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讲话稿
尊敬的xx常务副市长及各位领导:
岁末年初,xx常务副市长组织召开相关重点工作调度会,这是对我区工
作的关心和鞭策。
下面,我代表中共xx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紧紧围绕“打造雁城商都,建设xx新城”的目标,深入实施“南优北拓、城乡一体”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富裕、美丽、平安、和谐、幸福的新xx,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1、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1—9月,全区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85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7元,同比增长%。
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
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0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8%;外贸累计进出口总额1060
万美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比上年同期
增长个百分点。
2、财税收入稳步增长。
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截
至12月14日,全区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亿元,为年初目标(亿元)的%,为调整目标(亿元)的%,同比增收亿元,增长%。
其中国税部门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
增长%;地税部门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增长%;财政部门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增长19%。
3、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今年以来,我区共实施项目116个,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产业项目65个、民生项目29个。
截至11月底,全区竣工项目80个。
3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中,竣工投产6个,开工动建21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为年度计划的%。
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都有一批大项目。
共创家世界投入使用,晶珠购物公园、南方中亿汽贸城开工建设,中油新兴能源产业集团华南总部基地等一批三产项目建设加快,衡阳苏宁广场、文化创意体验园、杨岭片区综合开发等完成概念性规划、正在深度洽谈。
xx科技创业园完成3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主体工程,LNG储配站完成安评、环评两个控制性环节的审批。
领军现代农业、南国红金银花基地相继实施,来势较好,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城乡统筹协调并进。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平方公里中心城
区成熟片区改造,较好地解决了11万余居民排水难、出行难、防火难和垃圾乱倒、管线乱走、招牌乱挂、油烟乱排等一系列问题。
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城市畅通、整洁、绿化三大工程得到有效提升。
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启动,建设家园项目已竣工廉租房216套,石惠家园项目已动工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拆迁1309户302570平方米,6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
新农村工作扎实推进,17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进入了中央计划笼子,成功
争取了投资1100万元的杉旭河小流域整治项目。
森林防火、有林地火灾零发生,重大畜禽疫情零报告,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零发生,畜禽免疫率达到100%,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落实各项惠农资金450万元,落实25个村转移支付100万元。
5、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全区26项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率等18项指标超额完成,其余各项指标均按要求提前完成。
多渠道争取资金,共投入300万元,为全区17所中小学校、357间教室配备交互式电
子白板,使全区中小学老师享受了大学老师的工作环境,彻底告别了“吃粉笔灰”的时代。
人口计生工作“四次”省检效果良好,创我区迎省定量检查历史最好水平,流动人口入库率96%,为全市最好成绩。
参加全市庆祝建党90周年合唱比赛
荣获第一名,在全市九运会上,获得全市七县五区综合总分第一、全市城区综合金牌数第一的好成绩。
全区今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治安、安全案件,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在全省综治民调排名96位,较去年前移14位。
二、主要工作措施
今年,我们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奋力推进“四化两型”,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要求,始终坚持“四个发展”。
1、谋划思路,引领发展。
在年初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及“两会”上,区委、区政府深度把握xx作为衡阳城市之源、商贸旺区的实际区情,科学研判国内发展大势,把商贸发展作为振兴xx的第一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驱动,确定了“打造雁城商都、建设xx新城”的发展目标,“南优北拓、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商贸引领、项目立区、差异发展、分区布局”的发展路径。
2、狠抓项目,推动发展。
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关于抓好“五个一”工程的指示,做好“引、推、扶”三字文章。
一是拓宽渠道“引”。
依托政策,成功争取朝阳现代物流园等32个项目;在党政门户站开辟招商专栏发布13个项目,广泛对接碧桂园、中南控股等各地知名;主动上门与苏宁集团、北京中瑞麟等、商会及行业协会进行经贸洽谈;制定招商引资鼓励政策,调动全民招商的积极性,共引进项目24个。
二是加大力度“推”。
制定下发了“项目建设年”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实施了县级领导和部门项目挂点制度,落实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
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责任机制,实行了“进度月报,分析汇总,及时通报”的办法,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优化服务“扶”。
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对重点工程项目全面落实“绿色通道”制、委托代办制、限时办结制。
高度重视土地储备工作,为南方中亿汽贸城、晶珠购物公园、兴百城等项目腾地亩。
着力破解城市北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问题,促成蔡伦大道和xx路沿线的自来水管铺设以及xx路路灯的安装。
积极搭建政企、银企对接平台,深化与金融机构的战略性合作,为融资2亿余元,缓解项目建设资金紧张瓶颈。
3、创新机制,优化发展。
今年,区委、区政府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重点推进了几项制度创新。
一是推行控规拆违常态化。
针对违法抢建之风屡禁不止的实情,先后出台三个规范性文件,着力推进控规拆违常态化。
保持对违章建筑露头就打、见违就拆,且分文不赔的高压态势;采取“严厉拆、规范建、常态管”的措施,建立村民房屋、违章建筑、拆违数据三套动态台账,实行区、乡、村三级全覆盖巡查,推行“干部100%到位,巡查100%覆盖,拆违100%完成”的三个100%目标管理考核。
今年,全区未新增一处违章建筑,共拆除原有违章建筑7万多平方米,为项目引进腾出了更大的空间。
二是创新重点工作考核机制。
把重点工作考核与乡街下年度的工作经费挂钩,健全重点工作目标管理争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是推行城管体制改革。
率先在全市城区建立城管下街道的管理新模式,实行重心下移,推行格化管理;率先在主次干道推行常态化整治与岗位责任式管理相结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率先形成由区环卫局负责督查考核,各街道具体管理,社区日常作业,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社区环卫管理络。
四是创新人口计生工作奖惩规定。
进一步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对计生工作责任单位和部门实施分级、分类奖罚,并与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强化责任,严格奖惩。
4、保障民生,聚力发展。
我区高度重视民生,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宗旨,
坚持以提高人民幸福感为抓手,全面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了“一对一”的区级领导社区绩效评估和为民办实事工作制度,规定了区级领导联点挂帅领导、工作捆绑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严格落实责任。
将为民办实事等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考核体系,与责任部门和各乡(街道)签订工作责任状,在全区建立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
三是强化奖惩措施。
对为民办实事等工作实施严格的奖惩机制,制定下发了《xx区20XX年度乡、街道六项重点工作目标管理
考核实施方案》,奖优罚劣,纳入了对部门和乡、街的单独考核和绩效评估考核,同时还纳入了人大、政协视察的主要内容,列入了纪委的民主评议范畴,接受群众
评议,让老百姓打分。
三、存在的问题的不足
我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难”。
一是经济总量突破难。
由于工业总量偏低,工业短腿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虽然我区积极利用xx科技创业园等平台加大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力度,但相对其他城区,工业规模总量仍然
偏低。
而第三产业的大型项目目前正在建设或筹建中,直观效益还没有产生,经济总量仍然在低水平徘徊。
二是项目建设推进难。
由于项目前期洽谈期长、手续办理繁杂、用地审批慢、规划方案需要反复修改等各种原因,造成各重点项目开工率不高、总体进度不快。
三是生产要素瓶颈破解难。
由于CPI的持续增长,经营和生产成本上涨,用电紧张、用工荒等问题对我区部分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全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