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生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高二生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突触的结构
突触小体 突触 前膜 突触小泡
突 触
突触 间隙 突触 后膜
神经递质
特异受体
突触的类型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轴突和肌肉细胞
兴奋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 触
兴奋、 抑制
突触后膜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就是说,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的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1)说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极化、去极 化、反极化、复极化的含义。 (2)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和神经元之间 传递的不同点,并尝试设计实验来验证各自 的传递特点。 (3)说出突触小体、突触、突触小泡的含义
(1)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它是指在 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体外 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它是通过其 结构基础——反射弧来完成的。 (2)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元 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能力提升 1、分别刺激b和c点时,指针如何偏 转?
①如图,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 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 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如图,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 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2、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 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 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 (1)传出 融合 电位变化 作抗原,使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 Ach受体抗体。 (2)B细胞 化学信号向电 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 Ach不能与 Ach受体正常 (3)造血干细胞 体液 结合,导致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 抑制____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 ________免疫的应答。
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 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 间隙。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 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兴奋的传递方向
(树突→)细胞体→轴突 神经元内: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 神经元间:
极化状态(静息电位) ------------
------------
1.极化、去极化、反极化 、复极化、静 息电位、动作电位 +浓度高 是因为膜外Na+浓度高,膜内 K +++++++++++
去极化 Na+离子通道打开, +++++++++++
刺激
Na+大量内流 ------------ 反极化状态(动作电位) + + + + + + + + + + + +++++++++++ 复极化
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传递特点: 单向性
方 向 方 式 速 度
神经纤维 可以双向传导 局部电流 快
突 触 只能单向传递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如下表)
比较项 结构基 础 传导形 式 传导方 向 传导速 度 传导效 果 神经纤维上的兴奋 传导 神经纤维 以电信号传导 双向传导 迅速 使未兴奋部位兴奋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⑨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⑩ 单向 传递 较慢 ⑪____ 使下一个神经元⑫ 兴奋或抑制 ___________
极化状态 K+离子通道打开,
------------
K+大量外流 +++++++++++
------------ ------------
+++++++++++
及时巩固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 A.A~B段的Na+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2)设计实验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方法设计:先电激 图①处,测量③处电 位变化;再电激③处, 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 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 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 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请回答下面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 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__中,神经中枢位 于________中。(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 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传导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 A端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 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 段出现伸缩活动,该活动______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 要原因是_______。 (1)皮肤 脊髓 (2)突触的 结构 (3)能 不能 不能 反射弧 的结构不完整
巩固练习 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
(1)利用图示设计实验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方法设计:电激图①处,观 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 位有无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冲 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②处 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 的。
神 经 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胞体
突起
(内具细胞核)
轴突 (长而少) 树突 (短而多)
神经纤维
(长的突起)
树突或胞体 突触
一段 神经纤维
轴突
轴突末梢
神经元的表示方式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屈肌肌群内只有感受器,没有效应器
B
)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过程
A:静息时
B:产生兴奋后
兴奋传导方向和电流方向是否一致?(膜外和膜内)
C:传导过程中
能力提升 分别刺激a点和c点时,指针如何偏转? (bc=cd)
①如图,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 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如图,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 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