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使公司生产之产品遵循标准制程进行,制订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以达质量与效率之提升。
2.0范围:
本公司开发的产品及OEM加工产品的作业指导书编制。
3.0职责:
3.1研发部(产品工程课):负责提供产品之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和BOM及其它有关数据。
3.2研发部(制造工程课):协助检讨制程的合理化及提供治具或机台名称等。
3.3制造工程课:
3.3.1参与新产品设计审查会议并制订初步作业流程。
3.3.2参加新产品试产并拍摄作业图片,制订临时版工作指导书。
3.3.3依据研发提供之尺寸管控图面和已检讨OK的制程、零件,产品料号完善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并负责对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审核及依据《制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
3.3.4负责主导《作业指导书》检讨确认直至改善OK。
3.4生产部:提供有关数据(冲速,模穴数等)和生产流程中问题点,并负责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会签,提出合理建议。
3.5.品管部:
3.1.5.1根据SOP制作SIP或者QC工程图。
3.1.5.2负责提供产品测试条件、管控尺寸、检验频率等。
4.0定义:无
5.0内容及要求:
5.1试产计划:
5.1.1由研发提出该产品的试产计划,并提供新产品BOM表及蓝图(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
5.2工艺确认制作:
5.2.1IE通过对产品制样时所记录的工艺流程,制作临时版本的《作业指导书》。
5.2.2产品试产时,IE根据现场状况对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修正。
5.2.2.1IE工程师根据试作对产品每道工序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进行规范并拍摄图片,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对作业内容,作业要点,检验标准等加以描述。
IE工程师根据产品研发部和品管部所提供的各项图面,对重点管控尺寸用AUTOCAD 图示加以标注,对重点尺寸要用“▼”加以强调,需作CPK管控应加“【Χ】”管制符号,临时版SOP不发行,经部门主管审核后盖临时章或参考章提供产线使用,临时版SOP在正式版SOP发行之前一直有效,正式版发行后生产单位需到DCC审请正式版SOP,同时要将临时版归还于DCC处。
5.2.2.2原则上每种料号都有对应的作业指导书,若出现在同一系列产品中流程作业人力相同,作业方法相同,使用设备完全相同时可以考量制作一份“通用作业指导书”,但作业指导书中必须对每种料号之间的差异处重点描述清楚。
5.2.2.3全套作业指导书中工序均需修订型或增减工序型:IE工程师根据《工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版本依26个英文字母变更;即B0、B1版、C版……。
5.2.3试作完成后,新产品之临时版作业指导书先与相关单位人员以邮件方式进行讨论,各单位提出完善建议,IE要进行记录然后检讨加以完善。
5.2.4各单位负责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修改意见,IE工程师再依据检讨内容修改作业指导书直至OK。
5.2.5部门确认后签核,会签各相关部门后将需发行作业指导书送至文控中心进行签收发行,文控中心根据需求再分发给相关需求单位。
5.3文件发行后修改发行:
5.3.1正式版(A0版)之后SOP经单位主管核准后由文控中心进行发行。
5.3.2申请单位提出作业标准变更需求。
5.3.2.1制程工序合并,剔除,简化,重排以及其它动作改善。
5.3.2.2机器与模治具经改善后生产效率提升。
5.3.2.3新产品量产后,作业员熟练程度提高。
5.3.2.4生产产能有常态变更时。
5.3.2因任何变更之修订版由单位主管审核、部门主管核准后文控中心进行发行。
5.4作业指导书编号:
SOP-EN-□□□□
(A) (B) (C)
(A)表示“作业指导书”简称,
(B)EN:表示制造工程课。
(C)三阶文件流水号,从0001,0002……
6.0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