系统,减少对附近水域的污染。
(5)防止和减轻水、大气污染(6)控制扬尘(7)保护绿色植被(8)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产生水土流失,要修筑道路两侧的排水系统。
2、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1)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