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指导策略的设计研究的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指导策略的设计研究的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价值写作文一直是困扰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在追问原因的时候,我们常常把“板子”全部打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师身上。

其实,这是有失公平的,低年级语文教师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试想,一个学生在低年级连一两句通顺的话也说不好、写不好,如何能到中年级就一下子能写好一段话和一篇文章呢?但这种看似显而易见的道理却常常被大家忽视。

很多时候,我们的忙碌和低效都是因为重复做着忽视基础而忙于建造空中楼阁的事情。

我们认为,低年级也是要有一定的写话基础的。

当我们的老师忙着让学生练习说话写话的时候,是否想到学生说的话是不是真心话?当我们抛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去说写的时候,是否想到学生对此有没有兴趣?当我们引导学生说写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其实也是在引导学生做人?感兴趣是学生喜爱写作的前提,说好话是写好文的基础,做好人是写好文的根本,这些都是指导低年级写话的关键。

如果说教会学生说话写话是需要策略的,这些就应该是最最重要的策略。

两年前,我们对全区小学低段语文老师做了关于写话教学的问卷调查。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听课访谈后,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低年段学生写话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或者即便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往往因为缺少有效的指导方法而难以坚持,写话教学效果不佳。

从学生角度来看,入学时虽然年龄偏小,还不懂得“作文”为何物,但他们却很乐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因为缺少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这种“表达的欲望”却越来越弱,以至于到了中高年级写作时认为那是一件“很难应付的差事”。

经过跟踪调查,我们还发现,学生在低年级没有打好写话基础,直接影响到高年级习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于是,很多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鉴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改革作文教学,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必须从源头抓起!于是,我们确定了“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指导策略的研究”这个课题。

两年多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指导策略的研究,既可以指导低年级老师转变写话教学观念,提高写话教学水平,又可以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的兴趣,提高低年级学生写话的质量,培养良好的写话习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写话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又提出:“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课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所得。

”这些规定都为低年段写话教学指导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心理学理论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每件事都可能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相关联。

心理学的大量分析和验证,令人信服地证明,愉快为核心的积极情意系统是促进认知系统发展的动力,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能加强儿童的认知需要,唤起内部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成为学习动机得以形成和保持的直接原因。

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因素是直接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可控变量之一。

就如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样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进入小学阶段的正常儿童,其语言学习的心理准备具有敏感性、倾向性和发展性的特征。

学前期儿童听、说能力领先于读、写能力。

我们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儿童的听说来发展其读、写,又要利用逐步获得的读、写能力来促进其原有的听、说能力。

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既要用宽容和欣赏的心态评价学生说写的内容,珍视童真童趣,又要用发展和关怀的价值观重视学生说写中的语言质量问题,打好语言文字基本功。

我们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及需要,让他们日渐乐于书面表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提高。

(三)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理论该理论的主要构想是在正确估计儿童口语水平和智能潜力的基础上,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以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在儿童入学后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依靠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互相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该理论为低年级学生说写能力同步推进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分格作文法“分格作文法”首先是从人们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找出最常见的、比较稳定的表达方式,即所谓的“格”,作为初学写作者的范例。

“格”是一定的内容,按照素、量、序,有规则的结合。

初学写作者依照现成的格式写作,就可以“从格上道”,使作文基本功的练习有了一条可遵循、易掌握的途径。

在表达的内容上,书中提出了“从素起步”的要领。

所谓“素”,就是五感(形、声、色、味、触)和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五感与七情,人人皆有,初学者可从自己的感与情写起。

把自己的五感、七情作为作文内容的切入点,十分贴近实际。

依照书中的方法去练习,比较容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五)模仿作文模仿,简单地说,就是“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模仿作文训练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读帖阶段。

教师选出范文后,分发给学生(也可用多媒体投影),让学生花一定的时间认真地读。

这个时候,学生可做简单的摘要或提纲,认真揣摩作品的语言风格、思想脉络,做到烂熟于胸。

二、冷却阶段。

对于范文,学生的头脑中仅留下一些思想“内核”,或者说,学生的头脑中关于范文的记忆就同经过冬天的光秃秃的树,只有主干,没有枝叶,但枝叶的活力却孕育在主干中,只等春风一吹就枝繁叶茂。

三、临摹阶段。

这是一个还原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那些你能在第一时间内写出的词汇和所使用的句式都已经基本上内化成了你自己的语言;对于那些你在写作时还不能运用的词汇和句式你会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下意识地使用,因为你从前面的写作中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表达效果。

此循环往复,你会发现你的词汇越来越丰富,语言能力越来越强。

四、反馈阶段。

再次把仿写范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反复比较、鉴别,从表达的条理性、艺术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词汇的使用等方面找出存在的差距并作出修改和补充。

五、创新阶段。

它须由教师重新布置作文题(或由学生重新设计情节或内容),这个时候支撑学生作文的是关于范文的结构式样、表情达意技巧、文章风格等方面的综合经验体系,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偷其意、偷其气。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培养低年段学生写话兴趣的研究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课标》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

学生刚开始写话,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写话兴趣,调动孩子的写话动机,使他们从“要我写”自然过渡到“我要写”。

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下措施培养学生写话兴趣。

1、改变作文提法,消除畏难情绪。

我们改变传统“作文”的提法,换为“开心交流”、“心灵对话”、“我有话说”、“开心说写”等等。

不把写作当作一件神圣的事来做,让学生感觉到“说话”只是遇到有意思的话题就彼此交流一下,怎么想就怎么说。

在说好的基础上,老师再指导学生将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从一句话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要求具体的字数,对语言组织也不做过多的限制,自然上升,循序渐进。

学生明白了原来这就是写“作文”,低年级也能写“作文”之后,自然也就消除了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2、设计新颖形式,调动写话兴趣。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赞可夫)我们就顺应这一特征,尽可能设计一些新颖的形式,把图片、电影、游戏、故事等多种手段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写话训练,不知不觉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搬出教室授课,增加写话乐趣。

低年级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是室外课,因为在室外,他们感到“连空气都是自由的”。

而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说”的欲望自然强烈,我们干脆满足他们,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授课空间搬出课堂:校内的操场上、体育馆、花坛边、桂花树下、金鱼池畔;校外的小区健身场、大草坪、公共设施旁、公园里……教学方法因课而异,重在激趣、鼓励、评价,激发学生敢说、爱说、想说、会说。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变,学生在“玩”中感受到了“说”的乐趣,并逐步体会到了“写”的乐趣。

(二)拓宽低年段学生写话题材的研究叶老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针对小学生好玩心重、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们将学生说写的内容引向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生机无限的自然生活,甚至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人生,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周围的变化,并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写出来。

(三)丰富低年段学生写话体系的研究要想让学生善于表达,首先必须做好语言上的积累。

一方面它是指语言形式上的积累。

二素句、三素句、四素句等句子的形式以及连续、并列、总分的句群形式要让学生掌握,并形成体系。

其次,是语素内容上的积累。

我们在低年级学生在掌握了拼音这套识字工具后,我们就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同时推荐学生读背一些生动的词句、优美的篇章,并使他们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为写话训练储存资源。

为此,我们还定期开展区低年级古诗文诵读比赛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来促进各学校组织低年级学生充分、扎实地开展低年级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四)学生仿说仿写的研究仿说仿写是学习写作的有效方法。

指导学生仿说仿写,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多方面值得和需要研究。

1、明确仿说仿写的目的;2、选好示范的口头或书面的句段;3、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何构建相关仿说仿写的体系;4、何培养学生“举三反一”的能力。

5、何摆脱仿说仿写给学生作文能力带来的消极、片面的影响。

(五)评价低年段学生写话成果的研究我们的教师非常善于发现学生说写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热情洋溢的肯定和鼓励,从而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感受到自己写话的价值,体验到写话的快乐。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有些老师进行了“星级激励法”,即根据学生写话的情况分别给予“一星”到“五星”的评价,一段时间后,汇总同学们的得星总数,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

另外,我们还为学生优秀的写话材料提供发表的园地,在学校黑板报、橱窗展览,在校园广播站播出,甚至是向少儿报刊杂志社投稿等,从而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一)调查法研究初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认识与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