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计划书篇一:智慧城市项目创业计划书智慧城市项目创业计划书作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即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还明确强调过:“中国制造2025”将主攻智慧制造,在推动中国成为制造强国之余,打造中国智慧城市。
据了解,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对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同样显而易见。
普思策划编制的构建智慧城市项目创业计划书包括摘要、综述、附录三大部分。
摘要列在智慧城市创业计划书的最前面,它浓缩了的创业计划书的精华。
摘要涵盖了智慧城市创业计划的要点,以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评审计划并做出判断。
第二部分最主要的是进行产品/服务介绍、人员组织、营销策略、市场预测、财务规划。
三、在智慧城市创业计划书最后附上附表等其他相关资料。
智慧城市项目创业计划书【目录】(一) 公司基本情况对成立时间、注册资本、经营产品、员工规模等进行简要介绍(二) 产品/服务介绍对公司主要的产品和系列服务进行简要描述(三) 行业/市场分析对行业状况、市场容量、市场发展前景、消费者接受程度进行简要分析(四) 业务现状对市场份额、客户数量简要分析(五) 财务分析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投入、产出、本年度收入及利润(六) 融资计划融资金额、参股比例、融资期限、退出方式第一部分公司概况(一) 公司介绍详细介绍公司背景、规模、团队、资本构成1. 主要股东股东名称出资额出资形式股份比例联系人联系电话2. 团队介绍对每个核心团队成员在技术、运营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成功经历进行介绍3. 组织结构4. 员工情况(二) 经营财务历史(三) 外部公共关系战略支持、合作伙伴等(四) 公司经营战略近期及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要实现的目标第二部分产品及服务(一) 智慧城市产品、服务介绍(二) 智慧城市核心竞争力或技术优势(三) 智慧城市产品专利和注册商标第三部分行业及市场(一) 行业情况智慧城市行业发展历史及趋势,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政策限制(二) 市场潜力对智慧城市市场容量、市场发展前景、消费者接受程度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三) 行业竞争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及其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四) 收入(盈利)模式业务收费、收入模式,从哪些业务环节、哪些客户群体获取收入和利润(五) 市场规划公司未来3-5年的销售收入预测(融资不成功情况下)第四部分营销策略(一) 智慧城市目标市场分析(二) 智慧城市客户行为分析(三) 智慧城市营销业务计划(1)建立销售网络、销售渠道、设立代理商、分销商方面的策略(2)广告、促销方面的策略(3)产品/服务的定价策略(4)对销售队伍采取的激励机制(四) 智慧城市服务质量控制第五部分财务计划请提供如下财务预测,并说明预测依据:未来3-5年智慧城市项目资产负债表未来3-5年智慧城市项目现金流量表未来3-5年损益表第六部分融资计划(一) 融资方式详细说明未来阶段性的发展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公司能提供多少,需要投资多少。
融资金额、参股比例、融资期限(二) 资金用途(三) 退出方式第七部分风险控制说明该智慧城市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等篇二: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商业计划书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智慧城市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 .. (3)二、智慧城市的发展史 ................................................ (3)(一)智慧城市起源及发展 (3)(二)智慧城市发展前景 ................................................ (5)三、XX-XX年国内智慧城市相关政策 (6)(一)XX年主要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文件列表 (6)(二)XX年主要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文件列表 (6)(三)XX年主要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文件列表 (7)(四)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成立 (9)(五)XX年主要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文件列表 (10)四、国内外智慧城市 ................................................ . (11)(一)国内 ................................................ .. (11)(二)国外 ................................................ .. (13)五、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与功能 ................................................ .. 14(一)智慧城市的主体及七个要素 (14)(二)整体框架 ................................................ . (15)(三)主要功能 ................................................ . (16)六、智慧城市建设 ................................................ (17)(一)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内容 (17)(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 (18)(三)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措施 (18)七、智慧城市运营模式 ................................................ .. (20)(一)智慧城市产业链 ................................................ . (20)(二)运营模式分类 ................................................ (20)八、智慧城市案例分析——宁波智慧城市建设 (20)(一)十大应用体系:让智慧无处不在 (21)(二)六大产业基地:让产业智慧起来 (22)(三)信息基础设施:随时随地随需 (23)(四)信息资源整合:再也没有“信息孤岛” (23)(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分两个阶段 (24)(六)在“两大区域、两大系统”先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24)九、智慧城市上市公司资料 ................................................ . (25)(一)易华录(300212) .......................................... . (25)(二)银江股份(300020) ........................................ .. (25)(三)延华智能(002178) .......................................... .. (26)(四)数字政通(300075) .......................................... .. (27)(五)神州信息(000555) .......................................... .. (28)(六)索芙特(000662) .......................................... . (29)十、总结................................................. . (29)智慧城市研究报告智慧城市的到来,不仅是改变个人信息生活的质量,还可运用于城市公共安全、制造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健康监测、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可以让会各种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能够大大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使得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管理效率。
智慧城市将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包括智慧的交通、智慧的商业、智慧的公共安全,智慧的居民健康和教育,智慧的环境。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
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史(一)智慧城市起源及发展数据显示,2050年,全世界2/3的人口超过60亿要居于城镇,二十世纪“世界人口急速城市化”世界上城市人口比例由1900年的13%(2.2亿)增加至1950年的29%(7.32亿)到XX年的49%(32亿),城市的压力日益剧增。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未来的亚洲和非洲的城市增长高达93%,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例会增至60%(49亿)。
城市化进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是全世界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一,交通拥挤;第二,住房困难;第三,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比较多;第四,人口的聚集和拥挤;第五,就业的困难;第六,大量的环境污染。
这些“城市病”需要城市在发展中用新的模式、理念和技术去解决。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叫斯蒂格利茨,就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中国的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从这句话里面可以看出,城市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发展交融在一起,一定会形成城市发展的新模式,通常生活中涉及的信息化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互联网、有云计算、有无线网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