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教会学生的几个好习惯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教会学生的几个好习惯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教会学生的几个好习惯
文/王克胜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既要关注当前的学习,更要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帮助的课堂呢?我觉得教给学生几个好习惯远比一味的传授知识强。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会象有轨列车那样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行进。

可见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给学生几个好习惯是如何的重要。

本人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中一线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谈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的几个好习惯,与同仁们商榷。

一、主动探究知识的好习惯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强调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那种只强调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代表的“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得以普遍应用,利用“主动探究”代替“被动接受”,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教师通过给出任务之后,让学
生分析任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

因此,学生一旦养成了主动探究知识的好习惯,就像得到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一样,学生将会更加善于思考,为他们各学科的学习甚至终生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交流合作的好习惯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明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学习,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因此,作为工具性学科的信息技术,我们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善于抓住一切时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交流合作好习惯。

三、分析、判断问题的好习惯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多在网络教室中进行,而网络环境中的一些虚假、色情、反动甚至网络游戏等很容易毒害学生的心灵。

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聘,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
中“迷航”。

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养成善于分析、判断问题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控力和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

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世界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信以为真;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中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

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

通过教会给学生主动辨别是非真伪的好习惯,学生才能不断地思考自己的行为,并提高自己的防御意识和自控意识。

才知道哪些是我们可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

这样,我们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增强学生自我识别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致于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己。

四、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的确,一个人讲卫生与否往往与他个人修养,讲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一个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受益是终生的。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多在计算机房里进行,计算机房与一般的教室相比对卫生的要求更高。

因此,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讲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不仅是机房的需要,更是学生的一个良好素养,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五、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信息技术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讲究机房卫生、爱护计算机等设备,更要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加以教育引导。

例如,有的同学
上机时喜欢恶意删除计算机中的信息,有的同学破坏计算机中的还原功能,更有甚者有的同学把键盘上的“字母键”拔除掉,这些都是不道德和不文明的行为。

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性。

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

今天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钱;今天可能只是随便弄着玩玩,搞个小的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会到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

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应当尽早让学生树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当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很多好习惯。

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能够紧紧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教与学,并以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为己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为了学生一生发展”为目标,不畏困难,刻苦钻研,我们就一定能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教给学生更多、更好、更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09.
2、沙金东.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小学电教,2009 (12).
3、沙新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
4、张艳玲. 浅谈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中小学电教,2009(10)
5、徐春来.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学习,2012(2).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中学231320)
作者声明:
我的作品系本人原创,不会与其他媒体(包括网站)出现版权纠纷;如出现版权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作者:王克胜
2013.1.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