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色彩构成

大学色彩构成


二、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互为依存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离 开了任何一个都无法单独成立,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之间存在 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的关系,对比太强会产生刺激, 太调和了会显得平淡乏味。所以,色彩实践中运用对比手法 时要特别注意找到调和因素,反之,在用调和手法时不能忽 视辅以恰当的对比,因此,色彩运用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一、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由色相间的差别造成的对比。色相对比关系的强弱,可以 色相在色相环上距离与角度来表示。以24色相环为例,任选一色作为基色, 则可把色相对比分成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与互补色等多种类 别。
1、邻近色对比 在色相环上是与基色相接之色。从色相环上可以看出,邻近色之间
第三节 三原色、间色和复色
1、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色。三色相加为黑浊色。色光的
三原色是红、绿、蓝紫,相加为白光。
色料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
2、间色(补色) 又叫第二次色。三原色中任何两原色相加即成。如:红+黄=橙,
黄+兰=绿,兰+红=紫
a间色是橙、绿、紫
3、复色 又称再间色、第三次色,是由两个间色或一个原色加黑浊
第一节 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有多种类别。从色彩性质来分有:色相对比、纯度对比、 明度对比;从色彩的形象来分有:形状对比、面积对比,位置对比、虚 实对比、肌理对比;从色彩的生理与心理效应来分有:冷暖对比、轻重 对比、动静对比、胀缩对比、进退对比、新旧对比;从对比色数来分有: 双色对比、三色对比、多色对比、色组对比、色调对比;另外还有同时 对比、连续对比等。现就主要的对比类型加以具体的阐述。
色而成。如:橙+绿=黄灰 ,橙+紫=红灰 ,绿+紫=蓝灰。
复色是红灰 、黄灰 和蓝灰
第四节 色彩的表示法
一、牛顿色相环是简单的色彩早期表示方多元的要素影响,多元要素的变化可用立体的交叉 结构表示,色立体模型的概念是用三维结构表示色彩的色相、纯 度、明度变化。
孟赛尔色立体(简称孟氏色立体) 孟氏色标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颜色分类和标定法。孟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第一节 色彩构成的概念、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一、什么是色彩构成
1、什么是色彩
讲到色彩就必定离不开光。色彩是一种可见 光的光波在人的视觉上的一种感觉。
2、什么是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将色彩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创 造适合目的的美色。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和立体构 成一样成为视觉设计的基础课程。
二、减色法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相加使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降低了,所以叫做减 色混合。红和黄混合成为橙,黄和蓝混合成为绿,蓝和红混合成 为紫 。如果改变三原色的混合比例,还能得到其它不同的颜色。 但减色法混合的原理只是为颜色的混合提供了一个规律,在实际 应用中,仅用三原色调配一切颜色是难以办到的 。
三、空间混合
第二章 三属性、三原色与色彩的混合
第一节 色与光的关系
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光是人们感知色彩存在的必要条件,色 彩来源于光。光具有波的特征,光反射到眼睛里时,波长不同决 定了光的色相不同,能量决定了光的强度.
色彩的形成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的颜色即 光色(太阳光、日光灯),太阳光呈暖色,日光灯呈冷色。另一种 是由于光的作用使物体呈现出一定的色彩,我们把前者叫着光色, 后者叫着物体色。黑色是因为吸收所有波长的光子,白色是因为 反射所有波长的光子。
颜料的混合除了直接调和和分层罩合外,还有通过小色点的 聚合而造成色错觉的办法,被称为颜料的空间混合。这种由不同 的色在人眼内部直接混合产生新色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通过颜 料的特定混合方式来达到加色混合效果的错觉现象。
第三章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处理好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是组织好色彩使其产生美感的关键 。为了 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规律,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以及对比和调和的种种表达方式。
孟赛尔色立体 孟赛尔色立体纵剖面图
第五节 色彩的混合
一、加色法混合
色光三原色相加是明度的增强,所以叫做加色混合。色光三原 色相加可以得出:红光+绿光二黄光;红光+蓝光二品红光;蓝光+ 绿光二青光;红光+绿光+蓝光二白光(彩图4)。这种由原色光相加 取得其它色彩色光的方法称为加色混合中的加色法。加色法混色 效果是由人的视觉器官来完成的,因此是一种视觉混合。
1、色相(又叫波长): 就是色彩所呈现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体现,如:红、橙、 蓝等。
3、色彩的属性 色相:色彩的相貌。
2、明度(又称辉度、光度): 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
度最低。有彩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蓝紫色的明度最低。总的来 说,亮色明度高,暗色明度低。
3、彩度(又称纯度、饱和度): 指含有色味的多少程度。如大红彩度高于粉红、暗色。
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
光源色
不同的光源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不一样。如太阳光、日光灯呈现 的色感不同。
物体色
物体色的呈现是与照射在物体上的光源色、物体的物理特性有关。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
固有色
所谓的固有色应是指“物体固有的物理属性”在常态光源下产生 的色彩。
第二节 色彩的三属性(三要素)
一、什么是对比与调和 当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能比较出清晰可见的差别时,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产生了对比效果。各种色彩的形状、位置、 面积、色相、纯度、明度、生理与心理效应的差别构成了色彩之 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对比效果就越明显,缩小或减弱这种 差异,对比效果趋向缓和,亦即调和效果产生,所以色彩的对比 和调和可以看成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形成对比效果的“差异” 是绝对的,所谓调和则是相对的。
塞尔色立体的特征是借助于三维空间来表现色彩三属性:色相、明 度、纯度。垂直轴是明度,周围的圆周是色相,自垂直轴中心延伸 的放射线是纯度,中心轴明度从白到黑分为11个等级,其色相环主 要有10个色相组成:红(R)、黄(Y)、绿(G)、蓝(B)、紫(P)以及它 们相互的间色黄红(YR)、绿黄(G丫)、蓝绿(BG)、紫蓝(阳)、红紫 (RP)。
相关主题