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的健康教育克隆病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粘膜、肝脏等肠外损害。
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临床表现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
其健康教育如下:1. 给予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低渣、高营养饮食,勿食牛奶和乳制品。
病情严重者,给予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
保留灌肠时,指导病人正确体位(左侧卧位),药液量(小于200ml)及灌肠后的注意事项(抬高臀部左侧卧位0.5h)。
腹泻频繁者,嘱便后用温水清洗,防上肛周皮肤粘膜破溃、糜烂。
使用大杨酸制剂或甲硝唑治疗时,注意胃肠道的副作用,嘱病人宜饭后服用。
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形态、次数、伴随症状及便后症状缓解情况。
2. 病情严重或进食困难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维生素等,必要时补充血清白蛋白、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遵医嘱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注意铁剂宜饭后服用。
腹泻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泻剂。
监测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电解质等指标。
3. 嘱病人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尽量减少外出和探视,防止感染。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协助病人于晨起、餐后、睡前漱口,禁食者做好口腔护理;女病人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避免尿路感染。
检查和护理病人前应洗手,谨防医源性感染。
定期监测体温、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
4. 观察病人的发热类型,有无心率增快,谵妄、惊厥等毒血症状。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者,根据病情、年龄等选用降温方式,如醇浴、冰敷、药物等。
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和被服,防受凉感冒,并注意皮肤和口腔护理,防止褥疮和口腔炎、口腔溃疡的发生。
对体温高、出汗多而进食少者,静脉补充能量、水分及电解质,谨防脱水、酸碱平衡紊乱及电解质紊乱。
5.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
嘱病人注意休息,给予舒适的体位,保持安静,以保存体力。
指导病人放松自己,分散注意力的一些技巧,如听音乐,看报纸、杂志,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等。
遵医嘱给予解痉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疼痛剧烈时及时报告,并协助其日常生活。
结肠癌由于病变位置的特殊性,健康教育如下:1、结肠癌患者要改正不良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决心戒掉饮酒抽烟的嗜好,不吃盐腌、烟熏火烤以及发霉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测量体重。
2、平衡心理,重新调整生活。
结肠癌的护理要求对生活起居进行适当的新的调整。
许多癌症病人习惯了紧张的上班生活,患病后一下子放慢了生活节奏,心理上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失重感。
这时患者应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常起居,所接受的治疗都做到规律化,还要从多方面培养生活兴趣和爱好,寻求新的精神寄托,这样才有利于体内环境的调节与稳定,对病情的康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3、结肠癌患者一定要正视现实,树立信心。
强烈的求生欲望,比任何好的护理和治疗都重要。
患了结肠癌是很不幸的,凡是得了癌症的病人,不管是否意识到,事实上从患上癌症那一刻就已经处在和癌症做斗争的第一线,恐惧、焦虑、绝望等极其痛苦的心理情绪会接踵而来。
4、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结肠癌是一个需要长期观察治疗的疾病,应长期与经治医生保持联系,在第一、二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第三至五年内,要每半年复查一次;第五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以便能及时发现是否有复发或转移。
一旦发现异常即使治疗。
5、加强营养,增强自身修复能力。
和所有恶性肿瘤一样,结肠癌的生长过程所需要的能量要比机体正常组织所消耗的多,再加上手术,放化疗对机体的损伤,所以每个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保证足够的热量和充足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特别是维生素C、A和E,另外,结肠癌患者要多食蔬菜和水果。
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易于吸收消化的食物。
6、结肠癌患者一样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很多的癌症患者及家属,认为患上癌症了,就应该休息,其实结肠癌患者在家养病期间,坚持锻炼是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适当参加健身活动,不仅增加机体免疫,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消除抑郁的情绪,松弛紧张的精神。
但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采取乐观的生活态度,是胰腺癌病人康复期心理调养的关键。
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上起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癌症。
我们常常会见到不少晚期肿瘤的病例,由于有旺盛而坚强的求生意志,加上恰当的治疗,得到了意外的缓解甚至治愈。
勿用讳言,胰腺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提高对疾病和治疗过程的认识后,应密切配合医院的治疗,争取获得治愈。
在治疗过程中,培养希望、眷恋、勇敢、忍耐、信任等良好的情感,积极地生活,并参加康复团体和其组织的活动,病人间互相交流、关心和帮助别人,当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多的体现时,你的信心也会增强。
当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复时,你也会勇敢面对,毫不畏惧,相信自己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
胰腺癌病人从诊断到治疗,精神、心理、身体都受到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自我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应尽可能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定时起床、进食及活动,避免消极悲观,终日卧床不起。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安定情绪,遇到不愉快或不称心的事,应冷静思考,切忌急躁或暴怒。
饮食上要合病人的口味,选择易消化、富营养、少刺激性、低脂肪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要避免暴饮、暴食、喝酒和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饮食。
康复期应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将消瘤与补气养血相结合,以起到标本兼治之功,并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增加治疗疗效。
对胰腺癌病人来说,经常进行复查很重要。
定期复查一般术后每隔1个月、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3年后,一般可每年复查1次。
定期复查的主要项目是腹部B超或Cr检查,了解局部有无复发和转移病灶。
若B超发现可疑病灶,性质不明确,可进一步作CT或MRI检查。
其他常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大便潜血试验,亦必须定期检查。
胰腺癌护理健康教育1、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告知出现疼痛的原因,介绍帮助缓解疼痛的方法。
2、介绍手术环境、程序、术中配合方法、术后常见不适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术后护理配合方法等。
3、讲解黄疸出现的原因及其对皮肤的影响,告知不能用力搔抓皮肤的原因,介绍皮肤自我保护方法。
4、告知凝血机制障碍的原因,嘱注意自我防护,避免外伤等。
5、讲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嘱保持情绪稳定,适当休息与锻炼。
6、介绍进一步治疗(放、化疗等)的意义、方法、疗效、常见不适与并发症的预防、所需费用等信息。
伪膜性肠炎的健康教育伪膜性肠炎是化疗病人常出现的一种严重化疗并发症,尤其多见于使用5-FU 的患者。
常表现为化疗后出现腹痛腹泄,且因大量肠液丢失,引起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低钾症),以致循环衰竭而死亡。
健康教育如下:1、及早发现。
应观察了解病人化疗后的反应。
如发现大便次数增多,由稠变稀如水样,即需做涂片检查,必要时送大便细菌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
正常大便涂片革兰氏染色后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用5-FU后,阴性杆菌可减少而出现少量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或杆菌。
如隔1小时再涂片阴性杆菌继续减少,阳性球菌成堆和杆菌继续增加,即高度怀疑“伪膜性肠炎”。
留取大便细菌培养和涂片检查时要用消毒过的大便盒送检。
留取厌氧菌培养标本时要将大便装满容器盖严,15分钟以内送检,争取做到及早发现。
2、防止交叉感染。
一旦怀疑为伪膜性肠炎,应即将病人床边隔离,便盆专用,换下的床单、衣裤等物均需装入专用袋送洗衣房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洗涤。
接触病人后必须刷洗双手后才可接触其他病人。
3、病人由于腹痛和不断腹泻,无法休息,同时由于肠液大量丢失,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酸中毒,加以细菌毒素的吸收,病人很易出现衰竭。
因此医护人员除积极处理外,必须加强护理工作,使病人尽量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4、制定详细的输液计划。
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输液计划(包括每次输液的时间、种类、数量),使各种药液能够均匀输入,确保治疗效果。
5、在饮食上要给病人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软质食物,同时要病人多饮酸奶,因为酸奶中有大量乳酸杆菌,可帮助病人建立肠道正常菌群。
6、注意病人的皮肤护理。
在多次大便后肛周有发红、疼痛等症状。
应告诉病人大便后一定要用柔软的卫生纸擦拭。
必要时给予温水冲洗,肛周皮肤涂溃疡油或柔酸软膏,预防破溃。
7、做好心理护理。
病人在多次腹泻后会产生不安和恐惧心理。
护士要讲解有关疾病及治疗的知识,列举成功治愈的病例,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肝脓肿的健康教育1、安静卧床,高热者可按高热病人常规护理。
2、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
3、备好肝穿排脓物品协助医师做好肝穿刺排脓,肝刺时观察血压,脉搏等情况,肝穿后注意内出血。
4、阿米巴肝脓肿:常见氯喹啉、灭滴灵、吐根硷等药,治疗期间应注意其副作用,如恶心、呕心、腹泻等。
特别是用吐根硷时,应注意心律、血压及心电图的改变(常有S—T段和T波的改变)。
因吐根硷是一种原浆毒,对心肌有损害,故在注射期间应卧床休息,每日注射前应测血压、心率有改变时应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注射时应采取深部注射,以减轻疼痛。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实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脉快、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现象,应注意是否有脓肿破溃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并即通知医师。
6、阿米巴肝脓肿要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抽出的肝浓汁或病人排出的粪便,应及时送检阿米巴滋养体。
贲门失弛症的健康教育贲门失弛症(AC)是原发性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以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松弛障碍为特征。
AC的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认为本病系食管壁肌间神经丛病变,导致支配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缺陷或作用失衡所致,AC患者胆碱能神经元支配占优势,而抑制性神经元遭到破坏或缺如。
小气囊扩张术加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症,健康教育如下: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有助于预防复发。
出现胃酸过多、食管反流症状时,可服用抗酸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
避免服用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以免增加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引起复发。
指导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若出现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症状,随时就诊。
胆管癌多指发生在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癌。
其确切发病原因未明,主要症状有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伴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晚期可出现腹水和门静脉高压症。
胆管癌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
2、清理呼吸道低效。
3、自理缺陷。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5、活动无耐力。
6、疼痛。
7、有皮肤受损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