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会尊重第一课时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统编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会尊重第一课时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教师提问:你支持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德国大诗人歌德的做法吗?
支持。因为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观看公益广告:尊重他人,温暖的黄玫瑰
教师寄语:
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
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
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
观看图片并思考
通过观看视频,情感升华,关爱环卫工人从我做起
课堂小结
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相互的,让我们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他人,快乐自己。
板书
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尊重有成就的人
尊重默默无闻的人
尊重弱势群体
尊重从我做起
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垃圾桶。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材料二: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那位批评家傲慢无礼地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歌德机敏地答道:“而我恰恰相反。”说完就侧身让批评家过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会尊重第一课时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教学设计
课题
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明白尊重的意义。
能力目标:2.提高学生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形成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2、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你觉得他们值得尊重吗?为什么?
点拨:值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3、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将有哪些变化?
点拨: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人人都互相尊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构筑和谐社会,推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
思考:董卿的三次下跪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尊重是一事上,尊重从我做起。
多媒体出示不尊重他人的图片,说一说,你的看法?
交流讨论:1、你有受到他人尊重的经历吗?当你受到他人尊重时会有什么样的心理体验?
点拨: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2、全班交流:
点拨:1、尊重有成就的人(如科学家、世界冠军、感动中国人物、品学兼优的同学等)
2、尊重默默无闻的人(清洁工、护士、教师、快递员、保洁员、外卖员、工人、农民等,默默为社会奉献的“小螺丝钉”式的人,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3、尊重弱势群体(妇女、儿童、残疾人、老人、农民工等)
事例分析:董卿三分钟三次下跪——中国最美“跪下”
重点
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难点
在活动中掌握尊重的方法,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纪晓岚的幽默
纪晓岚有一天去游五台山,走进庙里,方丈把他上下一打量,见他衣履还整洁,仪态也一般,便招呼一声:“坐。”又叫一声:“茶。”意思是端一杯一般的茶来。寒暄几句,知他是京城来的客人,赶忙站起来,面带笑容,把他领进内厅,忙着招呼说:“请坐。”又吩咐道:“泡茶。”意思是单独沏一杯茶来。经过细谈,当得知来者是有名的学者、诗文大家、礼部尚书纪晓岚时,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满脸陪笑,请进禅房,连声招呼:“请上坐。”又大声吆喝:“泡好茶。”他又很快地拿出纸和笔,一定要请纪晓岚留下墨宝,以光禅院。纪晓岚提笔,一挥而就,是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方丈看了非常尴尬。
想一想: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要尊重他人,人不分高低贵贱,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都有受尊重的需要。下面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观看故事并思考
故事导入,富有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活动一、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为一组),在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我们身边值得尊重的人。
展示我国宪法的规定:
活动二:尊重从我做起
请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说一说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案例分析:材料一: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
学生交流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学生思考
观看材料并思考
观看视频,感悟升华
通过事例让学生明白尊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上,尊重从我做起
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掌握尊重的方法,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通过两段材料,让学生明白尊重是相互的,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