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

各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134-2010
表4.0.4 建筑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K) 和热惰性指标(D)的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屋面
传热系数K W/(m2· K) 热惰性指标D≤2.5
0.8 1.0 1.5 2.0 3.0(通往封闭空间) 2.0(通往非封闭空间或户外) 应符合本标准表4.0.5-1、 表4.0.5-2的规定 0.5 0.8 1.0 2.0 3.0(通往封闭空间) 2.0(通往非封闭空间或户外) 应符合本标准表4.0.5-1、 表4.0.5-2的规定 0.6 1.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表 4.2.2-1 严寒(A)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屋 面 外 墙 架空或外挑楼板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传热系数K[W/(m2· K)] ≤3层建筑 0.20 0.25 0.30 0.35 1.2 1.5 1.2 (4~8)层建筑 0.25 0.40 0.40 0.45 1.2 1.5 1.2 ≥9层建筑 0.25 0.50 0.40 0.45 1.2 1.5 1.2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50189-2005
4.2.2 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 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表4.2.2-1、表 4.2.2-2、表4.2.2-3、表4.2.2-4、表4.2.2-5以 及表4.2.2-6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 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当建筑所处城市 属于温和地区时,应判断该城市的气象条件与表 4.2.1中的哪个城市最接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 能应符合那个城市所属气候分区的规定。当本条 文的规定不能满足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 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强制性条文
19
0.3≤体形系数≤0.4 传热系数K W/(m2· K) ≤0.30 ≤0.40 ≤0.40 ≤0.6 ≤2.7 ≤2.5 ≤2.2 ≤1.7 ≤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50189-2005
表4.2.2-2 严寒地区B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体形系数≤0.3 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K W/(m2· K) 屋面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 窗墙面积比≤0.2 单一朝 向外窗 (包括透 明幕墙) 0.2<窗墙面积比≤0.3 0.3<窗墙面积比≤0.4 0.4<窗墙面积比≤0.5 0.5<窗墙面积比≤0.7 屋顶透明部分 ≤0.45 ≤0.50 ≤0.50 ≤0.8 ≤3.2 ≤2.9 ≤2.6 ≤2.1 ≤1.8 ≤2.6
1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2003
4.0.6 居住建筑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 指标应符合表4.0.6的规定,当设计建筑的屋顶 和外墙不符合表4.0.6的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 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 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强制性条文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2003
0.56 0.61 -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表 4.2.2-5 寒冷(B)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屋 面 外 墙 架空或外挑楼板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传热系数K[W/(m2· K)]
1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GBT50189-2005 节能50%标准
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50189-2005
4.2.1 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表4.2.1 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
气候分区 严寒地区A区 严寒地区B区 代表性城市 海伦、博克图、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富锦、哈尔滨、 牡丹江、克拉玛依、佳木斯、安达 长春、乌鲁木齐、延吉、通辽、通化、四平、呼和浩特、抚顺、大柴旦、沈 阳、大同、本溪、半新、哈密、鞍山、张家口、酒泉、伊宁、吐鲁番、西宁、 银川、丹东 兰州、太原、唐山、阿坝、喀什、北京、天津、大连、阳泉、平凉、石家庄、 德州、晋城、大水、西安、拉萨、康定、济南、青岛、安阳、郑州、洛阳、 宝鸡、徐州 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汉、黄石、岳阳、汉中、 安康、上海、杭州、宁波、宜昌、长沙、南昌、株洲、永州、赣州、韶关、 桂林、重庆、达县、万州、涪陵、南充、宜宾、成都、贵阳、遵义、凯里、 绵阳 福州、莆田、龙岩、梅州、兴宁、英德、河池、柳州、贺州、泉州、厦门、 广州、深圳、湛江、汕头、海口、南宁、北海、梧州
0.83 0.91 0.56 0.61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表 4.2.2-4 寒冷(A)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屋 面 外 墙 架空或外挑楼板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传热系数K[W/(m2· K)] ≤3层建筑 0.35 0.45 0.45 0.50 1.5 2.0 1.7 (4~8)层建筑 0.45 0.60 0.60 0.65 1.5 2.0 1.7 ≥9层建筑 0.45 0.70 0.60 0.65 1.5 2.0 1.7
各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
及强制性条文
1
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节能65%标准
2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2.1 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城市气候分区区属
以及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
1.40 1.50 1.10 1.2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表 4.2.2-2 严寒(B)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屋 面 传热系数K[W/(m2· K)] ≤3层建筑 0.25 (4~8)层建筑 0.30 ≥9层建筑 0.30
外 墙
架空或外挑楼板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窗墙面积比≤0.20 外窗 0.2<窗墙面积比≤0.3 0.3<窗墙面积比≤0.4
窗墙面积比≤0.20
外窗 0.2<窗墙面积比≤0.3 0.3<窗墙面积比≤0.4 0.4<窗墙面积比≤0.45
2.0
1.8 1.6 1.5
2.5
2.2 2.0 1.8
2.5
2.2 2.0 1.8
围护结构部位
周边地面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 1.10 1.20
保温材料层热阻R[(m2· K)]
窗墙面积比≤0.20
外窗 0.2<窗墙面积比≤0.3 0.3<窗墙面积比≤0.4 0.4<窗墙面积比≤0.45
2.8
2.5 2.0 1.8
3.1
2.8 2.5 2.0
3.1
2.8 2.5 2.3
围护结构部位
周边地面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 0.83 0.91
保温材料层热阻R[(m2· K)]
≤3层建筑 0.35 0.45 0.45 0.50 1.5 2.0 1.7 (4~8)层建筑 0.45 0.60 0.60 0.65 1.5 2.0 1.7 ≥9层建筑 0.45 0.70 0.60 0.65 1.50 2.0 1.7
窗墙面积比≤0.20
外窗 0.2<窗墙面积比≤0.3 0.3<窗墙面积比≤0.4 0.4<窗墙面积比≤0.45
窗墙面积比≤0.20
外窗 0.2<窗墙面积比≤0.3 0.3<窗墙面积比≤0.4 0.4<窗墙面积比≤0.45
2.0
1.8 1.6 1.5
2.5
2.0 1.8 1.6
2.5
2.2 2.0 1.8
围护结构部位
周边地面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 1.70 1.80
保温材料层热阻R[(m2· K)]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50189-2005
表4.2.2-1 严寒地区A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体形系数≤0.3 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K W/(m2· K) 屋面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 窗墙面积比≤0.2 单一朝 向外窗 (包括透 明幕墙) 0.2<窗墙面积比≤0.3 0.3<窗墙面积比≤0.4 0.4<窗墙面积比≤0.5 0.5<窗墙面积比≤0.7 屋顶透明部分 ≤0.35 ≤0.45 ≤0.45 ≤0.6 ≤3.0 ≤2.8 ≤2.5 ≤2.0 ≤1.7 ≤2.5
0.30
0.30 0.35 1.2 1.5 1.2 2.0 1.8 1.6
0.45
0.45 0.50 1.2 1.5 1.2 2.5 2.2 1.9
0.55
0.45 0.50 1.2 1.5 1.2 2.5 2.2 2.0
0.4<窗墙面积比≤0.45
围护结构部位 周边地面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
(CDD26)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确定。
强制性条文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4.2.2 根据建筑物所处城市的气候分区区属不同,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4.2.2-1~表 4.2.2-5规定的限值,周边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 保温材料层热阻不应小于表4.2.2-1~表4.2.2-5 规定的限值,寒冷(B)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不 应大于表4.2.2-6规定的限值。当建筑围护结构 的热工性能参数不满足上述规定时,必须按照本 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 衡判断。 强制性条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