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术后饮食首先定期复查血糖、尿糖和电解质情况,禁食者继续静脉补糖,每日摄人量在150—250克,糖和胰岛素的比例为3—6:1U,防止酮症或低血糖发生。
当发生酮症时,应急测血糖、二氧化碳结合率和电解质,分清是糖尿病酮症还是饥饿性酮症,作相应处理。
术后酌情每4—6小时检查血糖及尿糖1次,空腹血糖保持在8.3—11.1mmol/L较安全。
另需给予必要的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
当患者术后恢复正常饮食,可将短效胰岛素改为三餐前皮下注射。
伤口愈合病情稳定,方可恢复术前治疗方案糖尿病人饮食“六宜三不宜”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对糖尿病人来说,甜品基本不碰、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那他们到底能吃什么?营养专家为糖尿病人开出了健康食谱。
兰州军区总医院的营养专家认为,首先糖尿病人禁止吃甜食和许多种水果,因为葡萄糖、蔗糖,消化吸收快,食用后将使血糖升高;也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白薯、土豆、藕等;最好也不要饮酒。
糖尿病人可以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
如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
含糖低的蔬菜。
如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
而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
多吃含钙的食物。
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
如虾皮、海带、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
富含硒的食物。
硒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
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们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
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
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病有利。
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
此外,南瓜、苦瓜、洋葱、黄鳝等对病人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调节血糖浓度的功能,适宜多吃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保持均衡饮食;定时定量进食有助稳定血糖;适量进食含高淀粉质的食物如粥、粉、面、饭、面包、饼干等;尽量避免含高糖份的食物;食糖及调味料:各类白糖、红糖、蜜糖、甜酸酱、油及叉烧酱等。
甜品和饮品:如芝麻糊、糖水、汽水、果汁饮品、加糖的奶茶及咖啡等。
中西式包点和甜点:如奶皇包、莲蓉包、叉烧包、菠萝包、蛋糕、蛋挞及曲奇饼等。
适量进食蔬菜、水果、干豆类及燕麦等含高水溶性纤维的食品;水果含果糖,亦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及抗氧化物,可以适量进食(如每天吃 2个)。
叶类蔬菜如菜心、白菜,含丰富纤维素,不妨多吃(如每天吃六两或以上)。
根茎类蔬菜如薯仔、番薯、芋头、莲藕;豆类如青豆、眉豆和黑豆等均含较高的淀粉质,倘若用于菜,要注要适当地减少在同一餐所进食的五谷类份量。
豆腐和菰类营养丰富,可作为主菜或配菜。
选择植物油如花生油、芥花籽油等,避免采用动物脂肪如猪油和牛油。
减少进食煎炸及高脂肪的食物;并多选用蒸、炖、炆、烚、灼、焗等低油量煮食方法或以易洁镬煮食。
烹调肉类或家禽时,宜先将肥膏和皮层去掉,以减低脂肪的摄取。
药材如淮山、莲子、薏米等含较高的淀粉质,不宜大量采用作汤料糖尿病患者不可饮酒 酒精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酒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在执行糖尿病饮食控制的患者中,非饮酒者60%可见血糖控制改善,而饮酒者只能达到40%,在不实行饮食治疗的患者中,病情大多会发生恶化,如果再加上饮酒则后果更为严重。
饮酒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1、发生高脂血症;2、糖尿病难于控制;3、引起营养不良;4、发生低血糖;5、低血糖的症状有时与醉酒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从而耽误了低血糖的抢救;6、引起糖尿病证状性酮症酸中毒;7、长期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脏器损伤,并产生酒精依赖性、成瘾性。
8、使某些降糖、降脂或降压药的作用降低。
糖尿病病人宜食的蔬菜 蔬菜类一般都含有较大量的食物纤维,进食后对控制糖尿病有益。
选择品种时,宜选用含碳水化合物及热量极少的蔬菜。
进食量较大时,应扣除相应量的主食。
一般来说,对含碳水化合物量很少的蔬菜不作严格的限制。
每进食500-700克闫主食约25克。
这些蔬菜包括大小白菜、油菜、鸡毛菜、菠菜、芹菜、韭菜、雪里蕻、莴笋、西葫芦、冬瓜、黄瓜、西红柿等。
对含碳水化合物中等量的蔬菜适当地限制。
每进食200-400克应闫主食25克。
这类蔬菜包括卷心菜、蕹菜、苋菜、丝瓜、茭白、冬笋、白萝卜、胡萝卜、大葱、洋葱、豆角、四季豆等。
对含碳水合物量大的蔬菜则应严格限制,并详细计算营养成分从主食中扣除。
这类蔬菜包括马铃薯、芋头、藕、大蒜、豌豆、蚕豆等。
糖尿病饮食量可计算:身高为基准兼顾年龄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质不同,活动量不同,所消耗的能量也不一样。
年龄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少;而运动越多,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
消耗的能量多,就应该多吃一些;消耗的能量少,适当少吃一些。
身体瘦弱一些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胖一些的人,就要适当少吃一些。
这样做,一方面是考虑到机体能量储存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
身体瘦弱的患者本身就热能储备不足,如果再从事消耗能量过多的活动,必须增加摄食,以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
年龄大的人,能量消耗与年轻人相比大大下降,此时,如果进食过量,必然引起血糖升高,甚至加重病情。
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日消耗的各类食物量 1.身高大于175厘米、正常体型或偏瘦的男性。
每日消耗的食物为:谷类300克,豆类50克,蔬菜类450克,水果100克,肉类100克,蛋类50克,奶类100克,鱼类50克,油脂类25克。
2.身高小于175厘米、正常体型或身高大于175厘米的肥胖男性。
每日消耗的食物为:谷类250克,豆类50克,蔬菜类400克,水果80克,肉类75克,蛋类40克,奶类100克,鱼类50克,油脂类25克。
3.身高小于175厘米的肥胖男性或正常体型的女性。
每日消耗的食物为:谷类230克,豆类50克,蔬菜类350克,水果60克,肉类50克,蛋类38克,奶类100克,鱼类50克,油脂类25克。
4.肥胖女性。
每日消耗的食物为:谷类190克,豆类50克,蔬菜类300克,水果50克,肉类50克,蛋类25克,奶类100克,鱼类50克,油脂类25克。
糖尿病饮食其实很简单不要把糖尿病饮食治疗看得有多难,从营养学角度看来,只要懂得科学搭配和食物生成营养原理,有时候“懒”一点更容易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比如粗粮不要细作、蔬菜不要切、豆类整粒吃不要磨碎……这些饮食习惯上的“小窍门”都能大大减少身体降低血糖的生成。
其实归根到底,它们都牵涉到糖尿病饮食治疗领域新近引入的一个概念:“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豆类、乳类属低血糖生成食物糖尿病饮食治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合理的饮食可有效控制糖尿病。
过去,我们一直沿用食物交换法指导糖尿病人如何选择食物,很多医生和糖尿病患者对此又有一定认识,这种经典方法在糖控制方面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仅注意到化学上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当,没考虑等量碳水化合物的不同类型以及其它食物成分对血糖的影响,尤其是交换表没有反映出不同食物在血糖反应方面的差异。
研究表明,即使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导致人体的血糖反应也不相同,因此,专家提出“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饮食,它比食物交换法更实用,更有效。
何谓“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其实它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它是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百分比值,它是一个比较而言的数值,反映了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
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70为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55为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老年糖尿病人的饮食豆腐或豆制品是我们祖先在人类营养学上的一大发明,它解决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的蛋白质营养问题,它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不亚于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
豆制品既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又不像吃肉那样会增加胆固醇,实是物美价廉的健康食品。
虽然豆制品所含植物蛋白(好比粗粮)与肉类等动物蛋白(好比细粮)都能为人体提供营养所需的蛋白质,但两者蛋白质和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却大不一样,以豆腐和瘦猪肉为例作比较(见下表):从上表比较可以看出同等量的豆制品提供的蛋白质与氨基酸的量,相当于肉类的1/3~1/2,意即要吃比肉类多2~3倍量的豆制品才能补充和动物蛋白相同的蛋白和氨基酸,这势必会增加肾功能衰退的老年人肾脏的额外负担。
事实上有的老年糖尿病人无尿蛋白和肾脏损害,就是因为吃豆制品过多而致血尿素氮增高。
所以我在老年糖尿病人保健中建议老年人少吃豆制品(见1999年11月20日健康报第4版)。
少吃不等于不吃,关键是将动物性蛋白食品与豆制品合理搭配食用,犹如将粗细粮搭配食用一样,不仅能保证提供所需的蛋白质营养,而且两者搭配可增进彼此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减少体内氮质废物的堆积。
这样既可避免因过食豆制品而增加老年人肾脏负担,又可避免因多吃肉类引起血脂增高。
但是对已有糖尿病肾病特别是血尿素氮升高者,不仅忌食豆制品,对动物蛋白也要限量,以避免氮质血症而使病情恶化。
糖尿病人应饮食什么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题,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
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
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
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2)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
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
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
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
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
(3)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
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
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4)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
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
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
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