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1.如图表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的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②147 4.0 1.25 1.0 114.0 7.5 1.0C.CO2的浓度①大于② D.①和②的成分差异与毛细血管壁的透过性有关3.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5、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6、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下左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
右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7.下图甲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分裂时DNA 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图甲中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8.右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后,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媒介C.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上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b处于抑制状态D.如果de距离等于cd,在刺激d点时,c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经过突触有关9、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
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
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A.②③①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10.某同学感冒发热39℃,伴有轻度腹泻。
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11.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12. 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 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 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C. 如果分泌细胞是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D. 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抗原 吞噬细胞 T 细胞 B 细胞①②③④⑤效应B 细胞 抗体记忆细胞13、如图HIV 造成艾滋病的历程,显示人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与HIV 出现的情况。
此外在临床上,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
试问在潜伏期时应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是否已被感染( )A.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 的存在B.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抗HIV 抗体的存在C.采取血液直接测定抗HIV 抗体的存在D.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 的存在14.下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B 细胞和T 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 .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 .经过吞噬细胞、T 细胞对抗原的传递,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和记忆细胞D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 浓度一定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⑤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⑥生长素对根、茎、芽等不同器官的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⑦能促进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都抑制根的生长⑧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 、④⑤⑥B .②⑤⑧C .③⑥⑦D .②⑤⑥16.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统计如表项目 对照组 经2,4—D 处理的实验组2,4—D 浓度(ppm) 0 1000 850 720 630平均结实率(%) 27 100 100 100 100平均株产量(kg) 0.16 0.73 0.92 0.91 0.72平均单果重(g) 186 247 277 273 243A B .该实验结果表明2,4—D 能促进果实的成熟C .不同浓度的2,4—D 对同种植物的结实情况影响不同D .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受粉的17.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下列处理: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弯向上方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
根据上面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是引起其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B .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其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C.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是引起其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D.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其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18.图甲是水平放置在黑暗杯境中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图乙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图丙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部向地生长,当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其浓度范围为(c-d)moI/LB.图乙中曲线①代表的是顶芽C.图甲中代表极性运输的是指向向地侧的箭头③和④D.将图丙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能存活的是②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可作为小麦田中单子叶杂草的除草剂B.图2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可能分别为A和DC.图3表示水平放置的某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B,茎远地侧的是CD.图4中生长素(1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时对茎段细胞分裂的促进效果比单独使用时明显20.如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基因的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2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和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②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④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抗原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⑤初次接种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⑥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⑦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⑧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22、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如图所示(b、c表示突触,M、N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②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③若在M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④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⑤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a的传导速度相同⑥在完成这一反射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⑦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⑧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23、下列有关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问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2)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3)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4)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TSH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TSH后,TH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垂体部位发生病变(5)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24、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